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敏
摘 要:新課改要求小學教育不能只是讓學生單純地追求邏輯和理性思維,而是要讓學生獲得全面發展,從德、智、體、美、勞等多個方面鍛煉學生的能力。但是目前仍然有許多學校忽略了素質教育,不注重音樂、美術、體育課等,僅僅提高學生的語、數、英成績,這會導致學生的綜合能力、綜合素質得不到平衡發展,學生容易出現厭學、積極性不高的情況。作為一名小學音樂老師,從音樂教學展開,探討趣味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音樂教學;小學教育;趣味教學;策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興趣在學生的學習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趣味教學則是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活動。
一、小學音樂教育面臨的問題
1.學生對音樂缺乏興趣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學生的教育問題逐漸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藝術教育也逐漸得到了家長的重視。為了讓孩子能夠獲得多方面的發展,家長往往會給孩子報許多特長班,而并不會在意學生是否感興趣,這種做法容易使學生對藝術喪失興趣,覺得學習音樂、美術等特長是一種壓力和負擔,因此學生在音樂課上也就難以有濃厚的興趣去學習[1]。
2.音樂教學模式較為陳舊、傳統
音樂課與其他學科不同,音樂課需要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活動性,音樂教學工作的本質也是教師與學生共同進行音樂實踐活動,但是教師往往忽略了這一本質,不注重為學生營造一個愉快的課堂,而是用灌輸的方式向學生傳輸音樂知識,學生參與到課堂的時間較少,并且多以唱歌為主,這也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難以融入課堂。
二、運用趣味教學的策略
1.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性
音樂課堂往往由節奏練習和樂理知識兩個部分組成,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這兩個部分都比較抽象、枯燥,如果音樂教師仍然選擇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則很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也很難讓學生主動學習音樂,所以教師必須要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年齡、身心發展水平等特點,找尋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小小粉刷匠》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一起做手工,發給學生事先準備好的報紙、油漆和刷子,然后教學生將報紙折成一個三角形的小帽子戴在頭上,然后教師教學生粉刷的動作,在這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全身心地投入,積極地學習老師做小帽子的過程以及粉刷的動作,之后教師再教學生唱歌,這樣就能通過音樂情境讓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中,學生對這首歌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加深了記憶。
2.運用多媒體等手段豐富課堂教學模式
目前,信息技術得到了較好的發展,音樂課堂也應該與時俱進,教師應該積極將信息技術運用到音樂課堂中。有許多教師的經驗都顯示,將多媒體教學設備運用在音樂課堂中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教學《牧童》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提前在網上下載關于牧童的音頻和視頻,之后在上課時教師先為學生播放一段音頻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聽完這一段音樂之后,讓學生分小組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這樣能夠盡快使學生投入到課堂中,也能夠提升學生對音樂課堂的參與度。有些學生說,聽完了一段音樂,我感覺非常放松,就像牧童一樣;也有學生說,我也想像牧童一樣騎在一頭牛身上,看遠處的風景。之后,教師再為學生播放關于牧童的視頻,讓學生更加貼切地感受到《牧童》所描繪的愜意場景,這時,教師說:感受到了牧童的生活,讓我們來跟著視頻和音頻,一起學著唱一唱。這樣既能將多媒體很好地運用到教學中,又能讓學生身臨其境,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3.采用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展開想象
小學生的特點就是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但是小學生又很喜歡表演,因此可以將表演和音樂教學相融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獲得音樂知識,從而使音樂課堂效率得到提高。但是在組織表演活動時,教師也要注意到音樂基礎差、害羞、不愿意表現的學生,要鼓勵學生積極表現自己[2]。例如,在學習《理發師》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選擇角色,一個是理發師,一個是顧客,讓學生跟著音樂進行表演,還可以讓其他學生進行點評,不僅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理解了音樂作品,還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感受到了音樂與生活之間的聯系。
音樂教育在小學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音樂教師就要積極創新教學方式,通過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適合時代特征的教學方法來組織教學策略,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良好的情景,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并通過表演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
參考文獻:
[1]邢鈺晨.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趣味教學的教學途徑[J]. 情感讀本,2019(6):7.
[2]張雯.淺析如何提升小學音樂教學的趣味性[J].學苑教育,201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