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20)08-120-02
摘 要 基層黨支部處在生產經營第一線,必須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做到融入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企業黨政組織為的是同一個目標,種的是同一塊“責任田”,雖然發力的角度不同,但都要落腳到完成中心任務上來。本課題通過圍繞“目標同向促融合、突出過程促融合、健全考評促融合”三個方面來解決提升黨建工作實效怎么融入企業中心工作這個問題。
關鍵詞 黨建工作 融入中心 實踐與探索
2016年1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中明確指出: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要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企業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的工作和戰斗力。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明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提升基層組織力,必須始終堅持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通過抓融入中心,提升發展推動力。由此而定,加強黨建與中心工作融合已經成為我們黨建工作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必然要求。
同時,2018年6月,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黨建質量提升年”推進會也指出:牢牢把握黨的建設目標導向,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要把各級黨組織建設成為善于推動改革發展、服務生產經營的堅強核心和戰斗堡壘。
在“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以及中國石化面臨的瘦身健體、改革重組、移交辦社會職能等任務壓力下,迫切需要基層黨建工作深度融入企業的這些中心任務中,讓廣大黨員干部員工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以實干創實效,用實實在在的效果,助力中國石化實施“兩個三年、兩個十年”戰略部署,決勝全面可持續發展,邁向高質量發展,建設基業長青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
在中央指示精神和企業現實需求的背景下,筆者認為各級指示精神解決了當前黨建工作為什么要融入中心的問題,但從新形勢下提升黨建工作實效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要求來看,我們基層黨組織還存在“難融入、融入難”等問題。為此,筆者通過課前調查研究,從“為什么難融入”和“怎么去融入”兩個方面來探討“堅持融入中心抓黨建”這個課題。
一、為什么黨建工作難融入中心工作
(一)存在問題
一是部分黨支部缺乏融合意識,圍繞生產經營、改革發展和隊伍建設中重點難點,謀劃推進黨建工作思路不開闊,載體不恰當,“圍繞中心點、共筑同心圓”的措施還比較膚淺,支部班子源頭參與重要問題決策方面還有提升空間[1]。
二是黨支部在安全環保和“三基”工作中發揮作用方面,思路狹窄、辦法不多、措施不力。個別基層單位“三基”工作薄弱,以致于發生了安全環保事故、非計劃停工等。
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有待加強。面對深化改革、轉型發展的新要求,有些黨員干部對上級精神理解不透,對員工思想動態把握不準,工作方法簡單,沒有很好發揮“放大器”“過濾器”的作用,有些員工觀念轉變不到位,改革承受能力差。
四是對基層黨建的統籌謀劃、定向發力上還有差距。基層支部面臨的“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上面千把錘、下面一根釘”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如何將上級工作要求和安排,盡可能擰成一股“繩”,成為基層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
(二)主要表現
一是不知去融。基層單位黨政負責人缺乏整合意識,在工作上你敲你的鑼,我打我的鼓,各唱各的調,對對方的工作不聞不問,目標不聚焦、行動不同步、發力不同向。
二是不想去融。黨政負責人認識上有誤區、情緒上有抵觸、態度上有惰性,“界線”劃得太清,有多事不如少一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思想。
三是不會去融。有整合的想法和意愿,但缺少融合的方法、制度和環境的支撐。有的是不會“融”,找不準切入點,“融”不進去,干不到點子上;有的太急切,為“融”而“融”,丟了自我,甚至越位過了界,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四是不好去融。不可否認,從管理的角度、歷史的原因,企業的一些工作從內容、性質、方法,以及責任追究、業績考核上,確實是有分工、有側重的,雖然有“分工不分家”“目標是一致的”等理念的倡導,但難免會形成先“干好本職工作”的基本自覺和認同,在缺少體制機制支撐的情況下,不好去融就在所難免。
(三)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站位不高,思維局限把“黨要管黨”當成“黨只管黨”,沒有抓住企業黨建的關鍵任務,看似種好了“責任田”,其實唱了“獨角戲”。
二是能力素質有不足。有融的心思,但受能力素質影響,有的是不知道從哪里下手,找不準結合點;有的是不知道怎么下手,不會運用黨建工作的方法和優勢,生搬硬套搞融合,事倍而功半;有的不善溝通,使行政造成了誤會,不支持不配合,舉步維艱。
