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琛
摘? 要:相對于傳統的數學教學來說,綜合實踐活動是一個新生事物,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往往能夠做到手腦結合,因此能夠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經驗,這些經驗由于有比較明確的數學指向,所以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能夠積累大量的和數學學習相關的經驗,從而能夠支撐起數學知識的學習需要。有效的教學策略就是:根據具體數學知識的學習,判斷學生缺少哪些經驗,然后教師設計相應的綜合實踐活動給學生充實這些經驗,并且遷移到具體的數學知識學習中去。
關鍵詞: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實踐思考
引言:
綜合實踐活動是對傳統小學數學講解背誦式教學模式的創新發展,是培養小學生思維品質和自主探究思考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師應引導小學生在實踐運用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來完善數學知識的框架和培養數學精神,但是受到綜合實踐活動形式的單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綜合實踐活動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分析這些問題,找出相應的策略,對推動小學數學課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也促使教師從教學理念和活動形式等層面來提高對小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積極影響力。
一、綜合實踐活動在小學數學中的意義
義務教育教學課程標準把數學的課程明確地劃分為:數與代數、空間和圖形、統計和概率、實踐和綜合應用這些組成部分,其中實踐和綜合應用作為獨立課程內容而存在。對于一線教師來說,往往只關注于前三者,而目前的考試測評也偏重于前三者,因而對于綜合實踐活動就相對比較弱化了,但是從已有的實踐看來,學生在綜合實踐的活動中,往往會因為手腦結合而能夠積累大量的經驗,這些經驗都是有明確的數學指向,從而能夠幫助學生支撐起數學知識的學習需求。
比如在“克與千克的認識”這個內容的教學中,為了能夠讓學生對克和千克有直觀的感受,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自體會一克是什么感覺,一千克是什么感覺。具體的實踐做法是:讓學生用手分別去感受一克和一千克的物體,當學生有了這種感覺之后,再理解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學生就能夠在這種感覺上形成認識,能夠讓學生真正實現經驗向認知的轉化。
從這個角度上,綜合實踐活動最大的意義就是在于能夠幫助小學生豐富經驗,從而能夠幫助學生支撐起復雜的數學知識學習。值得注意的是,綜合實踐活動不一定是大型的或者豐富的活動,小巧和精致具有指向性明確的活動同樣能夠表現出綜合性以及數學學習的指向性。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綜合與實踐活動的具體措施
(一)開展生活實踐教學
根據哲學理論,知識是實踐的產物,知識又可以指導實踐,數學知識也同樣是來自于現實生活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學生結合日常的生活,根據生活實踐啟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有效學習和靈活運用。為了能夠讓學生牢記數學知識,讓學生把數學知識能夠融會貫通,需要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能夠讓學生強化和生活實踐的聯系,需要努力帶領學生品味人生和感悟生活,這需要教師給學生提供一些生活化的問題,讓學生能夠主動思考解決生活中遇見的問題。
比如:小李同學的家距離學校是2500米,走路到學校需要20分鐘,坐車需要5分鐘,騎自行車則需要10分鐘,有一天小李的爸爸因為急事不能開車送小李上學,如果騎自行車的話,離家500米遠的地方才會有共享單車,那么請問小李這天到學校需要多長時間?這種生活化的問題每個學生都可能會遇到,自然不會感到陌生,這就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進行認真的思考和探究。學生在日后遇見類似的問題就能夠學會自主思考,努力形成合理的解決方法,最終得出正確的答案。
(二)制定學習計劃,讓學生能夠有計劃開展數學知識的學習
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綜合與實踐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師在課前制定教學計劃,小學數學教師需要認真學習新課標的要求,對教學的規劃要進行了解,明確小學課程教學的目標,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能力,對課堂教學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要提前做好考慮,然后把解決的辦法提前想好,把教學課件或者一些教學輔助工具都需要提前準備好。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需要把教學的重點凸顯出來,把握好教學的難點,按照課堂的教學計劃循序漸進,學生要做好認真聽講,及時做好課堂的學習筆記,做到有條不紊地學習,促進教師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三)開展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在開展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學的時候,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是不能被忽視的,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不可能完全“閉門造車”,要根據一定的實踐任務來和其他的同學進行溝通和交流等。所以為了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合作能力,也為了能夠促進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在進行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并且安排實踐活動的任務,讓學生能夠進行分組執行各自的實踐任務,讓學生在做任務的同時能夠相互交流和積極地討論。
比如,在學習統計部分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分組對每個小學生的家庭用電或者用水情況進行統計,把統計好的數據最后繪制成統計表,之后小組共同對數據進行分析。如此不僅能夠把數學的知識點和實踐活動相互結合,還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小組的成員都會不斷進行交流,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之間的合作和協作的能力。在解決了實際問題,做出了統計表格后,學生能夠滿足自身的成就感,促進學生對實踐活動的興趣,從而能夠在以后的實踐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活動的難度決定每個小組的數量,在分組的時候要注意結合不同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的潛能。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中設計有效的綜合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有效地在實踐活動中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是提升小學生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應該懂得總結相關的經驗,以學生為本去不斷完善和改進綜合實踐教學的設計,讓小學生切實在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得到有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健森,例談在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7):171-171.
[2]潘愛華,在綜合中實踐,在實踐中提升一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活動策略新探索[J].教育界,2017(31):36-37.
[3]陸建峰,在實踐中體驗在活動中發展——淺談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課的有效開展[J].數學教學通訊,2016(7):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