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春燕
◆摘 ?要:在社會環境逐漸完善的發展形勢下,小學教育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其教育側重也從知識學習能力培養,逐漸轉向知識應用能力培養。文章以小學數學為切入點,探究應用題教學現狀,進而揭示其具體的教學策略,為相關教師優化教學設計,強化學生知識應用能力提供一定參考依據。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教學探究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應用題教學是教師提升學生知識應用能力,鞏固強化其數學思維的有效手段。而在小學階段,學生自身可塑性較強,但是由于自身尚未形成完善的學習認知體系,在課程學習方面對教學活動的依賴性較高。因此,針對應用題教學內容,如何通過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其實際教學質量,發揮應應用題教學應有的優勢,成為相關教師當下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小學數學中應用題教學現狀
(一)教學形式單一
在實際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針對應用題教學,部分教師將應用題教學與習題訓練混為一談,導致其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只是簡單地帶領學生進行課堂習題訓練,使學生在單一的學習模式中逐漸對應用題產生厭煩心理,不僅打消了其自主學習積極性,也不利于其個人思維的成長。同時,教師應意識到,應用題教學自身是知識應用與思考總結的結合體,過于偏重訓練會導致學生無法在解答應用題的過程中,通過思考總結知識應用過程,將其化為自身對相關數學概念與問題的思考內容,使其逐漸淪為習題解答的“機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習滿足應試需求,但是從其個人長期發展角度分析,是弊大于利的。
(二)與教材內容呼應不足
應用題教學作為數學課程教學的延伸方式,其在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同樣起到幫助其理解課程知識的作用。而在現實情況中,部分教師在開展應用題教學時,并未將其與教材內容有效聯系起來。并且針對教材內容中的應用題研究不足,也會導致其無法在課堂教學中發揮應用題教學應有的作用。
(三)與生活實際聯系不足
在新的教育發展形式下,小學數學教學任務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培養學生基礎學習能力,而是以知識能力培養為基礎,引導學生通過數學思維視角思考實際生活問題。但在現實情況中,部分教師并未發揮應用題教學自身具備的優勢,將應用題作為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之間的橋梁。使得學生思維局限在課堂中,不符合當下教育發展形勢。
二、應用題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教學策略
(一)豐富應用題教學形式
針對應用題教學,教師應積極發揮自身職能,豐富應用題教學方式,提升學生課堂學習體驗,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強化應用題教學效果。首先,教師在開展應用題教學活動前,應綜合分析課程教學目標、應用題教學目標、學生實際學習認知水平之間的聯系,進而為學生設計相應教學活動,在保證教學進度的基礎上,靈活開展應用題教學。其次,教師在開展應用題教學時應為學生創造一定發揮空間,使其可以及時完成自主思考總結。最后,教師可要求學生在解答應用題后,根據應用題考察知識點自行設計應用題,激發學生在應用題教學中的學習興趣。例如,在《100以內的加減法(二)》的課時教學中,針對進位加法教學內容,教師可為學生提供不同情景,如商場購物,要求學生結合自身實際生活經驗,針對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內容自主設計應用題目,并在完成設計后,以小組形式交換設計的應用題目進行解答。通過該教學活動,教師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還通過更靈活的應用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其突破自身思維局限,深化應用題教學意義。
(二)強化應用題教學與教材聯系
教師在開展應用題教學時應其強化其與課程內容的聯系,以教材內容為主體,完善其與應用題教學的銜接工作。例如,在《公頃與平方千米》的課時教學中,針對教材內容中“400米跑道圍起來的面積約為1公頃”的例子,教師可及時由此開展應用題教學,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學校田徑場的長寬,要求學生自行進行計算其實際面積,并通過換算分析其是否約為1公頃。通過教材內容與應用題教學的緊密銜接,教師可幫助學生通過應用題訓練及時理解并掌握相應課堂知識,實現課程教學與應用題教學的有機結合。
(三)構建生活情境
教師在開展應用題教學時,應結合學生年齡特點與認知水平,盡可能地引入生活元素,利用應用題為學生創建豐富的生活情境,使其在解答應用題時能夠對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方式以及實際作用,有更清晰的認知。教師也可選用學生身邊的事物作為應用題目素材,幫助學生將數學思維延伸至身邊的生活當中,深化應用題教學的教育意義。除此之外,教師也可要求學生積極觀察生活,結合實際事例設計應用題目,使其在解題人到出題人的轉變過程中,提升自身對相關數學知識的認知水平,達到教師開展應用題教學活動的目的。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強化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效果,教師應豐富應用題教學形式、強化應用題教學與教材聯系、構建生活情境,為學生創建多元化學習環境,不斷推動應用題教快速學發展,綜合提升學生數學素質。
參考文獻
[1]南寧.淺談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的問題及優化[J].才智,2019(23):68.
[2]周聞星.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應用題高效教學探析[J].華夏教師,2019(3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