三是體制機制不完善。有的是有現成的制度機制,但缺少落實的土壤和扭轉;有的則是對整合的要求、方法、內容、措施以及保障、考核等都缺少支撐,使融合還停留在某些人的個人行為上,有的人水平高、認識高,就融合的好,換個人就另起爐灶或打回原形,沒有形成常態化制度化。
二、黨建工作融入中心的對策及實踐探索
堅持黨建融入中心工作,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先要做到“三問”,即:一問本單位的中心任務及難點是什么?二問圍繞這些難點,黨建工作能做什么?三問能取得好的效果嗎?通過這“三問”,樹牢融入的認識和意識。
(一)目標同向促融合,做到“三個保障”
一是在思想上保障。思想上講發動,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比如,當前重點是圍繞改革重組、瘦身健體、創效增效等難題做工作。二是在決策上保障。按照黨支部應研究決策、參與決策的規定,嚴格落實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發揮領導班子的整體功能,發揮班子成員的帶動作用,保障目標的實現。三是在作風上保障。干部帶頭,黨員當先,營造和創設為完成目標任務的氛圍,培育“戰寒冬、求生存、謀發展”“轉觀念、負責任、勇擔當”的過硬作風。
(二)突出過程促融合,支部與“三基”相融互促
1.筑牢支部堡壘,建強基層班子。重點突出基層班子的“三個建設”(思想政治建設、能力建設、作風建設),發揮基層班子整體功能。培育“三強”(政治堅強、本領高強、意志頑強)干部 。近年來,臨盤鉆井分公司各基層黨組織認真落實黨建工作“五項任務”要求,圍繞基層班子建設“六抓”工作內容(抓思想、強政治;抓團結、增合力;抓作風、作表率;抓監督、防風險;抓制度、促規范;抓素質、提能力),切實打造政治素質好、團結協作好、作風形象好、工作業績好的“四好”基層班子。
2.抓實班組建設,增強班組活力。班組是企業管理的終端,是完成中心工作的前沿陣地,班組強則基層強,班組安則企業安。重點要研究提出加強班組建設的意見和措施,把好班組長選用關,建設“三標”班組,使班組成為企業提質增效的活力細胞和員工成長成才的重要陣地。近年來,臨盤鉆井分公司各基層黨組織廣泛實施“黨小組帶班組”機制,通過“兩組融合、優勢互補、交叉融入”的措施,對黨小組和班組職能融入、功能互補進行規范,把黨小組作為提升班組建設水平的動力,把班組作為黨小組作用發揮的平臺,推動“1+1﹥2”的效應。
3.強化崗位責任心,抓實崗位責任制。崗位責任心是崗位責任制的靈魂,執行力是落實崗位責任制的關鍵。要大力弘揚石油石化精神和優良傳統,推進安全、環保、質量、廉潔等專項文化融入基層,激活黨員責任區、示范崗等載體平臺。臨盤鉆井分公司鉆井隊黨支部把黨員責任區與本隊“提質增效、安全發展”相結合,積極推行“三靠前”工作法,通過明確職責,黨員責任區劃分由“粗”轉“細”,以及強化黨員“先鋒模范指數”管理,推動責任評價由“虛”變“實”兩項措施,努力做到“讓黨旗在一線飄起來,讓黨員身份在班組員工前亮起來,讓黨員作用在隊伍中展現出來”,使廣大黨員真正成為本隊安全生產、團結穩定的中堅力量。
4.廣泛搭建載體,提升基本功訓練實效。抓基層、打基礎、強管理,必須要有一支訓練有素、基本功扎實的員工隊伍。要激勵黨員帶頭提升崗位素質能力,要建立黨員“傳幫帶”工作體系,把黨員帶教與創新工作室、技師工作室、勞模工作室等載體平臺結合起來,發揮黨員在實操訓練、“師帶徒”、業務競賽、應急演練、仿真訓練、在線練習等基本功訓練中的帶動作用。近年來,臨盤鉆井分公司大力搭建“1+1傳幫帶”“黨員1+N”、技師工作室、黨員攻關團隊等平臺,通過“四帶四促”(帶思想促進步、帶技術促成長、帶作風促凝聚、帶隊伍促發展),培養了一批懂經營、會管理和各大崗位操作技術能手的骨干隊伍,加快了提高員工隊伍整體素質的步伐。
5.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著力聚人心穩基層。圍繞中心工作,發揮黨建和思想工作優勢,把思想教育作為首要任務,做到“三講清”:把形勢任務講清,把責任講清,把措施辦法講請,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保障和推動中心工作的圓滿完成。長期以來,臨盤鉆井分公司各級組織通過干部大會、員工大會、班組會、員工思想動態分析、“四必訪五必談”等工作方式方法,在對員工群眾進行形勢任務宣傳的同時,加強員工的“思想巡檢”,主動發現問題,排查矛盾隱患,竭盡全力為員工辦事,營造處處關愛員工的氛圍,較好地解決了員工的思想問題。
6.注重典型引路,深化創先爭優。積極選樹和宣傳先進典型,營造創先爭優的濃厚氛圍。要注重從身邊發現和選樹先進典型,要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積極營造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近年來,臨盤鉆井分公司各級黨組織積極推行“黨員示范崗”“黨員突擊隊”等活動,發揮黨員示范引領作用,帶動了全員素質提高,不斷擴展黨員示范成效,讓黨員成為落實崗位責任制的典范,實現了黨支部建設與“三基”工作的相融互促,有力促進了“三標”建設。
(三)健全考評促融合,落實好量化管理機制
按照集團公司在考核評價上融合的要求,采取“雙掛鉤”考核,把中心任務完成情況納入黨支部考核,把黨支部工作情況納入班子績效考核。同時,通過建立符合黨組織實際情況的積分制考核機制,量化基層黨員的作用發揮情況。把黨員的行政績效考核結果和黨員積分制考核結果雙向運用,實現基層黨員考核“雙掛鉤”。今年以來,臨盤鉆井分公司全面實施黨員“積分制”管理,每季度對每個黨員開展理論學習考核30分、組織紀律考核30分、作用發揮考核40分,并記入綜合評定表,最后進行排名公示。通過開展黨員“積分制”管理,建立起了“考評、公布、檢討、幫扶”的反復循環機制,為黨員教育管理提供依據和標準,真正把“學”和“做”有效結合起來,推動了黨員自覺帶領群眾強“三基”促發展。
參考文獻:
[1]黎克難.推進基層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J].課件,2019:18-22+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