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京富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學生是課堂上的主體,只有使學生獲得了深刻的學習體驗,才能夠真正地發揮出教學的價值,使學生掌握終身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展開體驗式的教學,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構建出符合學生認知的教學情景,讓學生感知化學文化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在化學知識的探究中獲得良好的科學學習態度,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初中化學;教學應用
體驗式教學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的最終目的,引導學生在親身經歷中構建出知識,從而使學生學會自主地塑造知識。化學是一門科學課程,對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使用體驗式的教學手段,有助于學生的知識學習和生命的成長,更好地體現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以下就是對此的一些具體看法。
一、加強體驗情景的創設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育要回歸于學生的生活,引導學生在生活當中體驗知識的重要價值,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創設學生熟悉的體驗情景,讓學生在情景當中學習知識或者利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的問題,如此,可以使學生深刻地體驗到化學知識的實用性,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增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探究能力。
比如,在教學“常見的堿”這一節內容時,教材上對于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的反應解釋的比較簡單,學生只能夠了解到二者的反應會生成碳酸鈉,在理解上會存在困難,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給學生展示了一個小實驗,首先拿出一個錐形瓶,里面存放著二氧化碳氣體,之后將雞蛋放在瓶口,學生可以看到雞蛋會被卡在瓶口處,隨后再向瓶子里放入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再次將雞蛋放上去,學生可以看到,雞蛋瞬間就會掉落到瓶子中去!這是為什么?生動的實驗現象很快地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之后我再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討論這個現象,從而讓學生在化學現象的解釋中獲得知識;再比如,在教學“有機合成材料”這一節內容時,我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了塑料等合成高分子材料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和危害,之后再介紹有機合成材料的研究和進展,使學生在信息了解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社會責任意識,促進學生對化學重要性的認識,實現對學生的情感熏陶,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總之,教師要積極利用實驗、媒體資源等去構建符合教學需求的課堂學習情景,引起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讓學生在情景當中不自覺地進行思考,提高教學的效益。
二、合理組織課堂體驗活動
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去組織不同形式的課堂體驗活動,可以帶給學生更加真實的化學學習體驗,使學生的視野得到擴展,真正地使學生將目光轉移到現實生活中來,從而促進學生科學意識、社會責任意識等基本素養的形成。因此,初中化學教師要積極為學生提供可供操作和交流的課堂活動平臺,營造活潑生動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置身于活動當中,發現更多的問題,成為知識的自主構建者。
比如,在教學“燃燒和滅火”這一節內容時,我在課堂上給學生呈現了一張房子著火的圖片,然后再邀請一些學生扮演周圍的居民、消防員、物業人員等角色,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自主地設計各種對話和動作,查出著火的原因和滅火的有效手段。在學生表演的過程中,我會將每個學生的表現都記錄下來,針對學生在表演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亮點和缺點,如對化學知識的應用等來進行評價,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再比如,在教學“化學元素和人體健康”這一節內容時,由于生活經驗的限制,很多學生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并沒有深刻的認識,因此,為了讓學生可以心悅誠服地接受教材所傳達的觀念,我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辯論活動,學生可以說出自己對飲食、運動等的理解,我則會站在化學科學的角度去為學生闡述各種不良行為的害處,在辯論當中說出化學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從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并且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問題意識。總之,教師要積極通過課堂體驗活動的方式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學會站在更多的角度理解化學知識,獲得深刻的化學學習體驗。
三、鼓勵學生進行社會實踐
化學知識與我們的生活實際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鼓勵學生運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實際存在著的問題,可以更加有效地使學生體會到學習化學的實用性,從而更明顯地改變學生對化學的片面認識,使學生的知識基礎變得更加豐富。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社會實踐,讓學生在實踐當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實踐意識,升華初中化學教學的內涵。
比如,在教學“水的凈化”這一節內容時,我組織學生展開了一次以“水資源保護”為主題的社會實踐調查活動。學生需要以小組的方式去展開這次活動,可以利用當地的圖書館、電視節目等途徑去搜集當地家庭的用水情況,也可以試著去設計調查問卷,通過在社區內發放問卷和回收問卷的方式去獲得更加詳細的信息,之后再結合獲得的數據和從教材上學到的知識去撰寫調查報告,如此,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再比如,在教學“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這一節內容時,我讓學生對自己家里面的各種金屬器材進行分析,了解家里面各種金屬的應用范圍,并且根據不同金屬的價值和屬性去設計合適的金屬防護計劃,從而鼓勵學生使用學到的知識提升生活的體驗感。總之,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進行社會實踐,讓學生逐漸地養成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感悟化學學習的重大價值,獲得化學學習的成就感。
本文針對體驗式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一番敘述。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擺脫傳統教育觀念帶來的錯誤觀點,認識到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的重要性,使用有效的體驗式教學手段去增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感悟,引導學生在親身經歷中構建出完整的化學知識,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使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化學學習態度,發展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使初中化學教學的內涵得到進一步的升華,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君寧.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
[2]?? 侯彥.初中化學新課程體驗式教學的實踐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