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卓健
摘? 要:預習在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學中年級數學課堂中實施有效的預習方案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教師的指導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讓學生通過自學達到新課的學習目的,達到新課所要求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數學中年級;有效預習;行動研究
一、課題研究的內容
(一)調查學生預習的現狀
小學中年級作為小學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但是目前學生對于預習的意識并不夠。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最真實的感受者,因此,必須調查學生的預習現狀。通過觀察、調查、統計等現代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從學生著手,以此尋找出可行的指導策略。
(二)指導學生掌握預習的方法
教師要重視方法的指導,探索出一套適合小學生的行之有效的課前預習的方法和途徑,引導學生開展科學預習,有目的、有計劃地主動學習新知識,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預習能力。
二、課題研究過程
(一)完成課題研究對象的問卷調查工作
通過對研究對象發放的問卷進行整理和分析,得出以下情況:
1.學生對預習的目的不明確,沒有意識到預習的重要性,要增強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
2.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沒有掌握良好的預習方法,因此可以結合課前導航與微課引導學生進行預習。
3.預習的形式可以采取多樣性,可以通過獨立自主的預習,也可以讓學生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
4.學生對預習的態度不是很認真,引導學生在預習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及時請教教師。
(二)結合我校課?!叭h六步一提升”設計學生對應的課前導航
“三環六步一提升”是我校的課模。三環指的是:預習、合作、展示。六步指的是:第一步:檢測預習;第二步:質疑明標;第三步:自主探究;第四步:合作探究;第五步:成果展示;第六步:評價反饋。一提升一拓展指的是:在學習中關注到學生的發展,通過訓練、檢測、拓等途徑達到能力、情感、知識、內涵、方法等方面的提升。根據課模我們設計了學生對應預習的課前導航。學生通過先預習課本內容再結合課前導航,在思考的基礎上完成課前導航,能夠更好地掌握所要學習的新基礎,從而更好掌握新課所學的知識。
(三)結合我校課?!叭h六步一提升”,教師寫好對應導學案
“導學案”的設計,關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關注課堂師生共同成長的互動性。根據學習目標創設情景,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獨立看書、自學、思考、探究。在課堂上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討論中,展示中分享自己預習的喜悅。
(四)根據學生學習能力差異設計不同層次的預習任務
在課題實施的半年中,我們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預習質量兩級分化嚴重。每一位學生認知結構水平是不一樣的,我們對學生的預習要求不能整齊劃一。這就需要教師有步驟分層次進行,給學生不同的預習目標,提出不同的要求,為他們在家如何預習給予示范,以此逐步培養學生預習的能力和意識,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五)微課與課前導航相結合,更好地提高預習質量
實施微課與課前導航相結合指導學生進行預習。微課能有效提高預習質量,利用微課來進行預習,主要內容為解答預習時出現的疑問,為學生消除疑惑;針對新知識的重難點進行總結,為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六)課堂小組交流檢查預習,互助提高
經過學生自主預習,學生們有了自主發現,也有了思考后的疑問,就有了與人分享、交流的欲望。通過小組互助檢查,合作解決預習中沒有解決的問題。教師針對學生提出的疑點和相關的新發現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教師啟發引導,并及時對各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價。
(七)走出去研修,學習借鑒、匯報推廣
走出去視野才能開闊。學校積極為課題組成員創造學習的機會。選派課題組資深教研老師梁老師、李老師、黃老師、滕老師去武漢、上海、重慶等地方學習課模兄弟學校的教學模式。外出教師回校后對所學感寫成學習體會,進行全校學習匯報、上匯報課,使在校教師經驗得以借鑒,達到“一人培訓,共同受益”的目的,更好地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三、結論
主要研究發現與啟示針對此次行動研究筆者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分別用于實驗前測和后測,對所得數據進行了統計與對比分析
(一)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第一要素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討厭學習,只有滿足他們某門學科的好奇心與興趣的時候,才能讓他們主動參與課堂活動中來。
(二)科學制定有效的預習方案
在實施有效的預習方案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設計合理的課堂活動。根據學生們的學習特點制定評價標準,還要不斷變更方案,這樣才能保證合作學習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
要堅持科學的評價標準,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不同層次進行不同標準的評價,讓學生在評價體系中指導自己的長處與短處,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
結束語:
培養學生有效預習,使學生掌握真正的預習方法,培養其良好的學習情況,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真正落實到素質教育,以促進學生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小學數學預習策略的選擇研究[J]. 陶云. 內蒙古教育.?2015(30).
[2]讓預習成為數學學習中不可或缺的好幫手[J]. 陳葉.?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