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士淇 李永強
摘要:第二屆安倍政府執政以來,新保守主義思想作為西方國家發展的政治理念,有效地影響著日本對于國際合作參與的發展態勢與趨勢。新保守主義思想視域下第二屆安倍政府對國際合作積極落實,能夠充分解讀為安倍政府對于全球事務的積極參與。第二屆安倍政府對華政策的實施,不僅反饋為新保守主義思想對于日本參與國際合作的影響,而且也呈現為新保守主義思想影響下日本對華政策的變遷。
關鍵詞:第二屆安倍政府 日本 國際合作 對華政策
第二屆安倍政府的施政已經構成對于新保守主義思想的充分體現:一方面表現為對于日本國家利益的充分關注并積極致力于國內的政治整合等;另一方面表現為在國際事務的日本參與中突出日本的積極作為,同時表現為提供具有針對性意義的作為。新保守主義思想視域下第二屆安倍政府對國際合作的參與,構成日本外交在全球范圍內積極實施的關鍵性表現。在對華政策方面,新保守主義思想對日本外交的影響已經在明確引導日本外交的積極實踐。
一、新保守主義思想影響下第二屆安倍政府參與國際合作的現實構想
第二屆安倍政府執政伊始,安倍政府對于國際事務提出需要給予積極參與的作為。安倍提出:我將以緊密的日美同盟為基軸,加深與澳大利亞、印度、東盟各國等亞洲海洋諸國的合作。這一表態是對于日本外交在第二屆安倍政府執政初期的相關部署說明——對照新保守主義思想影響下21世紀初的美國外交,安倍政府的外交對于新保守主義思想的體現在于繼續強化日本與更多發達國家之間的密切合作,同時強調G8與G20的作用;以維護、強化日本與發達國家的國際合作為基礎,第二屆安倍政府也在明確注重日本與更多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合作積極開展。第二屆安倍政府在全球范圍內的、旨在明確日本國際責任的外交實踐:一方面涉及日本對于既有新保守主義思想影響下西方國家外交實踐的相應傳承;另一方面安倍政府也意在逐步調整新保守主義思想對于日本外交的影響,尤其是突出日本與更多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拓展日本的外交空間。
按照上述安倍對于日本外交實施的相關闡釋,國際合作構成日本外交在全球實施的重要進程之一。新保守主義思想視域下日本對于國際合作參與的有效實現與否,可以結合相應的外交實踐呈現相應的分析、論證。2020年1月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在國會演講提出:日本周邊安全環境日趨嚴峻。國際社會的力量平衡正在以越來越迅速和復雜的方式發生變化,而跨界威脅也在增加。因此,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自保護和平與安全。有鑒于此,日本需要從“積極和平主義”的角度,通過加強基于法治的國際秩序,為本地區和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穩定作出更大貢獻。上述表態說明,日本外交應對已有的漸趨嚴峻的安全環境,日本需要明確借助國際社會、借助國際合作的有效實踐;“積極和平主義”為這一有效實踐的落實,展現了相當明確的路徑塑造。自2012年12月第二屆安倍政府執政開始到2020年春夏,安倍政府在國際事務的整體落實中明確地關注到日本對于國際事務的重視、支持乃至積極舉措等等。8年來,第二屆安倍政府的持續執政中,日本外交的有效推進,已經充分呈現安倍政府對于日本外交的積極布局與有效實踐中對于上述外交原則的充分落實、不斷推進。根據以上案例,能夠明確在日本外交相關視角的有效落實中,國際合作能夠發揮具有關鍵意義的作用:首先,國際合作構成日本外交的核心舉措,無論是改善、塑造國際安全環境,還是推進所謂“積極和平主義”多需要借助國際合作得以有效實現。其次,通過國際合作的積極實現,能夠有效促進日本借助國際合作實現其對于國際事務的充分影響。再次,日本對于國際合作的重視,能夠在相當程度上展現日本對于世界的積極作為、日本積極履行相應的國際責任。最后,按照國際合作之于日本外交的作用解讀,日本對于國際合作的相關參與,構成日本外交的重要內容,也是安倍政府外交政績的重要內容。
二、日本以國際合作促動中日關系的積極發展
2017年下半年以前,中日關系的整體發展呈現為持續走低的態勢。原因在于,長期以來中日關系的整體發展因兩國的海洋權益爭端和歷史認識問題等,難以呈現相對積極的態勢。但隨著時局的變化,尤其是特朗普執政后,“美國第一”對于中美日三邊關系的明確沖擊:對于日本,特朗普政府所謂的“美國第一”,尤其是對于既有國際秩序的否定、美國理應承擔國際責任的放棄等,特朗普政府的作為與安倍政府主張的國際合作之間已經呈現“漸行漸遠”的態勢;對于中國,中美關系因特朗普政府在經貿等領域不斷發難,造成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同時,特朗普政府在對華政策實施中漸趨強硬,進而造成中國面臨著來自美國的強大壓力。上述背景的呈現,構成促進中日兩國各自爭取中日關系積極改善的外部動因。
