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合加馬麗?恰達提
摘? 要: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主要任務是構建高效的課堂。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主體,所以學生自主學習是建構高效課堂的保障。因此,在構建高效的高中政治課堂時,教師應運用多種策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本文中,筆者將介紹問題教學法、互動教學法和探究教學法三種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政治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政治;自主學習;高效課堂;教學方法
學生是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是使學生在經歷課堂生成的過程,實現全面發展。學生自主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是實現課堂教學活動價值,構建高效課堂的保障。因此,筆者在構建高效的高中政治課堂時,應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一、問題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問題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起點,貫穿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全過程。在組織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立足教學內容,挖掘探究性的問題,將問題展現給學生,不僅能可以引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在積極情感傾向的驅動下,自主地展開探究,還可以使學生通過思考、解決問題,實現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因此,筆者在建構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時候,應用問題教學法,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以“價格變動的影響”為例,在組織課堂導入活動的時候,筆者先聯系學生們的生活經歷,應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們展現了節假日商場人山人海的場景,同時向學生們提出問題:為什么到節假日的時候,商場里有很多顧客呢?在已有生活經歷的驅動下,學生們會給出搞活動,商品降價等答案。據此,筆者繼續提出問題:商場搞活動,降價,這說明消費受到什么因素的影響呢?為什么商場要選擇降價呢?在此問題的驅動下,筆者要求學生們走進政治教材,對影響價格變動的因素進行探究。如此立足生活情境提問,不僅可以使學生產生自主探究興趣,還可以使學生在生活經驗的輔助下,實現對新知內容的理解,便于提高課堂學習效果,構建出高效的政治課堂。
二、互動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朗經過長期的教學研究,提出了互動教學法,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他試圖利用這種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新課改背景下,許多教師應用互動教學法,在課堂上與學生多元互動。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在政治課堂中的應用,不僅可以促進師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還可以使學生通過體驗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等活動,成為學習政治的主人,潛移默化地鍛煉自主學習能力,促進高效課堂的建構。因此,筆者在建構高效的高中政治課堂的時候,應用互動教學法,驅動學生自主學習。
以“感受文化影響”為例,了解文化對人類的影響,是學生們在參與這節課的過程中需要掌握的重點內容。這節課內容對于大部分高中生來說是較為簡單的。在組織課堂教學的時候,筆者把握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們帶著任務進行合作學習,在小組互動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探尋任務答案,實現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鍛煉自主、合作學習能力。具體地,筆者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了如此任務:文化對人類的影響有哪些?在提出任務之后,筆者先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從中探尋任務答案。接著,和小組成員共享答案,合作交流。
三、探究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引導學生探究學習是政治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的教學要求。此要求的提出,是為了使學生們通過體驗探究活動,發揮主觀能動性,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在高中政治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創設教學情境,提出學習任務等。在建構高效課堂的時候,教師要立足教學需要,靈活選擇引導學生探究的方法。
比如,在組織“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教學之前,通過分析教材,筆者確定了“漢字和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淵源流長的見證”“源遠流長是中華文化的特點”這兩個重難點內容。并立足這些內容,為學生們設計了搜集信息的任務,要求學生自主地應用多樣途徑搜集傳統文化的發展歷史,分析漢字和史書典籍的作用。在課堂上,筆者選擇一些學生展現自己課前搜集到的信息,并扮演“小老師”的角色,對這些信息進行介紹,分析中華文化的特點,漢字和史書典籍在中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受到個性差異的影響,在某個學生自主分析這些內容的時候,其他學生會提出不同的看法或進行補充,如此實現集體探究學習。根據學生們的合作探究情況,結合教材內容,筆者有針對性地進行點撥和指導,使學生們進一步地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肯定自己的探究行為,為今后自主探究政治打下堅實基礎。
總之,在建構高效的高中政治課堂時,教師應在立足新課改提出的自主學習要求,結合教學需要,靈活地應用問題教學、互動教學和探究教學等方法,將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使學生能夠通過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構建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鍛煉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政治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侯夫華.關注學生焦慮心理,引導主動參與高中政治課堂[J].華夏教師,2018(36):16.
[2]韋丹丹.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觀察,2017,6(18):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