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課程改革工作在我國教育體系內的不斷深化,數學課程在小學數學教育體系內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這是因為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下,良好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推動學生文化知識學習能力的發展,同時也能推動學生計算思維的形成,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在現階段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活動中,計算教學的課程質量往往不高,究其原因在于教師的計算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學生的計算興趣不足。基于此,文章通過深入探究互聯網背景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優化路徑,提升小學數學課程教育教學質量,為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背景;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優化路徑
小學數學計算知識在實際生活中隨處可見,無論是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還是學習、工作,都會應用到數學計算知識。因此,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師的重點教學內容,在實際的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活動中,學生的計算能力影響著學生的數學課程學習質量。那么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就很有必要。良好的互聯網數學教學內容可以使教師的教學活動更加具有針對性,從而使學習方式不同的學生形成不同的解題思路,實現小學數學精準化教學。
一、 現代互聯網技術在計算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化,小學數學教師的教育理念也在發生著一系列的改變。在現階段我國的小學教育體系內加強了對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同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計算能力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各位家長越來越多的關注。雖然在現階段仍然有一部分教師認為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影響不大,但是隨著學生年級段的不斷提升,他們所遇到的數學問題也會越來越復雜,這種情況對那些計算能力較差的學生是致命的。特別是處于小學中高年級段的學生,在面對一些錯綜復雜的題目時不知道該怎么處理,有些學生知道整體的解題思路,但是由于學生計算能力的不足導致所計算出來的結果錯誤或者根本就計算不出來。由此可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非常重要,就猶如一項需要高標準建造的工程項目,只有學生的基礎根基打好,建筑才能夠修得更高。所以,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是推動學生解題能力發展、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的重要方式。
二、 現階段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培養活動的不足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下,很多教師采用的是“理論口授+重點板書”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呈現出較大的差異性。對于那些數學計算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他們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能夠順利解決各種問題,從而在數學學習上充滿自信心,學習起來也會更有動力。但是對那些計算能力基礎不足的學生來說,在經過多次的嘗試失敗以后,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會受到很明顯的心理打擊,從而對數學知識產生排斥心理,影響數學成績的進一步發展。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學生的成長環境中不斷涌現出一系列的新事物,一些傳統的舊事物也在不斷被淘汰,那么,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方式也應該進行革新。實際上,現階段很多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只是滿足了以前的學生發展需求,但是學生的數學發展需求是有變化的。當今時代的發展需要的是全方位的高素質人才,而計算能力的強弱是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重要體現。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會做題”的數學要求顯然已經不符合當今時代變化的發展需求。因此,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對數學教師來說,及時給予也是挑戰,良好的互聯網數學活動對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是推動綜合型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
三、 互聯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計算能力培養策略
與其他小學科目相比,小學數學課程的理論性比較強,這種情況導致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感覺到難度較大,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不僅要推動學生形成嚴謹的邏輯思維,同時還要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靈活掌握所學數學知識并加以應用,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學生的計算能力發展更加具有創造性。因此,在開展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活動時,教師要認識到這是一項長期性的復雜工作,需要教師的耐心教育。
(一)結合互聯網技術創新培養方式
