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數教學理念和教學實踐都表明:學生只有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之中,才能改善和優化學習行為,進而才能取得顯著的學習效果。然而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習后,由于需要由先前以游戲為主的學習方式轉變到要受紀律約束、認真聽講的學習方式,學生難免不適應,再加之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天性好動,自我控制和約束能力差,這便在極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學習效果和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對此,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強調了要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將提升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作為關鍵和核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亦要深入領會新課改精神和要求,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使學生自覺投入到對語文知識的學習中來,逐漸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進而提升語文教學效果。本文就針對如何有效調動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主動性這一問題談幾點看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主動性;預習;導入;合作學習
只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和主體,才能促使語文教學發揮更大的作用和價值,使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求知的樂園。換言之,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越高,語文教學質量才會越高。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應及時掙脫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在明確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重要性的前提下,積極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盡最大可能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和空間,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從而切實發揮全體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作用,使語文教學更具生命力和活力。
一、指導預習,掌握主動
預習是學生在教師授課之前的提前學習,是學生自學的一種重要組成部分。預習是否有效,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因此,要想有效調動小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教師除了要做好課堂教學工作之外,還應重視對學生預習行為的指導,引導學生自主預習,這樣可以使學生把握學習的主動權,從而有助于改善和優化學生的學習行為,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在教授《海上日出》一課之前,我以導學案明確了預習任務,要求學生根據“預習目標”,學習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詞語;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腦海中構建“海上日出”的美景,同時體會作者觀察角度的變化和擬人手法的運用。在導學案中,我設計了一些基礎性題目,只要學生認真讀課文,就可以正確回答。在正式授課之前,我先是與學生進行了溝通,詢問了學生在課前預習時產生的認知疑問,然后結合預習檢測題目進行了學情判斷,發現學生在書寫生字和體會文章的表現手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這樣我便可以由此明晰教學的側重點,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更加游刃有余。
二、趣味導入,激發興趣
無數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都表明:只有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學生才會樂學、愛學,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質量才會更高。而課堂導入作為一堂課的起始環節,具有激發興趣、點名課題、推動教學的關鍵性作用。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善于運用趣味化的導入方式,使其切實發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自主性的作用,進而為有效教學的實現做好準備。
在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課之初,我先是向學生問道:“同學們,你每天早早起床,無論嚴寒酷暑、刮風下雨都堅持到校學習是為了什么?”這一問題引發了學生的熱烈討論,在學生自由發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先是予以了肯定,并繼續引導道:“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像你們這么大的時候也樹立了自己的讀書目標,大家知道是什么嗎?”之后,我板書了課題,并讓學生圍繞課題闡述了自己的疑問,這將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科學分組,合作學習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探索活動中自主獲得知識遠比手把手交會學生“是什么”更加重要和深刻,其更加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促進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性別、性格、興趣愛好、知識基礎等進行綜合評定,然后進行科學分組,進而通過創設自主、民主、開放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合作學習,以充分落實“以生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思想,使學生學會主動地學習。
為確保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在教學《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前,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了科學分組。在課堂上,首先,我讓學生自由閱讀課文,并嘗試找出明線和暗線。之后,我引導學生品析了文中的重點字、詞、句,畫出了作者游覽雙龍洞的路線示意圖。接下來,我讓各組通過分析比較概括各景點的特點,并討論內洞的景象是怎樣的,給自己的感覺是什么等等。除此之外,我還讓各小組針對文章的寫作順序和方法進行了分析研究。最后,各組派一個代表分享本組的討論成果,如此便進一步增進了生生之間的信息交換,使合作學習獲得了更大成效。
總而言之,只有學生主動且用心地投入到學語文學習之后總,才能切實領悟到語言文字的魅力,進而才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一名盡職盡責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做好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與激勵者,采用多種方式吸引學生,發揮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以便更好地改善教與學,實現教學收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耿華輝.小學語文教學與學生主體發展路徑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7,4(34):340-342.
[2]王宏.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發揮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7(07):246.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莼湖街道中心小學 陳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