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貞?朱月宇
摘 要:天津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有著極為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傳承天津紅色文化對挖掘紅色精神內涵、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推動紅色教育理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依托紅色文化創新思政課教育教學方法,建立紅色教育基地豐富育人實踐,融入高校校園紅色文化陣地建設,轉化紅色資源研究成果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發展。
關鍵詞:天津紅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啟示
中圖分類號:G206;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21-0-02
經歷了革命戰爭的紅色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是推進中國不斷前進的主心骨、精氣神。紅色文化包括反映和象征紅色文化精神內涵的物質載體,如紅色革命老區、英雄模范、遺址、紀念場所等,也包括豐富的紅色文化內涵、制度和指向的精神載體,如紅色作品集、教材、影視藝術作品等。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揮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天津紅色物質文化包括不同時期形成的紅色舊址遺址、紀念性場所等。包括天津前線指揮部舊址(天津市西青區)、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舊址陳列館(天津市西青區)、中共北方局舊址(天津市和平區)、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院(天津市濱海新區)等紅色舊址遺址;也包括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天津市南開區)、平津戰役紀念館(天津紅橋區)、張太雷烈士紀念室(天津市南開區)、抗日戰爭勝利紀念碑(天津市薊縣)、天津于方舟烈士故居(天津市寧河區)、天津聶士成殉難紀念碑(天津市南開區)及市、各區縣烈士陵園等紀念性場所。天津有著豐富的紅色制度文化資源和紅色精神文化資源,如在平津戰役中形成了重要的軍事論斷和軍事文獻,以天津紅色文化資源為背景創作的藝術作品、影視作品等等,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天津紅色文化豐富且多元,理論性與實踐性融為一體,展現了獨特的魅力,要不被排斥地在學生的思想深處高效地做好引導、塑造工作,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文化,運用紅色文化資源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重要且必要的。
一、傳承天津紅色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一)挖掘紅色文化內涵,豐富思想政治理論課資源
文化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對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作用突顯。天津紅色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動教材,紅色文化教育的充分發揮離不開教育者對紅色文化的傳承和利用,特別是對革命遺址、遺跡等物化狀態的紅色文化的挖掘。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用好用活紅色文化,要從紅色文化中汲取思想養分。從豐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涵方面來看,紅色文化有著忠于人民、不怕犧牲的理想信念,為民服務、勇于奉獻的宗旨意識,更有勇于拼搏、自力更生的堅強意志。
(二)提高紅色文化素養,堅定學生理想信念
天津紅色文化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入學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日常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任課教師要把握好課上和課下的教育時機,把天津紅色文化中的顯性和隱形資源、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個體和集體素材相結合,運用于日常教育過程中,努力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引導他們將個人的理想與祖國的未來相聯系,將個人的人生與民族復興大業相關聯,傳遞正能量,培養他們真誠善良、勇敢正義、勇于拼搏、不怕犧牲的品質。紅色文化所蘊含的理想信念,是紅色基因的靈魂所在[1]。傳承紅色文化,正是強壯大學生的精神鈣質。
(三)引領校園文化建設,實現紅色資源育人
校園文化是高校發展的靈魂,健康的校園文化不僅能促進師生的交流,更能促進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是傳達高校育人理念的重要載體。紅色文化是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優質的教育資源。在新的歷史時期,紅色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普及紅色教育的育人氛圍,開展活動帶動高校紅色文化開展的氛圍,對大學生加強紅色文化教育傳播是非常必要的。紅色文化深入到大學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中去,思想意識和實踐行動中去貫徹落實,引導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做一個于國于民都有所作為的年輕人,以實現紅色文化資源育人。發揮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憑借天津的獨特紅色文化資源,建設特有的校園文化。
(四)推動紅色教育理論研究,增強文化自信
一方面,有助于加強各高校對天津紅色文化傳播的研究。經典的紅色精神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對天津紅色文化的物質、制度及精神方面的研究進行梳理,豐富了紅色文化的傳播現狀、研究意義和價值。分析紅色文化在傳播中存在的問題,并研究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所在,創新紅色教育文化載體,深化紅色教育理論,讓學生能夠感悟并理解天津紅色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有助于把紅色文化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開展深入研究。紅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支撐點,紅色文化要真正作用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改變大學生存在文化自覺不足、文化自信缺失的問題,讓大學生了解紅色文化的內在價值。用天津紅色文化資源對學生進行內涵式教育,能夠使廣大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和熏陶,增強對紅色文化的高度認同感,更好地樹立文化自信,實現紅色育人[2]。
