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玉
【內容摘要】初中階段的歷史學科主要任務是講解世界歷史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世界觀以及歷史素養。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屬于我國社會發展的指導性理念,在初中歷史學科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能夠提升歷史學科的教學質量以及效率,同時還能夠實現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培養。本文主要分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融入。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初中教學 歷史教學 策略分析
初中階段的學生是社會主義的未來接班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占據重要地位。而平等、互助、和諧等中華民族發展堅持的核心價值觀,學生應當深刻的認識到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教師在歷史學科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時代精神與民族精神,增加學生的社會榮辱感,促進學生歷史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初中歷史教學有機結合的意義
初中階段的學生肩負著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接班人的重要責任,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需要時刻依賴初中生這一中堅力量,因此,初中生健康成長可以促進國家和民族的進步。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我國的經濟發展也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由于外來文化不斷涌入,各國的文化都朝著多元化的趨勢發展,這對初中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的樹立產生了一定影響。所以,在初中階段的教育教學活動當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教學活動,不但能夠促進學生生理與心理方面的良性發展與健康成長,同時還能夠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為國家長久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活動當中,教師應當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以及情感思維上的正確引導。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初中歷史教學中有機結合的實踐策略
1.“中國夢”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融入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有: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等12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樹立可以直接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夢。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活動當中,教師應當時刻滲透大局觀與憂患意識的教育教學,引導學生時刻關注國家大事,了解時事新聞,掌握國家動態。例如:在《近現代侵略戰爭》的相關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可以積極引進多媒體設備,把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歷史知識進行整合,最終通過課件的形式為學生講解,利用文字、視頻等形式營造出真實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融入到歷史情境當中。學生能夠深切的體會到中華民族經歷的磨難,感受到中華民族為了實現國家富強以及國家民主等目標所做出的努力,激發出學生的濃厚愛國之情。此外,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針對《近代化民族發展》的相關歷史知識點進行講解,教師將近代工業發展、維新變法以及辛亥革命等相關歷史知識制作成思維導圖,從而能夠讓學生在系統化學習的同時,潛移默化的滲透中華民族為追求富強、民主、文明所付出的努力,使學生能夠了解以及掌握近現代中國的“內憂外患”,以及革命先輩為民族復興發展所付出的努力,激發學生的濃厚民族情感,為實現“中國夢”奠定堅實的基礎。
2.社會主義建設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融入
“自由、平等、法治”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層面的基本要求,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屬性最直接的表達。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可以通過中國共產黨為建設新中國所付出的努力的教學,讓學生對“自由、平等、法治”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高層次的追求。例如:在《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相關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將新中國成立、馬克思主義引入中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等相關知識點提煉出來。使學生能夠深刻的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相關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可以針對教學主題舉辦小型的辯論賽。讓學生針對辯論的主題查找資料以及歷史史實,不斷的充實自身的觀點,隨后在演講的過程中利用充實的資料表達出自身觀點。如此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還能夠讓學生深刻的了解以及掌握民族區域自治制的深刻含義與內容,實現自由、平等、公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教育。
3.正確道德規范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融入
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性時期,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中,愛國、誠信、敬業是初中生乃至任何一個社會主義公民都應該具備的最基本道德素養,每一位社會主義公民都應當恪守道德準則。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為學生講解一些愛國主義的相關事件,組織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以及敬國、愛國的優良品質,讓學生收到歷史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學生愛國、愛家、愛人民的情感,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在《抗日戰爭》的相關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在課前收集大量的歷史圖片、史實資料以及紀錄片等,在課堂教學活動當中播放,讓學生能夠了解到抗日戰爭的慘烈,激發出學生的愛國之情,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關注國家民族發展的意識。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到烈士紀念館、烈士陵園以及博物館當中開展多樣化的愛國主題教育活動。使學生能夠深刻地體會到革命先輩為了新中國的建設所付出的努力甚至是生命,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也是對學生日后的發展極為重要的,讓學生能夠更好的肩負起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的責任,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和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的學生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中國的中堅力量,初中生應該時刻關注國家時事新聞,掌握國家及社會發展的最新動態,深刻的了解以及掌握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激發出學生社會奉獻的意識,使其能夠積極地投入到“中國夢”的建設以及實現過程中,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薛新華.中職歷史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學方法[J].牡丹,2018(5Z):126-127.
[2]馬敬良.高中歷史課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教育的原因和方法[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7(11):11-13.
(作者單位:白銀市育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