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華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得到重要凸顯,教師們也在努力探究新方法實現這一目標。導學案是一種能夠實現學生課堂主人翁地位以及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發展的教學手段,得到了教師們的一致認可。初中物理學科對思維要求較高,直接授課既不利于學生掌握物理知識,也不利于學生物理能力發展,導學案的出現能夠大大改善這一現狀。在本篇文章中,筆者將闡述新課改下初中物理導學案編寫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物理;導學案;編寫工作;實踐研究
新時期,學生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以及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實現成為眾多教師追求的目標。導學案是新課改以來教師們最常使用的教學手段,它以導學案為主,促進學生在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基礎上發展并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實現真正意義的減負效果。初中物理學科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導學案的推行有利于學生提前了解知識,為教師更好地傳授知識以及學生高效地掌握物理知識并提升物理素養奠定基礎。鑒于此,物理教師提出了一些編寫導學案的方法。
一、深入了解學生學情
新課改背景下,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翁,教師起到的是引導和輔助作用。學案是溝通教與學的關鍵紐帶,也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關鍵。導學案的編寫工作是教師們的一項新任務,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項任務,為學生更高效地掌握知識奠定了基礎。導學案也是針對學生制作出來的,所以制作導學案前,應該先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并在導學案中體現出來。
例如,教師在編寫“升華和凝華”一節導學案前,教師先分析了學生之前對物體溫度變化、吸熱放熱現象的了解情況。在設計導學案時,除了將基礎的物理概念作為基礎導學案內容外,還將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以例題的形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其中。與此同時,教師還可將判斷形式的例題展示在導學案中,像“瀝青馬路在太陽照射下熔化屬于升華現象嗎”等。只有更好地了解了學生學習情況與特點,才能夠在設計導學案時有理可依、有據可循,才能夠促使學生在自主完成導學案的同時學習興趣和自信逐步提升。
二、合理設計導學目標
導學目標的重要性和教案中目標的重要性同樣高,是學生在完成導學案過程中必須完成的目標,也是為引導學生了解導學案重點的關鍵所在。眾所周知,沒有目標的課堂就像一盤散沙。沒有目標的導學案就會失去導學的優勢和特點,對學生的導學作用也變得不大了。因此,在編寫導學案時首先就要設計好導學目標。初中物理學科知識本身就比龐雜,因此目標的設定就更加重要。只有設計好物理學科的導學案目標,才能夠促進他們在后面完成導學案的過程中“有理可依”。
例如,“升華和凝華”一節內容的導學案目標可以設計為“知道升華和凝華的概念,知道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了解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并能夠用物理語言進行解釋”。又如,“物體的內能”一節內容的導學案目標可以設計為“根據分子動理論描述的微觀特征說出什么是內能”“通過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了解內能是能量的一種形式”“能夠舉例說明溫度和內能的關系”“能說出熱量的物理意義和單位,能夠在生活中正確使用其術語”等。合理的導學案目標,不僅有助于學生了解學習的重點內容,還能夠使得學生在完成導學案的同時真實地了解自我學習情況,為課堂學習活動以及教師教學活動開展提供重要依據。
三、精心設計導學過程
導學案與教案不同,它的受眾群體是學生,一切都要圍繞學生進行。除了分析學情、導學案目標外,導學的過程也是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是最令教師費心的環節。初中物理教師在設計導學案的過程時,要將梯度、層次性、情境化、生活化以及思維引導等內容設計進去,充分發揮導學案“導”的作用,提升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為后面更好地開展物理活動奠定基礎。
例如,在設計“伏安法測電阻”一節的導學案內容時,教師先通過創設情境的方法引入新課,促使學生主動思考“應該用什么方法測量電阻”。當學生產生興趣之后,教師又設計了一個自主預習案,促使學生根據課本預習內容以填空的形式逐步將測量電阻的原理、器材、電路圖填寫出來。隨后,教師還可設計一個課堂探究案,并在探究案中將關于探究電阻大小的實驗展示出來,同時還要將實驗數據設計其中,促使學生在解答探究案時能夠形成科學思維和探究意識。最后,教師還要設計出當堂訓練案,將關于以上各個知識的內容進行延伸,促使學生在完成練習題目的過程中能夠再次加深對伏安法測電阻知識的印象。導學案的每個方法和步驟都很重要,都需要教師費心研究。只有好的導學案能夠起到相對應的作用,才能夠促使學生在積極主動完成導學案的過程中對物理課堂和學習產生興趣。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師要重視導學案的應用,并且提出了以上幾種不同的導學案編寫方法和對策,希望能夠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促進他們高效地掌握物理知識以及提高物理素養。
參考文獻:
[1]翟蕾.初中物理導學案中的問題及編寫方法研究[D].2015.
[2]謝秉賢.初中物理"導學案"設計范式比較研究[J].中學物理,2013,31(005):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