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艷芬
摘 ?要:在傳統固化的教學模式下,數學教師總以灌輸指導的方式,圍繞教材講解知識,并讓小學生盲目地理解和記憶,未能考慮他們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措施,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落實以生為本。小學生學習抽象的數學知識不夠自信,思考問題常常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思維過于局限等情況,學習成績的進步空間十分有限,綜合能力的發展阻力越來越大。為了改善這一弊端,數學教師進行有效提問技巧的研究應用至關重要。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技巧分析;對策研究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全面深化,數學教師進行課堂提問技巧的研究,多樣化教學方法的總結,并結合小學生的認知需求,為他們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非常必要且關鍵。要為學生們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使課堂提問技巧的應用價值更高,在和諧互動關系的支持下,數學教育優勢巨大,教學指導工作即可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順利走向更大的成功,培育出大批高素質、高水平的優秀人才。筆者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有效的課堂提問技巧進行了總結分析。
一、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提問技巧的現狀
受到應試教育觀念的干擾,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質量不高,教師選擇應用的課堂提問技巧,不符合學生們的實際需求、認知特點、接受能力,導致整體的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各項育人計劃的具體執行可謂阻力重重[1]。小學數學教師的課堂提問存在著幾個問題。第一,教師提問缺乏科學性。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遇到不懂的問題無法在第一時間請教老師、溝通同學,短時間內無法理解,問題就變成了“阻力”,直接導致后續的學習難度更大,探究積極性越來越弱。教師的提問過于形式化和表面化,對于學生而言毫無作用,師生間的矛盾明顯增多,部分學生還衍生出嚴重的抵觸情緒。第二,課堂氣氛調動不足。數學教師對問題的設置比較隨意,問題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與積極性,而且在問題的設置上沒有針對性,忽略了提問的重要性,對學生的思考時間也沒有進行合理的安排。第三,小學生回答教師問題的積極性不高。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多數教師對小學生的思維認知方式不夠了解,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也不足,沒有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對于提問環節不夠重視,沒有做好充足的問題準備,往往是隨性而至,而在進行課堂的提問中,學生對問題環節的設置很緊張,沒有參與感,從而影響到學生學習中的積極性。
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一)創設問題情境
為小學生創設一個愉快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投入到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當中,這樣就能夠激發學生積極地進行思考。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應該追求一個最佳的提問狀態,那就是讓學生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并且在心理上達到“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未能”,這樣學生就能夠積極地開動腦筋,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2]。進行教學時,教師不妨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方式,把一些學生熟悉的和喜歡的內容和課堂教學聯系起來,如設計故事情境、生活情境、游戲情境等等,這樣就更能夠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
(二)趣味提問教學
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趣味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融入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上,數學教師提出的問題總是趣味性不足,問題較為死板,導致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日益降低。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將數學提問與課堂情境相聯系,相結合,借此提升整體教學的趣味性,也讓小學生發現數學理論的樂趣。如在“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教學過程中,我在多媒體教學課件上給學生們展示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幾何圖示。在進行其面積和幾何變換的教學實踐時,我向學生們提問:“將兩個一模一樣的斜三角形進行幾何組合,如何拼成平行四邊形?那么面積如何推導呢?假設我們有一個梯形的水泥框架,我們要在其中注滿水泥,需要多少幾何平方面積的水泥呢?”通過這種趣味性的提問方法,讓學生們融入真實化的數學情境中,思考數學問題。
(三)提問由淺到深
小學數學的課程性質是從簡單到容易,教師在提問時也應遵循這一點,可以根據課程內容提前設置出幾個問題,問題難度由淺到深。學生在進行具體教學時,教師根據學生的領悟力將問題一一拋出。如學習“小數的乘法和除法”時,教師先針對課本內容向學生講解,并在過程中提出簡單易思考的問題,然后將課程內容全部講解完后,再提問具有一定難度需要進行深入思考的問題。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加以對數學知識的吸收。比如,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融入小游戲,出5個題目,從簡單到困難,讓學生像上臺階一樣一步一步回答,由淺到深,給學生的大腦一個上坡過程。
(四)鼓勵學生提問
小學生的心性都很天真單純,很多時候老師的一句贊揚或是鼓勵,都會對他們造成影響。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提問,對學生回答的問題,即使回答不正確也要進行表揚,對學生都有極大的鼓舞作用,可以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小學生的天性是好奇,每個小學生對事物都抱有疑問,但在課堂上,害羞或是害怕回答不正確被同學嘲笑,都成了阻礙學生們提問的因素[3]。這時就需要教師進行引導,鼓勵他們回答,即使答錯也不指責批評,而是耐心地教導他們什么是正確的答案。小學生的思維天馬行空,所以很多答案可能會讓人啼笑皆非,但教師也不該過于強調答案的唯一性,反而要對學生進行鼓勵,不讓他們的思維在小時候就遭受禁錮。使用合理的方式提問,正確發揮提問在課堂中的作用。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有效性提問,是一門學問,是一門藝術。只要我們能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實踐,不斷摸索,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的教學藝術,充分發揮課堂提問的教學功能,從學生的知識水平基礎和生活實際出發,設計的問題難易度在學生的理解能力允許范圍之內,能誘發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就一定能夠培養出學生的數學能力,為學生繼續學習、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墨香.如何進行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提問[J].學周刊,2020(11)76-77.
[2]王旭.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提問技巧的現象及對策[J].臨滄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9(05)89-90.
[3]周燕燕.小學數學教師提問技巧的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9(04)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