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寧花
◆摘? 要: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教師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中,片面追求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對學生學習熱情不夠重視,造成學生的學習負擔加重,整體學習效果不佳。因此,我國小學數學教育應轉變發展模式,著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實施合理的教學策略,從多角度入手,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烘托輕松、快樂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增強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為培育學生的數學基本思維和邏輯思維,強化學生的運算能力,重點掌握學習數學的基本方法。鑒于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對課堂展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課堂展示;小學數學教學;思考路徑
課堂展示應用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對教學工作的有益嘗試,課堂展示本身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過程。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積極轉變教學思路,理解課堂展示的深層次內涵,從學生實際情況著手分析,精選展示內容,豐富展示形式,引導學生反思,大膽提出質疑,幫助學生在課堂展示中樹立學習自信,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展示的應用情況
在傳統教學思想的長期影響下,小學數學課堂展示效果始終難以取得突破性發展,部分教師在課堂展示環節往往只會進行機械、單一的展示訓練,對學生的學習體驗不夠重視。新課程標一再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而課堂展示本身也是反映學生綜合能力的方式,但是在教師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注重展示的內容,忽略了學生自身展示能力的培養與訓練的情況。在錯誤的教學理解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展示往往容易出現卡頓的情況,點到的學生可能對內容已經理解,但是無法組織語言表達觀點,這是缺乏展示能力的典型表現。從小學數學課堂展示的應用模式來看,許多教師在開展課堂展示互動時并未參與到展示過程中,甚至出現教師隨機抽選學生,由學生自由發揮的情況,且面對學生天馬行空的思維跳躍,教師并未進行引導,而是聽之任之。小學生由于自身學習基礎不夠扎實,事物認知能力存在缺陷,在缺乏教師引導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偏差,不僅降低教學效率,同時也影響整體教學進度,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
二、精選展示內容,豐富展示形式
例如,小學數學“年、月、日”相關知識之后,教師可以結合課文中的要求,由學生制作“活動日歷”,并鼓勵學生大膽展示出來。日歷制作本身是一個動手與理論知識結合的過程,體現了不同學生之間的理解模式,選擇這一內容進行課堂展示很有必要。不同于傳統課堂展示下交流觀點的展示形式,實物展示更能體現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
三、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動機
心理學認為:思維總是由問題引起的,是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的。如在學習“逆運算”時,教師不應只簡單地讓學生記憶“逆”就是“相反”的意思,而應該讓學生從本質上去真正理解。我們可以讓學生觀察、比較加、減法算式以及乘、除不考慮式中的條件及問題的變換,弄清加與減、乘與除算式間的內在聯系以及本質區別,并通過學生的討論、分析,得到“逆運算”的概念。學習“逆運算”時,學生往往還有這樣的疑問: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那能不能反過來說加法是減法、乘法是除法的逆運算呢?有的學生說“能”,理由是:小明是小剛的同學,那么也可以反過來說小剛是小明的同學……有的學生說“不能”,理由是:李強是李明的哥哥,但不能反過來李明是李強的哥哥;又如:8是2的倍數,但不能反過來說2是8的倍數等等。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后,我提出這樣的問題: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是互逆的運算,小明和小剛互為同學,但李強和李剛互為哥哥嗎?8和2互為倍數嗎?讓學生再去討論分析,最終得到問題的正確答案。對于類似這樣的問題,我總是讓學生們自由地去辯論,去發表見解,讓他們體驗學習的樂趣,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解決問題。
四、借助電子白板,直觀演示動手動腦
《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都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可見動手操作是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一種重要方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除了動手操作實物外,電子白板便是現代教育技術中,將知識與動手聯系起來的重要設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將數學中一些復雜或者難以實踐的知識點,在電子白板中直觀演示,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如在教學《平移與旋轉》這一課時,有許多學生無法做到在腦海中憑空模擬圖形的運動畫面,想象出圖形運動之后形成的畫面。對此,教師就可以利用電子白板中的旋轉、移動功能展開教學,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當中,掌握圖形的運動。其次,交互式電子白板相較于PPT等教學常用的信息技術手段相比,克服了只能用于展示的缺點,加深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如在小學數學課堂練習中常常會出現將一些數分類的題目,利用交互式白板的容器功能,容器的教學效果可以實現滿足條件的才能放入,否則會彈回到原地,這樣可以直接給予學生以答案的反饋。
五、結束語
總之,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去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都應作為學生思維的引導者,引導他們的明確思維的方向和依據,不要強迫學生按自己的套路進行思維,更不能讓學生按思維定勢去解題。“不希望學生超過自己的教師,不是好教師。”這句名言,應引起我們數學教師的足夠重視。
參考文獻
[1]楊照剛.談談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C].教育理論研究(第九輯).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54.
[2]劉生賢.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思考[J].教育革新,2019(02):66.
[3]李鵬.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升學生的思考力[J].讀寫算,2018(2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