有鑒于此,中日關系的持續發展中,安倍政府在對華政策的實施呈現相應的積極作為。安倍政府的相關設想與規劃,推動對華關系的改善,可以在相當程度上改善日本的外部戰略環境。較之中國,由于長期以來美國對于日本在戰略層面的顯著影響,特朗普政府對于日本的影響效應要超過對于中國。從安倍政府經略其國際戰略環境等相關現實考慮,安倍政府較為迫切地需要強化其在國際戰略環境的相關努力。
其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是,安倍政府需要借助對華關系的有效改善以促進中日關系的積極向好。比如,安倍政府在2020年提出中日關系的基本設想:日本與中國,共同肩負著本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繁榮的重要責任。兩國對此明確表態,切實履行這一職責,是國際社會對于當今亞洲的強烈要求。我們要增進兩國首腦之間的往來,深化擴展各領域之間的交流,構建新時代成熟的日中關系。進而提出以中日兩國共同國際責任作為基礎,進而強化中日兩國的積極合作、積極互動等。
安倍政府以推動相對有效的國際合作作為導向,促進中日關系的有效發展。對于中日關系的改善,安倍首相上述表態展現安倍政府的積極設想。安倍政府對華政策的積極實施,至少涉及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明確中日關系的整體定位,即作為亞洲乃至全球和平繁榮的基石;第二,推動中日關系的機制建設;第三,妥善處理中日兩國已有的分歧。
按照以上安倍首相的表態,可以為中日關系的順利發展提供具有積極意義的發展路徑。審視安倍政府對華政策的設想,新保守主義思想的引導下的安倍政府在外交政策實施中的趨利性,尤其是安倍政府需要應對美國特朗普政府對日政策改變所呈現挑戰、風險等,安倍政府在對華政策的落實已經在呈現相對積極的態勢。
三、第二屆安倍政府推動對華政策積極實施的前景
新保守主義思想對于日本外交的有效影響尤其是日本外交的逐利性,正在不斷得到顯現,因而,其在積極推動對華政策實施方面也表現為相應的積極態勢。但這一態勢的存在與持續,并非能夠視為中日關系的整體發展已然實現對于既有問題的有效應對。在中日兩國開展一系列國際合作的同時,既有的問題與困境并未得到相對有效且相對積極解決,即長期以來造成中日關系持續緊張的海洋權益爭端問題與歷史認識問題的應對中,中日兩國并未達成具有關鍵意義共識。相反,從2017年下半年以來中日關系改善解讀,中日兩國對于既有國際合作的推進,更多地表現為暫時凍結中日兩國已有的矛盾并致力于推進已有的國際合作。
針對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中日關系的改善態勢,可以對第二屆安倍政府推動對華政策積極實施提供以下評價:
第一,鑒于新保守主義的相關屬性,應當認識到自2017年的中日關系改善進程中,在日本對華政策的設想中存在著一定的趨利性。安倍政府希望借助對華合作的積極開展,以推動中日關系的順利發展。
第二,安倍政府對華政策實施,具有相對明確的目的性。典型性的案例為,日本對于“一帶一路”建設的某些積極參與,諸如中日兩國在泰國東部經濟走廊的項目合作等。借助既有的合作,以推動中日關系的積極發展。面對日本對華政策的積極變化,應當重視這一既有的契機。
第三,第二屆安倍政府結束后,新近建立的菅義偉政府對華政策的未來發展也許能夠依循既有的設想對于中日關系的積極發展有所貢獻,但是也應對充分認識到的是,安倍政府對華政策的實施態勢因菅義偉政府對于安倍政府的某些繼承得以持續。比如,菅義偉政府將可能延續安倍政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的態勢,促進對華政策實施的優化并支持中日關系機制建設的實現。
參考文獻:
[1]第百八十三回國會における安倍內閣総理大臣施政方針演説,平成25年2月28日http://www.kantei.go.jp/jp/96_abe/statement2/20130228siseuhousin.html.
[2]第201回國會における茂木外務大臣の外交演説,日本國外務省網站,令和2年1月20日https://www.mofa.go.jp/mofaj/fp/pp/page3_003044.html.
[3]令和2年1月20日第二百一回國會における安倍內閣総理大臣施政方針演説,日本首相官邸網站,http://www.kantei. go.jp/jp/98_abe/statement/2020/0120shiseihoush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