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治芳
摘要:藥物化學是高職院校藥學的專業基礎課程,其中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是一個重要的知識點,本文從教材、學情、教學過程、教學反思四個方面進行教學設計。
關鍵詞:藥物化學;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教學設計
藥物化學是高職院校藥學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程,其主要內容包括化學藥物的結構、制備方法、理化性質、構效關系、體內代謝和尋找新藥的基本途徑等,是化學基礎課與藥劑學、藥物分析等應用學科之間的橋梁,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藥物化學所涉及的典型藥物中,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是其中重要的章節知識點,本文主要從教材、學情、教學過程、教學反思四個方面進行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教學選用的教材為徐寧、胡興娥主編的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藥物化學》,同時參考由葛淑蘭、張彥文主編的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藥物化學》,以及數據庫文獻進行教學內容的取舍。本教材共包括十四個章節,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為其中“第五章解熱鎮痛藥及非甾體抗炎藥”的第一節內容知識點。阿司匹林是百年經典老藥之一,其發現、發展和應用的過程在藥物化學史上具有代表性,因此,對該知識點的學習掌握尤為重要。
二、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為三年制專科藥學專業學生,學生此前學習過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等化學基礎課程,為藥物化學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的化學基礎仍然十分薄弱,尤其是有機化學,部分學生在認識官能團和化學結構過程中存在困難,而對化學結構的認識是藥物化學教學中的一個重點部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鞏固相關基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增強學生的主動性。
三、教學過程
(一)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
應用阿司匹林的理化性質,解決該藥物的調配、制劑、分析檢測、儲存保管、使用等問題。掌握阿司匹林的實驗室合成過程及精制操作。
2.知識目標
寫出阿司匹林的化學結構和化學名。能解釋阿司匹林的合成過程。
3.素質目標
通過對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的藥物化學知識學習,為該類藥物的調配、制劑、分析檢測、儲存保管、使用等奠定理論和實踐基礎。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阿司匹林的化學結構、名稱、理化性質、鑒別和應用。
難點:阿司匹林的合成過程。
(三)教學內容
在教學手段上,傳統的教學主要以講授法為主,課堂較為枯燥,無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因此,引入信息化教學,借助學習通教學軟件,構建《藥物化學》在線課程平臺,包括:課程簡介、教學內容(教學大綱、課件、微課視頻、思考題等)、實驗教學、在線測試、在線討論。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使學生既可以在課前進行自主預習,又可以在課后進行復習和拓展學習,教師由“知識的灌輸者”轉變為“學習的引導者”。課前,學生在通過學習平臺觀看相關的視頻任務點完成預習,課中進行分組討論答疑,課后完成學習平臺的在線測試題,進行鞏固和拓展學習。
1.情境導入新課并融合思政教育
通過阿司匹林的發現及發展史視頻資源,引發學生的興趣。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臘民間就已知道用柳樹皮、葉的汁液可以止痛、退熱。19世紀歐洲化學家從柳樹皮中提取得到“水楊酸”,1898年德國拜耳制藥的研究員費力克斯·霍夫曼用化學合成得到“乙酰水楊酸”,即阿司匹林,隨后拜耳公司將其制成阿司匹林片上市,至今仍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解熱鎮痛藥,成為醫藥史上三大經典藥物之一。通過該視頻,以科學家不斷探索、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給學生深刻的啟迪,并樹立學生的職業素養和信心。
2.任務驅動法深入教學重點
視頻結束后,給學生分組任務,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1)阿司匹林的化學名稱和結構?(2)阿司匹林的理化性質和鑒別方法?(3)阿司匹林的合成方法?(4)阿司匹林的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5)阿司匹林的穩定性?(6)阿司匹林的改進措施?
在提問過程中,運用學習通軟件進行隨機選人或者搶答,增強課堂的趣味性。通過學生板書或者口頭回答,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對難點部分再結合圖片、模型等進行重點講解答疑,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進行集體討論。
3.實驗視頻直觀教學
在本節知識點中,主要的難點部分是阿司匹林的合成。由于場地、儀器和試劑的限制,該藥物合成過程不能讓每個學生實踐操作,所以相關的實驗教學視頻尤為必要。在課前,將相關實驗原理、反應條件、儀器試劑、裝置搭建、合成精制視頻等資源上傳至學習平臺,學生預習之后,在課堂中再進行提問答疑,可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相關實驗操作過程,深入理解實驗的原理和注意事項。
(四)教學考評
對學生的考核評價主要著重職業能力和素養,采用過程評價、技能考核、理論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其中過程評價(考勤、討論、提問、作業、在線測試)占40%,技能考核(實驗操作、實驗報告、實驗考核)占10%,理論考核占50%。
對教學的評價主要包括學生評價、同行評價和督導評價。學生評價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同行評價通過互聽互評的方式,督導評價通過聽課評課的方式。
四、教學反思
(一)存在的問題
教學過程中主要的問題是學生對化學結構掌握仍然有困難,有機化學基礎知識薄弱,無法準確書寫結構式。另外,學習的主動性還有待提高,尤其是預習布置的任務點沒有及時完成,導致課堂中對知識點的吸收較慢。
(二)今后需努力的方向
教學應更貼合學生的實際工作崗位需求,符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國家職業資格統一考試標準;進一步加強教學互動,充分運用多媒體工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翠萍.解熱鎮痛藥的說課設計[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02):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