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是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重點,“法考”的實施順應了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律,符合社會主義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的要求。對此,高等學校法學教育教學工作應當積極做出相應的變革。法學實訓實驗教學長期以來作為法學理論教學的補充,地位不受重視,作用也未曾得到有效發揮。推動法學實訓實驗教學改革意義重大,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關鍵詞:法學實訓實驗教學; 應用型人才培養; 實踐教學
前 言
2011年,中共中央政法委、教育部提出了“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教育計劃”,“計劃”指出培養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是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重點。法學實訓實驗室教學是對正是為更好培養應用型、復合型法律人才而實施的教學方式。法學實訓實驗室教學一般指通過實驗室對法學應用場景模擬進行模擬或再現,它主要包括模擬法庭、法律診所、現場案例分析、法律文書寫作,法學教學應用軟件在線實操、法律工作禮儀、法律職業倫理培養等教學方式。遵照“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教育”的要求,在“法考”背景下,法學實訓實驗室教學地位將更加重要,建立規范法學實訓實驗室教學體系勢在必行,完善法學實訓實驗室教學手段更加迫切。
一、“法考”視野下“法學實訓實驗室教學”地位更加重要
2018年4月28日,司法部對外公布了社會討論已久的《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該辦法明確規定“專業法律職業崗位人員必須具備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報考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必須具有全日制法學本科以上學歷”。自此,在校生不得參加“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終于塵埃落定。長期以來,高等學校法學教學中常見的“校外有?!保ㄋ究伎荚囕o導社會培訓機構)”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糾正。另一方面,學生就業領域再次縮緊,以往備受法學學生青睞的政府行政處罰、行政復議、行政裁決的崗位都必須由取得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證書者持證上崗。各大高校法學院系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應積極按照“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教育計劃”要求,在“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方面下功夫,“法學實訓實驗室教學”應當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二、當前我國“實訓實驗室教學”存在的問題
1.法學實踐教學缺乏系統規劃。長期以來,國內高校法學教育教學以理論講授為主,不涉及或者極少涉及實訓實驗室教學。高校對法學實訓實驗室教學缺乏應由的重視,當前,在民辦高校中將法學實訓實驗室教學作為專門課程進行教學規劃和教學大綱設計的高校并不多。民辦高校多是將法學實訓實驗室課程作為法學理論的授課補充,高校開設法學實訓實驗室課程缺乏明確的目的性,授課不成系統,實訓實驗不成體系。
2.法學“實訓實驗教學”缺乏必要的實訓實驗教學設備。在諸多高校的傳統觀念里,實訓實驗室多是理工科院系及少量文科院校根據課程實驗要求而設置,法學作為人文社會科學,不需要有實驗儀器,也就不存在需要實訓實驗室去進行法學實驗。此種觀念造成諸多高校沒有法學實訓實驗基礎設備,甚至個別高校連法學實訓實驗室都沒有配備。而實際上,法學實訓實驗教學不像自然科學方面需要配備各種儀器、藥劑等設備,但法學實訓實驗室教學仍然需要有諸如模擬法庭實驗室、在線訴訟模擬系統機房、訴調對接中心等專業實訓實驗室。
3.法學實訓實驗室教學師資不足。展開法學實訓實驗室教學的前提是有一支實踐經驗較為豐富的法學高校教師隊伍,我國高校教師多來源于科研院所的碩博士畢業生,教師科研能力強,理論功底扎實,但缺乏法律實務工作經驗。多數高校是以科研能力考核教師,論文數量和質量是核心指標?!半p師型”高校教師(法學院系通常是指兼具教師和律師執業資格)在以科研為考核指標的情況下,很難形成理論教學、科研、實踐教學同時取得杰出成就者。在高校教師考核指標不變的情況下,建立一支的高質量的實訓實驗室教師隊伍顯得困難重重。
三、以“卓越法律人才培訓教育”為導向,以“法考”為契機構建高水平法學“實訓實驗室教學” 團隊
1.完善法學實訓實驗室教學規劃.系統化、體系化、規范化應當是實訓實驗室教學基本要求,以“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教育計劃”要求為依據,為培養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的著力點為導向,以現有教師資源為基礎,明確實訓實驗室教學的具體內容,針對模擬法庭類、案例分析類、文書寫作類、訴調對接類、線上辦案類制定專門教學規劃,形成系統、體系而又規范的實訓實驗室教學規劃。例如,模擬法庭類實訓課程中各角色的扮演均應當規范化,特別是對法學語言的運用不能是口語化表達,而應當是嚴格的法言法語。
2.重視實訓實驗室教學設備的配置。實訓實驗室教學設備配置是做好實訓實驗課程的前提,針對不需要專門電腦軟件設備的模擬法庭類實訓實驗課程,授課教師要積極將課程系統化、規范化、體系化,形成樣板課程,并通過學術交流機會,對此類實訓實驗課程進行交流、推廣,爭取相關高校的支持。另一方面,針對需要電腦、軟件實操類的法學實訓實驗課程,則應當積極爭取學校支持,從經費上解決最基本的電腦、軟件等系統配置。做不到這一點,實訓實驗課程會流入形式。
3.加強法學實訓實驗室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法學實訓實驗室設備的配置僅是存在法學實訓實驗室教學的前提條件,而非決定條件,法學實訓實驗室教學的授課師資隊伍才是教學工作得以展開的實質因素。如何建立一支經驗豐富,團結高效的法學實訓實驗室教學師資隊伍是實訓課程展開核心問題。一方面,高校自身要創造條件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加盟法學實訓實驗室教學師資隊伍,另一方面,則要尊重現有人才,充分挖掘現有人才聰明才智。特別是高校對于法學實訓實驗室教學老師要有更多的寬容,要允許授課教師創新創造性實訓實驗室教學。另一方面,要從年度績效考核方面針對實訓實驗室教學教師進行激勵,不能以單純的科研學術論文作為考核的唯一指標,而應當,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發揮實訓實驗室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4. 探索建立“高校-實務部門聯合培養”機制。高校-實務部門聯合培養是法學實訓實驗室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此種教學方式前提是能夠與實務部門就培養規劃展開協商,就培養課程,培養計劃、培養導師、考核體系進行深入磋商,并就此達成一致。初期可以以“高校-實務部門聯合培養班”的方式進行,條件成熟后,可以在高校法學專業進行全面推廣。
四、結語
法學實訓實驗室教學課程作為高校法學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教育法學教師要以國家“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為指導,在“法考”背景下,提升高校法學教育教學的應用型,打造法學畢業生卓越的法學應用能力,提升法學畢業生就業率與市場滿意度,開拓“新文科”教學的新思路,為社會法治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陳海峰:《民辦高校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的思考—以應用型法律職業人才培養目標為視角》發表于《法制與社會》2018年6月中
[2] 黨永鵬.《淺論民辦高校向應用技術型轉型對法學實踐性教學的要求》,發表于《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2019年第1版
基金項目:2018年湖北省高校省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8517,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黨永鵬,男,湖北十堰人,武漢文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經濟法、民商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