在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小學生計算能力發展的過程中,教師要扮演好自身作為課程引導者的身份,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優勢開展數學教學活動,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合理利用網絡知識發現并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逐步形成數學邏輯思維,從而有效避免因為數學邏輯思維不足導致的應用題或者計算題解題失敗的情況。學生在利用互聯網技術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反思自身在計算過程中的易錯點并及時歸納總結,促進學生計算能力、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以《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這節課的教學活動為例,學生在學習兩位數的乘法運算知識時,往往興趣不高,因為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兩位數的乘法運算不僅涉及乘法口訣的應用,同時還要注意進位的數字不能出現位置上的錯誤,這種情況導致學生往往覺得兩位數的乘法運算活動過于復雜,針對這種情況,在開展這節課程的教學活動時,并沒有直接用黑板為學生進行例題演示,而是結合多媒體技術的可視化特點,為學生制作了簡單的思維導圖,以不同例題的形式,使學生一邊解題,一邊對思維導圖內所空缺的兩位數乘法計算原則相關內容進行填充,通過這樣的形式,使學生在今后應用兩位數乘法知識的過程中,會重點記憶相關進位的細節,降低學生計算活動的失誤率,從而推動自身計算能力的發展。
(二)結合互聯網技術營造學習環境
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學習平臺為學生布置計算習題,推動學生計算能力的發展。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對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工作也是如此,學生只有在掌握數學計算邏輯的前提下,教師的計算能力培養活動才能有效開展。但是傳統的“題海訓練”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在短期內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但是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數學計算能力,有利于小學數學課程教育質量的提升。
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10以上的乘法運算知識時,為了加深學生對運算知識的理解與記憶,筆者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營造了“隊列表演”的學習情境,采用復雜問題簡單化的形式,將兩位數的乘法運算規則簡化,并列舉出多種簡化方式,以推動學生計算思維的發展:筆者將相同乘法結果的不同乘法計算方式以流程圖動畫演示的方式為學生展示出來,第一張圖是14×14的原圖,那么在此基礎上,將這張圖分兩種形式,第一種形式是將其分為14×10和14×4兩部分,第二種形式是將其等分為10×10,10×2,4×10以及4×2四部分。在每種方式講解過程中,筆者結合計算機課件演示指導學生自行思考,在這種學習環境的引導下,學生不僅能夠加深對相關計算細節的認知,同時也能夠舉一反三,自行設計不同的運算方式,從而形成了良好的計算能力。
(三)結合互聯網技術培養獨立思維
在長期的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無論是在教學內容還是在教學手法上都比較單一,這種情況導致學生認為“數學知識枯燥乏味”。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先為學生分析數學問題,指導學生尋找解題思路,然后再利用計算方法解決數學問題。但是在此過程中如果學生的理解能力不足,學習不到正確的解題思路,教師只能重新引導學生對題目進行分析并解讀結果,這種“積累錯誤經驗,加深正確解讀認知”的教學方式結果往往是教師講解數學題目的任務過于煩瑣,在加重教師教育任務的同時,學生的計算能力得不到明顯的提升,最后導致學生掌握不了該掌握的數學知識點,甚至有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會跟著教師的計算步驟進行模仿,一旦題目變更就又會變得無從下手。
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在教學活動中極為重視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將計算知識的教學重點放在了學生的觸類旁通思維意識的發展上:以《四則運算》這節課的教學活動為例,為了培養學生的四則運算知識理解能力,同時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獨立運算思維,避免“教師退一步,學生走一步”的教學弊端,筆者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制作了關于四則運算知識的趣味性的教學視頻,在視頻中以人物化的形式,對四則運算規則進行講解:“我是括號,在四則運算中,首先要算我哦。”“我是乘法,在四則運算中,我和除法是并列老二,除了括號以外要優先算我們倆。”“我是加法,沒有括號保護我在最后算,但是有了括號的保護,我就是乘除法的大哥哈哈”“我是減法,我認同加法說的觀點,乘除法太可惡了,幸虧有括號大哥罩著,不然每次都要在乘除法后面計算,哎呀好生氣。”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程中,計算思維是學生發展的必備思維,同時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基礎,良好的數學計算能力是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動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計算能力的培養。但是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比如教師的計算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針對這種情況,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為學生創設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瑩瑩.“必集大成,方得成功”:淺談“互聯網+”在小學數學低段教學中實踐與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9(26).
[2]姚莉.基于“互聯網+”的小學數學作業優化[J].教書育人,2019(4).
[3]呂芳.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3).
[4]姚煥嬌.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一年級小學生口算能力[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8(11).
[5]劉華盛.新課堂教學改革下小學數學學習路徑優化的教學設計研究[J].速讀旬刊,2017(9).
作者簡介:
趙潔,浙江省諸暨市,浙江省諸暨市暨陽街道大侶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