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
摘? 要:隨著近年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進步,中國在教育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特別是在小學數學教學方面取得的成就,極大地改善了中國的整體教育水平,也提高了中國的整體國際地位。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教學創新
對于一位奮斗在教學一線的教師來說,提高教學質量是一種永恒的追求,只要我們還在教學的崗位上,就需要時刻思索這一問題。小學是一個特殊的時期,這一時期學習的好壞,影響著學生接觸更深層次的知識點。因此,教師所擔負的責任是重大的,我們必須不斷反思、不斷改進,不斷探究更好的教學方法和培養方式,真正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根據學生特點,差異開展教學
我們數學要能夠根據小學生特點和差異開展:首先,小學生正是天真活潑、好奇心強的時期。如果在數學教學中常常穿插各種活動,就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容易激發各種各樣的課堂交互活動。其次,在課堂教學中要調動好學生積極性,增加師生交流機會,這樣想出的辦法就多,得出結論就快。最好在班級可以進行小組學習、小組間競爭,為了給小組爭榮譽,大家搶著表現而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逐步建立學習數學的興趣與自信。
在明確有效的教學時候,我們還要能預料到存在的問題:(1)學生多,數學環節不易組織,提問、輔導時不能面面俱到。且教室空間較小,學生活動不方便,小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差,也非常容易造成課堂秩序的失控。這樣一來,教師不時整頓課堂紀律,不僅耽誤了時間,還影響教學效率。(2)學生差異較多,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方式都很難滿足全體學生的需要,同時練習也難以到位。由于學生數量較多,因此往往造成練習既不充分,又不普遍,讓練習流于形式;(3)學生水平不一樣,不利于教師及時把握每個學生的情況,尤其是對個別有困難或性格內向的學生而言,有照顧不周的感覺,這樣更容易造成學生間的優差分化。
二、優化課堂導入,搞好高效前奏
一節成功的好課是從引人入勝的導入開始的。好的導入,可以喚醒學生求知欲,激發學習興趣?;蜃寣W生聽聽與課本有關的錄音、音樂,或講一個與課本有關的小故事,或展開一段與課本有關的精彩對話等。
例如,在教學《分數除法》時,以學生喜歡的折紙導入,結合前面學過的分數乘法引進今天的學習內容《分數除法》。導入部分以三個活動貫穿,活動一:把七分之四張紙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活動二:比賽看誰算得快。
再如,在教學《圓》時,以游戲形式導入新課: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尋寶,老師得到這樣一張尋寶圖:“寶物在離你右腳4米的地方。寶物會在哪兒呢?想一想,說說自己的看法。”在學生的不斷反饋與發現中,一點、兩點、三點,多媒體視頻上漸漸呈現出一個“圓”。教師引導:“這是什么圖形?你會畫嗎?讓我們試著畫一個直徑為4厘米的圓,請拿出圓規開始作圖?!贝龑W生畫好圓之后,選擇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展示。通過這樣的導入,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達到提高了學生之后聽課的效率,有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
三、解題方法培養,提升學生能力
應用題不乏有一些比較難的題目,但其中所涉及的數學思想,或者說是解題方法其實是非常簡單的,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解題方法就會變得容易很多。在小學階段,最常用的有圖解法和設變量法。
例如,一個農夫有一片屬于自己的果園,其中栽種著兩種果樹,分別是桃樹和杏樹,兩種數一共有450棵,其中桃樹只占總棵數的三分之一。后來,農村又開墾了一小片地,又種上了一些桃樹,現在桃樹就占總棵樹的五分之二,問:現在總共有多少棵桃樹?在解決這道題時,就可以運用設變量法。設又種了x棵蘋果樹,根據已知的條件,可列方程式(450+x)×2/5=450×1/3+x,然后就在簡單不過的計算,最后可以得出x=50。得出了這個數,總共有多少課杏樹也就不難了。
再如,行程應用題的題目一般都很冗長,并且有的題目還故意敘述得很別扭,當學生初看到應用題的題目時,往往會心情煩亂,無從下手。但只要一畫出相應的線段圖,學生就能很快地明白題意,特別是在解一些比較復雜的應用題時,線段圖就顯示出了重要作用,能使學生很快地從題目中理解題意,分析出數量關系。其實,行程應用題和線段圖的聯系最為緊密。將行駛的路程(路線)畫成一條線段顯得很合理、自然,學生能輕松學會,合理運用。教師要從小學一開始教學時就引導學生會畫線段圖來解行程應用題,如果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熟練地畫出每一題的線段圖,那么學生一定能很好地掌握解答行程應用題的方法。
總而言之,以上筆者所提到的三種教學方式也不過是諸多教學方式中的幾種,肯定還有著更多、更好的教學方式等待著被發掘。希望諸位能夠不遺余力,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得到更好的教學形式,真正實現學生能力與課堂教學效果的雙向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洪芳,臧忠臣.分析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教學研究,2013(03).
[2]季曉霞.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分析[J].學子(理論版),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