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贏群
摘 要:為了從整體上提高中職生的綜合素質,為其之后的學習成長以及就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班主任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應始終堅持以德育為核心。同時,還要重視優秀傳統文化在教育管理中的滲透,真正做到“管育并重”,更高效、有序地落實各項教育管理工作,從整體上提升中職生的道德水平與綜合素質。
關鍵詞:管育并重 中職班主任 傳統文化
我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國,傳統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對教育管理方面有著重要的啟示和指導。因此,為了促進中職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提高中職班主任教育管理的工作水平,應堅持“管育并重”,結合實際情況,把握契機,將傳統文化更恰當地滲透到中職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以此來實現班主任工作質量的提升。
一、中職生的心理特點
中職生正處于青少年階段,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不僅要做好學風建設,同時也要積極開展德育教育。為了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班主任需要掌握學生心理特點。
第一,情緒表現不穩定的特點。由于中職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所以很容易出現叛逆心理,主要表現為反感與自身不同的看法與建議等,在情感方面比較冷漠,集體意識相對淡薄。
第二,心理方面容易出現問題。由于一些學生思想認識不足,所以在行為上存在懶散、不上進的現象,喜歡追求自我。
第三,擇業方面存在心理問題。一些學生對家長、教師存在過度依賴心理,究其原因是因為自身心智正處于發展階段,難以從理性的角度面對問題,甚至一些學生對就業存在抵觸心理,或是因自身成績不理想而畏懼工作。所以,在中職教育中班主任只有掌握學生的心理問題,才能采取適合的教育方法,體現“管育并重”的作用。
二、中職班主任管理中管育之間的關系
在中職教育中,管育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說管育之間是相輔相成的,管已經成為育的重要條件,而育則是管的基礎。且在一些中職院校中,通過制定規章制度來約束學生行為,容易讓學生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無法實現預期的管理效果。所以在教育中教師需要及時引導學生,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積極開展教育工作,讓學生從心理上主動接受規章制度。學生只有正確認識到學習與未來職業規劃之間的關系后,才能樹立正確的思想與觀念,提升綜合素養。所以在中職學前管理中需要做好管育并重工作,確保實現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中職學校重管輕育的現狀
1.原因
學校發展的方向與方式造成了重管輕育現象的出現。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中職學校教育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從生源來講,往往是參與中考的學生,因成績不理想而選擇中職學校。這一類型學生在個性上比較獨特,并不愿意主動與他人交談,甚至一些學生的性格比較孤僻。對于這類學生要采取合適的教育方法。一般來說,中職學校在制定規章制度時需要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等進行管教與約束,且所制定的制度也是切實可行的。開展德育教育其實就是針對學生的道德修養來進行的,希望能夠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然而在一些中職學校中,班主任認為德育教育就是要讓學生遵守規章制度。正是受到這一錯誤思想的影響,使得班主任將工作重點放在管理上,出現重管輕育現象。
2.劣勢
首先,在指導與教育中出現問題。在中職學前教育中開展德育教育往往是以量化方式為主,班主任發揮考核的作用。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干部需要積極配合班主任完成考核工作。但是,一些班主任因日常工作量較大,所以對學生德育方面的考核并不關注,于是這一工作落在了班干部身上,這也就造成德育考核結果的不很準確。
其次,學生容易產生邀功、獲利等心理。量化制度屬于中職德育考核中比較常見的方法,主要是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考核。一旦學生出現違紀行為,勢必會受到懲罰,同時還會扣除相應的量化分。正是受到這一制度的影響,使得學生容易產生投機取巧等心理,難以實現提升學生道德水平的目標。
四、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與傳統文化的融合
1.利用傳統文化營造良好班級氛圍
在對中職生實施德育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應充分認識、把握環境的育人作用,然后通過對傳統文化的恰當滲透來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從而為學生構建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為此,在“管育并重”模式指導下,中職班主任應聯系傳統文化,為班級確立一個清晰且具有較強可行性的奮斗目標。同時,注重對墻報、黑板報等環境資源的充分利用,進一步提升班級文化建設水平,通過不斷加大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來優化教育管理方式,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理想信念,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承下去,在傳統文化潛移默化的熏陶下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比如,現階段的中職生大多不具備明確的學習目標,缺乏奮斗意識,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此,中職班主任應對其個性特點、發展需求等方面做出充分考慮,引導學生將“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等名言視為自己的座右銘,貼在桌子上,每天讀一讀、想一想,激勵學生不斷奮斗、努力。
此外,班主任還可以將學生合理劃分成幾個小組,定期讓不同的小組來辦墻報、黑板報,且每一期都要圍繞“和諧”“愛國”,以及“孝”與“仁”等主題來進行。這樣既有助于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班級文化建設當中,也能夠從對傳統文化資料的搜集、引用當中學習到相關知識,以此來進行良好班級氛圍的營造,為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除了良好班級氛圍的營造,學生的學習成長方向也會更加明確,促使班級內部產生更多的德育先進典型。
2.組織學生參加傳統文化實踐活動
為了將“管育并重”模式的優勢特點充分發揮出來,班主任還要將德育教育恰當滲透到日常管理當中,以此來確保環境育人功能得到充分發揮?;蛘呤桥c其他學科形成德育教育合力。對于中職生來講,只有將品德修養真正內化于心,才能夠通過實際行動來體現,才能夠促進道德水平的不斷提升。因此,為了進一步實現德育教育與日常管理的有機整合,班主任應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傳統文化實踐活動。
比如,某班主任就從《弟子規》當中,提取出了
“首孝悌”這一理念,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此來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感恩之情?;蛘呤窃诎嗉壷信c同學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另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從進入社區為老人送溫暖等一系列實踐活動中,鍛煉自己的溝通、組織與協調能力,以此來為之后的就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促進教師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
3.巧用傳統節日優化班級管理
在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我國誕生了許多的傳統節日,且一直延續至今。對此,在德育管理中,班主任也要挖掘這些節日的教育意義,充分把握傳統節日的契機來優化德育教育,為班級管理提供有力支持。為此,班主任應先對不同傳統節日蘊含的文化因素以及德育因素進行深入挖掘。然后,采取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方式帶領學生對傳統節日的文化價值、德育價值進行深入了解,讓其在此過程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例如,從“清明節”這一傳統節日當中,某班主任就引出了“大禹治水”的故事,以此來為學生實施德育教育,讓學生對古人為民造福的崇高品質產生深刻認識。另外,還可以鼓勵學生開展與之相關的書畫競賽、詩歌朗誦等活動。這樣既可以為學生創造更多接觸傳統文化的機會,也能夠在一系列的實踐活動中不斷加強對傳統文化的理解,為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道德水平帶來積極影響。
總之,要想將中職生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各中職院校除了要傳授豐富的專業知識,促進其職業素養的不斷完善之外,還要促進其道德素養的不斷提升。為此,班主任應充分考慮中職生的心理特點,然后將傳統文化滲透到班級管理中,以此來給學生的學習成長帶來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 于存波《“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職班主任管理研究》,《新課程研究旬刊》2016年第10期。
[2] 陳文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職班主任管理研究》,《中文信息》2017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