二、天津紅色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啟示
(一)依托紅色文化創新思政課教育教學
把紅色文化教育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要善于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切實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如以《中國近代史綱要》為課程重點,強化紅色文化教研科研,制定指導方案,提高教育質量;在每個學期開展的《形勢與政策》課程中,教師專門講授紅色文化內容,切實增強廣大青年的文化認同感。創新教育教學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一是加強師生間的互動,采用體驗式的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教學,使學生理解靈活運用,真正融入到模擬的情境中[3]。在一次次的實踐過程中,深入理解紅色文化中的中國精神,達到入腦、入心,收獲體驗,得到更深的感悟,切實將靜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向動態的延伸和拓展。二是也要注重深化其他學科融入,哲學社會科學等其他課程教學堅持既注重知識傳授又要重視價值引領,深入挖掘課程蘊含的紅色文化元素,活躍課堂的氣氛,提高教學的趣味性,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效果。
(二)建立紅色教育基地豐富育人實踐
依托天津豐富的紅色資源,高校與紅色革命場館簽訂實踐育人基地,拓展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深切感知紅色文化,提升思想境界,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其一,招募學生進行紅色文化場館布置、陳列及翻譯工作等。讓大學生在紅色教育基地中發揮作用,根據高校特色和專業特點,輸送志愿服務學生,建立長期合作路徑。如美院學生可以多次調研,研究制定場館陳列展示;外國語類院校可對基地中的景點介紹、引導牌等進行多語言的翻譯等。利用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契機,尋訪多處紅色足跡,傳承津沽文化,注重紅色教育的切身體驗感受。其二,深挖紅色教育基地中歷史經驗的內涵。通過創新展示手段,進一步增強代入感,使大學生在紅色基地教育中,喚醒對黨的歷史、革命精神和革命人物先進事跡的深刻思考,在他們內心深處留下深深的烙印。引領更多的年輕人服務基層,響應祖國號召,支援西部,無私奉獻,用無悔的青春之歌書寫壯麗的人生篇章[4]。
(三)融入高校校園紅色文化陣地建設
一是創造紅色文化育人的物質環境。適當的在學校建立紀念館,充實展出內容,豐富實物展品、物件,創新陳列方式,吸引學生的參觀興趣。對校區的道路、教學樓、園林及溪流等采用名人名字命名,修建文化長廊、名人廣場、校內公園等。二是創造紅色文化育人的人文環境。推進紅色文化資源進校園,運用紅色文化資源開展紅色文藝創作,多種形式傳承。利用學生會、話劇社等多種學生組織,通過黨課、團課、學生干部培訓課等多種途徑,豐富校園紅色文化,充分彰顯教育的顯性和隱性功能。三是校園創設特有的紅色育人環境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利用重要紀念日、傳統節日等時間,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活動,舉辦講座、研討會、征文及書畫作品比賽、文藝演出等活動,豐富節日活動的思想內涵,傳播主流價值、紅色教育精神。
(四)轉化紅色資源研究成果實現融合
大學生的紅色文化素養能否提高這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難精確考量,難以具體量化各項指標,最難立竿見影卻影響深遠的,是決定教育工作能否真正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前提。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發展,必須貫徹以人為本、貼近學生的理念,就求實效,積極探索工作長效機制,研究紅色文化與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融合、與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融合、與大學生道德教育的融合[5]。各高校要以事物、實景、實事為載體,開發和轉化紅色資源,使大學生在與歷史事件、革命人物的對話中,觸及思想、深入靈魂,實現心靈的震撼。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育人的理論研究成果、教育教學探索、實踐教學創新、文化陣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以及典型創新案例,以促進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的轉化、交流和應用,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不斷提升運用紅色文化資源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參考文獻:
[1]王炳林,張泰城.高校紅色文化資源育人發展報告 2016[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2]傅進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與發展[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
[3]馬靜.紅色基因:提升國家治理主體能力的重要資源——學習習近平關于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論述[J].紅色文化學刊,2017(2):20-28+109-110.
[4]胡繼超.新媒體語境下紅色文化在中國軍網的傳播研究[D].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18.
[5]劉雨思.論講好“紅色故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有效融合[J].紅色文化資源研究,2019,5(2):11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