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艷
摘要:《綱要》中明確提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家庭是幼兒成長的第一環境,家長是幼兒成長的啟蒙老師,語言是家長同幼兒進行溝通、交流和傳遞信息的主要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而在農村地區,不少家長忽視了幼兒語言發展的重要性,導致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沒有達到其應有的水平。本文主要從農村家庭教育中家長和幼兒進行日常溝通的生活語言中去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辦法。
關鍵詞:家庭教育;語言藝術;失落;回歸
一、家庭教育、幼兒語言藝術解析
家庭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家庭教育是指在人類社會生活中家庭成員之間持續不斷進行的一種教育活動。狹義的家庭教育是指由父母或其他年長者在家庭中自覺地、有意識的對子女進行的教育活動。
幼兒語言藝術則是家長和教師用語言和幼兒交流溝通,營造審美形象的一種藝術形式。兩三歲的幼兒是學習口頭語言的最佳年齡,四五歲的幼兒是開始學習書面語言的最佳年齡,而富有彈性的聲調則是出現在幼兒六歲之后。
二、家庭教育中語言藝術的重要性
(一)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用親切的語言和幼兒交流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幼兒對學習語言的認知內驅力,是促進其語言發展的持久動力;促進幼兒的認知發展,當幼兒能理解語言之后,成人用語言向他們描述周圍的事物,他們的認知空間得以擴展,能利用間接經驗來認識世界,同時能運用形象思維來感知世界,并通過語言進行抽象思維;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語言發展較好的幼兒,往往也比較善于通過協商、說服等比較“文明”的方式與同伴交往,提出請求或化解雙方的矛盾。
(二)優化家庭教育的語言環境
把語言藝術運用到家庭教育語言中去,不僅能不斷促進幼兒的發展,更能提升家長自身的素質。通過“小手牽大手,小家促大家”來優化整個家庭教育的語言環境。
三、農村家庭教育幼兒語言藝術的失落
(一)使用幼兒聽不懂的語言
幼兒在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認知水平,對語言的領悟能力也是有限的。父母對幼兒說話前應先想想幼兒是否能聽懂自己的話、明白自己的意思。
(二)吝嗇愛的語言
在農村地區,很多家長受傳統觀念影響,或因自身原因,不太善于表達自己的愛,在口頭上很少出現“寶寶,我愛你,我想你”之類的話語。愛的語言,需要表達出來,才能讓別人知道自己是被愛的、被接納的。
(三)否定的語言
在各種孩子表現的行為中,總是以否定的語態回應幼兒,或者用“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讓幼兒陷入了“比較模式”的惡性循環,影響其自信心的樹立。
四、原因分析
(一)自身素質較低
農村家長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在語言藝術的運用上缺乏技巧,在教育理念上也存在著很多誤區和盲區。
(二)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下,“棍棒之下出孝子”之類的觀念在農村父母心中根深蒂固。當幼兒稍有差錯時,簡單粗暴式的教育,給幼兒心里留下了難以撫平的創傷。
(三)對家庭教育的漠視
在農村地區,一方面很多家長認為幼兒只要被送進學校,教育就是老師的責任。另一方面,農村地區留守兒童較多,他們通常由爺爺奶奶撫養,不懂如何教育。
五、農村家庭教育幼兒語言藝術的回歸
(一)普及科學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長自身素質
通過家長學校、學校開放日等,向家長普及科學的教育理念;開展一些有關幼兒心理、幼兒教育以及家長自身素質提升的專題講座,讓家長樹立正確的幼兒觀和育兒觀。
(二)給幼兒語言的自由
給幼兒語言的自由,需要家長為其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想說”——讓幼兒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想要表達的事物。 “敢說”——讓幼兒能夠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畏懼于家長的權威。“喜歡說”——培養幼兒對語言的興趣,讓幼兒沉浸在語言美好的環境里,喜歡上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想。“有機會說”——要求家長不要輕易打斷幼兒的說話,當幼兒犯錯時,不要用權威嚇住幼兒,給予幼兒說話的權利,傾聽幼兒的解釋。
(三)培養家長自身運用語言的能力
根據幼兒不同年齡段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表達方式,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時,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要分場合、分時間,語言要力求準確得體,達到教育的效果。
1.有效的話
當家長不希望幼兒去做一件事時,請明確告訴幼兒“寶貝,我不喜歡你那樣做,你那樣做我會感到不高興,如果你能不那樣做的話,我會感到很高興。”常常能用有效的語言避免了可能因一些小事件引起的哭鬧風波。
2.鼓勵的話
從幼兒的第一聲啼哭,牙牙學語到連貫的句子,都是幼兒一步一步成長的過程。幼兒只有通過獨自的探索,才能掌握知識,而探索的路上,充滿著艱辛苦楚,挫折是在所難免的。父母是幼兒成長路上堅強的后盾,鼓勵對于幼兒而言,無疑是前進的動力。給予幼兒鼓勵,能讓幼兒在創作這條路上有走得更遠。
3.表達愛的話
愛,是一種很抽象的概念,很多時候愛需要我們用語言表達出來,才能讓別人感受到。成人需要感受到愛,而幼兒比成人更需要感受到愛,只有感受到這份愛,幼兒才會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才會有勇氣離開親人的懷抱去探索這個世界,習得知識,讓自己得到成長。
4.肯定的話
“嘉許中長大的幼兒,將會愛人愛己”,對幼兒來說,只要給他創設一個“肯定、嘉許”的氛圍,讓他感到在這個世界上,他是有價值的,是受人關注的,那么他就會自覺地去改變自己。不要因為幼兒一個小小的失誤就否定幼兒所有的努力。有時候一句簡單的“幼兒,你做得很好!”“幼兒,你是我的驕傲!”所產生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