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潔瓊
摘 要:小學美術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是教師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參考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材,探討如何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育;創新思維;培養策略
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思維拓展,讓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理解和觀察生活。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在小學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學生的創新思維不僅可以應用于小學美術學習中,還可以應用于數學、語文等其他學科的學習中。新時代的教育方針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要求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讓學生對待問題時有自己的解決方式。
一、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意義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不僅是小學美術教育的要求,還是整個小學教育的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有助于讓學生從多個角度看待事物,有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美術的含義,能夠讓學生對藝術有自己認知的角度。[1]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可以讓學生呈現出更加優秀的美術作品。
二、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具體實施策略
1.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教師在進行小學美術教學時,可以適當地補充相關的背景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以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材五年級下冊中《十二生肖》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可以向學生補充與十二生肖有關的神話故事,一方面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也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2]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對十二生肖的理解畫畫,并對自己的畫作進行配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做出適當的引導,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2.活躍課堂氛圍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授課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以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材五年級上冊中《陶泥的世界》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在進行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共同協作完成。教師可以適當地參與到學生的互動中去,給學生提出恰當的指導意見。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向其他同學介紹自己的陶藝作品,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教師在課堂中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還要給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3]。美術學科是一門需要學生實踐的學科,對學生的動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加入一些討論和實踐的內容,比如,開辦學生的作品展等。
3.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學科的興趣,發散學生的藝術思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豐富授課內容,實行翻轉課堂等。以人教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上冊中《夢幻的城堡》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在進行這部分內容的授課時,可以讓學生跟教師互換角色,讓學生充當教師的角色進行授課。教師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學生的想法,找到學生容易接受的授課角度。學生也可以通過這種學習方式對教師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教師要從思想上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念。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從被動學習轉換到主動學習,讓學生形成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創新思維保持認可的態度,教師要注重學生的人格教育。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對學生進行認可和引導,而不是對學生一味否定。學生只有對學習持有一種積極的態度,學生才會擁有自己的思維,才敢于對既存事物提出懷疑,才會有創新思維出現。[4]學生的創新思維不應該是一種完全否定的創新,應該是包含著肯定的創新。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尤為重要,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時,需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不同的學生給出不同的培養方案。教師需要在進行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給學生提供一個創新的前提。讓學生敢于想象,敢于對事物進行否定。教師還需要活躍課堂氛圍,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一個好的心情,避免學生逆反情緒的出現。教師還要注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只有學生在思想上對教師的行為認可,才會在行為上做出改變。教師需要根據授課內容和學生特點選取合適的授課方式。
參考文獻:
[1]陳浩.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策略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22):124-125.
[2]李慧峰.如何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9):191.
[3]楊珺.如何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9(19):214-215.
[4]古麗米熱·圖拉克.小學美術教育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藝術科技,2018,31(10):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