達娃
摘要:初中信息技術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革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興趣教學;教學效果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布魯納指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是知識獲得的主動參與者。”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至關重要,讓學生沉浸在教師創設的情境里,激發學生探索與求知的欲望。一旦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更容易進入角色,對學習對象產生持久的注意力,也會有豐富的想象力,創造思維更加活躍,這樣就有了創新的基礎。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的討論、交流,與學生成了亦師亦友的關系。學生有什么奇思妙想也能及時提出來,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可貴的創新意識。例如,在教學《視頻的編輯》之前,提供表現積極向上、富有創意的拍客視頻片段讓學生欣賞,然后提問:“想做一名快樂的拍客嗎?”并提供幾個主題(運動會、旅游、班級活動、趣聞好事等)由學生選擇,安排學生分小組在課余時間準備素材。素材可以是利用手機、數碼相機、攝像機拍攝和網絡搜尋的視頻或圖片。素材齊全后,筆者說:“一名高水平拍客除了會拍視頻;還要會編輯視頻,就讓我們成為一名高水平拍客吧?”接下來,筆者指導學生剪輯素材、設計轉場、使用濾鏡、配音和添加字幕等操作。
二、展示學生作品
課堂上多展示學生的作品,給予表揚鼓勵,會使學生有成功感,感到莫大的欣喜,對自己充滿信心,從而對計算機學習產生更為強烈的興趣。比如,在課堂上,筆者會經常選一些學生,或者讓他們示范操作某些計算機的操作環節,或者演示自己的作品,伴隨著老師和同學的贊美,這些學生都會沉浸在一種難以言喻的興奮之中。又如,學校的校園網有作品上傳的功能,每個學生都可以把作品上傳,這樣,只要登錄到這個網站上的學生都能看到,當看到有同學欣賞自己的作品時,他們會充滿自豪感。學生在交流作品時,彼此之間也會相互啟發和激勵,取長補短,使自己的作品水平得到提高。利用成功的體驗,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方法對計算機教學來說簡單、適用,教師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合適的方式,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與生活聯系
無論是哪一個年級階段的學生,他們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認知。針對他們認為感興趣和有價值的知識,學習動力往往都比較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也應當如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傳遞知識的生活性和實用性,讓學生們感受到理論知識和生活之間的相生關系,從而提高其學習興趣。就比如,在進行《電子郵件》這一部分學習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學習內容和生活進行緊密聯系。問問學生們平常生活中都采用什么樣的辦法和遠距離的朋友聊天溝通。然后告訴學生們其實信息技術也有重要的通訊功能,讓學生們充分認識到電子郵件之后,在進行授課內容的開展。生活化教學還包括各個學科之間的聯系,比如進行“PowerPoint”這一部分的學習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們想一想平常教師上課用的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課堂質量的提升。
四、因材施教,分層學習
在教學中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尤其是不能忽視那些學習差的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在教學中實施“分層合作教學”和“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在布置習題的時候可以分為基礎題和挑戰題。基礎題是針對基礎差的學生,在他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獨立地完成布置的習題,有助于他們培養信心,加強對信息技術課的學習興趣;挑戰題是針對基礎比較好的學生而設置的,對于他們來說是挑戰,通過自主學習能夠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并找到切合實際的目標。
五、多鼓勵學生,樹立學習信心
作品的評價作為學生信息技術學業的一種重要手段,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本著對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性思維有利的原則進行。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材施教,發展特長;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形成動腦思考的習慣;提倡學生采取多種方式解決問題,擴展學生的思維。一個好的作品能較全面地對學生進行多元測評,比如可以從作品的文字、聲音等媒體內容的合理性、創新性及技術的熟練程度、合作的有效性、自我評價等方面進行評價,而且學生很容易從感性的方面來評價。作品的評價特別有助于學生自我認識智能的培養。在學生作完一個作品或一節課結束時教師要給學生做足夠的評價,指出好的方面及不足,盡量以表揚為主。而且評價不應只是在作品完成以后進行,而可以很自然地融合到整個學習活動中去。因為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評比,而是為了促進學生的自我認知,讓他們做得更好。教師可以在課前提供一些現成的學生作品,讓大家評判什么樣的作品是美的、合理的。對學生作品的分析,不僅給出了一個較為形象直觀的評價標準,而且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給他們以啟發。一旦產生有創意的作品,教師應及時給予演播來引導學生努力的方向。還可以通過自我評價這種方式來評價,這樣更易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的興趣。總之教師的評價、批評與表揚,要考慮到學生的個別差異,對學習成績較差、動手能力不強、自信心較低的學生,應以表揚鼓勵為主,使其獲得更多的成功機會,逐步樹立起學習信心。
總之,信息技術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學科。在教學中,教師應依據教材,適當地調整實驗內容和改變實驗形式,利用學生迫切希望通過自己的探索和創造進行學習的積極性,解放學生的雙手,以他們的親身體驗獲取知識,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參考文獻:
[1]張友亭.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J].考試周刊,2011(51).109-111.
[2]陳國宏.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學習興趣激發之我見[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1(1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