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方偉
【摘要】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剪紙是教學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作為一種手工訓練的方法,剪紙能夠將審美和動手能力相結合,起到提升小學生創造力、開發智力的作用。從傳統文化角度上看,剪紙也是繼承和發揚民間藝術的有效方法。主要探討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更好地開展剪紙教學,發揮出美育和實踐能力結合的教學優勢。
【關鍵詞】小學美術 剪紙教學 創造力
剪紙不僅能給人帶來視覺上的藝術享受,制作剪紙的整個過程,也能夠提升個體的創造力、動手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剪紙藝術能夠有效地豐富美術教學的維度,讓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受到美的熏陶以及心靈的凈化。剪紙藝術和其他美術教育形式的不同之處在于剪紙藝術的動手能力要求更高。本文將主要探討如何有效地開展剪紙教學,提升教學的效果。
一、分階段開展剪紙教學活動
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來說,美術教育對他們有著不同階段的動手審美以及思維創造力目標,如果教師開展剪紙教學時,對各種年齡段的學生都采用同樣的教學,則無法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需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段分布,制定出特有的教學方案以及教學目標,從而提高剪紙教學的實際效率。例如,對于小學一二年級的低年級學生來說,開展剪紙教學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對于美術有一定的認知,培養初步的審美能力,以此階段開展的剪紙教學要以模仿為主,讓學生可以先從了解剪紙的工具入手,多看一些優秀的剪紙作品,然后嘗試自己進行模仿。在這個訓練過程中,教師不必用剪紙作品的最終好壞去衡量學生的學習程度,可以從手、腦、眼協調工作的角度,提升學生的肢體協調性,激發出對剪紙活動的興趣,從而讓學生可以自己獨立制作出一些簡單的剪紙圖案,如月牙紋、波浪紋,等等。
對于三四年級的中年級小學生來說,在該階段開展美術剪紙教學活動,可以適當的接入一些較為復雜的圖形,也可以讓學生根據圖形的內容進行相應的修改。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剪一個自己比較熟悉的圖案,如小動物或者植物等,讓學生可以和自己的生活經驗相結合,進行剪紙的藝術創作。教師要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想象融入到剪紙作品中,豐富剪紙內容的內涵。
針對五六年級的高年級階段,學生開展剪紙教學可以更側重于創新的封面,讓小學生可以將剪紙在原有的基礎上,通過組合和添加的方式進行重新的藝術創作,該年齡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剪紙使用技術,此時,教師可以讓其去創作一些較為復雜的形象,例如創作人或者根據成語故事進行剪紙創作,等等。其中,在剪紙的技術上,也可以讓學生使用一些添加、拼接以及嵌套等方法,讓作品更加精致、有藝術性。
二、激發學生的剪紙學習興趣
處于小學階段的個體本身具有旺盛的精力,自制力比較差,由于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所以在剪紙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導致學生溜號。所以,教師要培養出學生較強的剪紙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自覺地將意力集中在剪紙上。剪紙本身作為一種視覺藝術,其在外形上具有天然的吸引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多看到剪紙的優點,將剪紙作為磨練個性的一種方法。教師也要從課堂的導入教學以及氛圍的構造上,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將注意力始終圍繞在剪紙層面上。例如,在導課階段,教師要做到精心的設計,讓導課成為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前提。教師可以在導課階段,向學生展示一些精美的優秀剪紙藝術,讓學生分析這些作品之所以很美其原因是什么,讓學生去進行總結和思考,教師通過這種直觀展示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直接看到剪紙藝術的不同之處,從而產生了模仿和學習的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讓學生能夠主動地耐著性子去完成剪紙,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監督,一些小學生在剛剛接觸剪紙時,往往沒有辦法很好地控制剪刀,將作品剪壞之后也會有很強的挫敗感,教師要在一旁多給予學生鼓勵和指導,而不是批評他粗心,要求重新剪。只有讓學生能夠將注意力都集中在剪紙上,經過努力才能夠剪出一幅幅漂亮精致的作品。在學生獲得進步之后,教師要將學生的作品在全班面前進行展出,鼓勵學生繼續努力,對于學生個體的剪紙學習興趣發展也大有裨益。
在關于剪紙學習氛圍的構造上,教師可以在班級的陳設上以及玻璃上貼上美麗的剪紙圖案,讓學生時刻感受到剪紙藝術的美感所在。也可以將學生制作出的優秀剪紙作品貼在班級中,作為裝飾,也是鼓勵學習的有效方法。關于相關活動的組織,教師也可以在班級范圍內組織相關的課外活動,讓學生通過課下搜集剪紙作品的方法,讓學生在生活中也多留意剪紙藝術,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
三、將講解示范和練習結合在一起
剪紙作為一種藝術,本身涉及到的要素較為復雜,雖然只是通過一把剪刀進行藝術創作,但是其中涉及到的技法以及藝術創作方式確實較為復雜的。所以,教師在開展剪紙教學時尤其要注重將講解示范和實踐融合在一起,從而讓學生掌握剪紙創作的有效方法。
首先,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剪紙的基本內容、技巧以及創作的原則,告訴學生如何進行剪紙的設計以及布局,教給學生這些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向學生展示的是相關的案例,從而增進學生理解。在分析完之后,可以讓學生進行主動的模仿。
其次,教師在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時,要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要通俗易懂,避免講述的內容過于高深,影響了學生的理解,進行示范的時候也要將動作進行分解,讓學生能夠了解每一個剪紙動作的要領,然后讓學生跟著做,直到學生能夠完全地掌握。在掌握了基本技藝方法之后,教師要鼓勵學生發揮出想象,不斷的創新,讓作品更加新穎精美,有自己的痕跡與風格所在。
四、注重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對于學生提升剪紙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能力來說至關重要。通過對學生的剪紙作品評價,能夠讓學生了解到自己在剪紙上存在哪些問題,并且看到自身的進步,對于有著較好剪紙藝術作品的學生,教師要給予鼓勵。同時,也要看到學生進步的地方,讓學生能夠不斷的努力,在正確的方向上提高自己的剪紙藝術,也要多看到學生的優點。一些學生可能創造力比較強,但是在剪紙藝術技法上不夠,教師可以多備些布置一些剪紙技術層面的作業,讓學生能夠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對學生進行批評糾正的時候,要注重語言以及評價的方式,保護好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能夠以自信的態度面對自己的藝術創作,避免出現自卑心理,降低剪紙學習的興趣。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開展剪紙教育,要注重對剪紙教學的延伸,無論是在課下還是教學活動的設置上,就是要好好利用學生的剪紙作品,用作品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不斷打磨技術的關鍵點。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作品貼在教室里,或者送給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增強學生對剪紙藝術的重視程度,進而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剪紙作為一門發展學生身心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心靈手巧、充滿創造力,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上看,進行剪紙教學也是文化傳承的有效方式,教師在進行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個體性特征,通過營造愉悅自由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發展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從而實現能力和水平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風珍.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剪紙示范與指導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7,(38):171.
[2]謝慧華.淺談小學美術剪紙教學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J].都市家教,2017,(7) :240.
[3]華秦珠.小剪刀剪出美麗世界——淺談小學生剪紙興趣培養[J].神州,2017,(6) :174.
[4]陳雪瑤.小學美術剪紙教學的意義和實踐價值[J].美術教育研究,2018,(10)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