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平
摘 ?要:在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下,教師要在教學中進行不斷的貫徹和落實。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分層教學的教學模式,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展開相對應的學習措施。對于小學生來講,每個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都存在一定的認知差異,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也是不同的。基于此,以下對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分層教學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分層教學;探究
引言
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具備的終身發展與適應社會發展的一種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結合語文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并在核心素養導向下應對小學語文分層教學進行了解,以便進行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促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在語文核心素養的導向下,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充分注意學生知識的全面性與終身性發展,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文學修養,促使道德觀的提高。
一、科學劃分學生層次,布置語文課外作業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如果想要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進行分層教學,那么教師首先要了解每名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布置分等級的語文作業任務讓學生進行完成。這樣做可以給學生布置自己能力范圍內的課外作業任務,可以讓學生充分地完成自己的任務,并得到學習和掌握的結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如果可以科學地劃分學生層次,根據學生的層次來布置課外作業,有利于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有利于了解學生現實的學習情況,從而讓所有學生根據自己的真實能力水平,讓自身語文德育素養得到合理的提高。例如,語文教師要先了解每名學生的語文水平,然后把學生的語文成績進行一個排名,并分為前、中、后三個層次。語文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要求學生每周都要收集幾條名言名句。層次在前的學生要求每周都要收集三條,層次在中的學生要求每周收集兩條,層次在后的學生可以要求她們每周收集一條,學生可以寫在自己的整理本上。在一個學期的最后時候,語文教師把學生的本子都收上來看一看每個學生這個學期的學習記錄情況。根據學生的作業情況幫助教師更加確切地掌握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讓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作業水平,來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及時的調整和改進,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學習。
二、預習準備分層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重視預習這一環節。課前預習事關重要,學生對文章的預習程度會直接影響到學生課堂的收益效果。由于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課前預習的時候,教師可以進行預習準備分層,讓學生更加適應教師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針對學習基礎比較普通的學生,需要確保學生熟讀課文、掌握文章生字詞語,理解句子含義,對優美詞句片段等進行摘抄或熟讀。針對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在簡單預習的基礎上對課文的寫作手法、情感等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在預習準備階段,可以培養學生收集與整理信息的能力,其也是現代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要求。針對高年級的學生,其具有一定的信息整合能力,教師在前一節課布置下一節課的課前預習情況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梳理文章的大概內容,并對字詞句具有初步的理解。通過各種方式對文章的背景與作者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并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將學習筆記或收集到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做好預習作業。可以讓學生從被動學習逐漸轉變為主動學習,從死板的教學轉變為實際操作應用,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創造性。
三、結合語文教材內容,開展分層提問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思考,讓學生可以通過問題提高思維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設置一些問題,對學生進行分層提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進行學習探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課程中《揠苗助長》這一節時,這篇文章對于小學二年級學生可能有些難度,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提問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可以逐步進行對課文的學習,對于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對具體詞匯進行翻譯認識,對于一些中等生,教師就可以讓他們對各種語句進行思考,教師可以鼓勵他們進行對整篇文章的復述和思考,對課文中表達的意圖進行有效討論,形成活躍的學習氛圍。
四、運用分層評價提高小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的評價是幫助小學生進行自我認知、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長的關鍵,小學語文教師要認識到評價對于小學生的重要意義,在課堂上針對小學生的表現進行分層評價,幫助小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缺勢,培養小學生養成善于反思、樂于思考、勤于改正的良好習慣,從而提高小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自信心,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秦兵馬俑》一課時,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小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初步體會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激發小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小學生養成探究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的興趣。文本內容主要描寫了兵馬俑的宏偉氣勢和鮮明個性,它體現了幾千年前秦始皇千軍萬馬統一六國、創造一個偉大的民族,教師在進行這一課講解時重點要幫助小學生領略兵馬俑的神奇,在教學的過程中每位小學生的表現是不同的,教師可以針對小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分層評價,對比小學生以前的表現狀況,讓小學生認識到自己有哪些不足之處,哪些進步之處,對于小學生表現好的地方,教師要給予正面的鼓勵,提高小學生對于自我的認同度;對于小學生表現不好之處,教師也要指出并幫助其進行改正,幫助小學生進行自我完善,培養小學生養成自我反思、自我改正的良好習慣,促進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結束語
在現代教學發展的過程中,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師教學的重要目標,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個人素質,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高素質要求,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指導,不能僅僅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是要全面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吳轉虹.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分層教學[J].中華少年,2019(28):65.
[2]黃素婷.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分層教學[J].當代家庭教育,2019(22):120.
[3]蔣宜榮.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分層教學的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