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參考了當下小學體育課堂學生鍛煉的情況,具體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并且針對小學體育課堂中提升學生體質的有效途徑提出了一些個人見解。
【關鍵詞】小學體育;學生體質;途經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3-0013-02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Physical Fitness of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PE Classes
(Chengbei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Gaoyou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ZHAO Hongyu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refers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in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specifical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provides some personal opinions on th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Keywords】Elementary school sports;Student physique;Path
小學階段是人生當中很重要的階段,學校和教師對于學生的人格發展和體質健康須認真對待。現階段,我國很多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體系不完善,并且有很多小學不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煉,一味地強調學生的文化課分數,忽略學生其他方面的教育和發展。對于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下降、近視率增加、體育學科沒有作為評“三好學生”的一項條件等情況來說,學校和教師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探討小學體育課堂提升學生體質途徑的重要性
小學是培養學生人格涵養和身體素質的主要陣地。小學生對于很多事情都不能分辨好壞,因此對于一切外來的新鮮事物都開心地接受。教師作為小學生知識的傳授者和價值觀的引導者應該重視學生的整體發展,并不僅僅只是提高學生的成績和分數,要兼顧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尤其是身體素質的培養,近些年來,據社會對小學生身體素養的普遍調查發現,有一部分的小學生體質不合格,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學校和教師應該多多注重學生的體質健康,幫助學生提高整體素質。
現如今,隨著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人們對學生的培養和教育也有了更全面的認識,越來越注重學生的整體素養,強調學生的一體發展。各個方面都要協調發展,不管是學生的文化課能力還是學生的體質素養,甚至是學生的人格塑造,都要兼顧發展,努力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全面性人才。探討小學體育課堂中如何提升學生的體質素養,一方面是為了響應國家的政策,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為了學生今后的發展考慮,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成長。
二、小學課堂中提升學生體質的有效途徑
(一)明確體育教學的目標,提高學生的體質素養
要想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身體素養,第一點就是要明確教學目標。當今很多小學都存在學生體育課堂散漫、沒有完整課程體系的情況,很多學校和教師對學生的體育健康并不重視,甚至很多小學在臨近期末考試的時候取消了體育課程的安排,主要用來提高文化課成績。重視體育課堂學生體質的意識來自三方面,分別是學校、教師和學生。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對于全面發展的概念并沒有強烈的意識,需要學校和教師的督促和幫助,小學生的關注點完全來自學校和教師,如果學校和教師過于專注語數外學科的發展,忽略體質的發展,學生也會自然而然地關注學習,而不是自身的體質健康,相反如果學校和教師倡導學生體質健康,學生也會逐漸地重視起來。學校開設體育課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鍛煉身體,因此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體質,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安排學生的體育課程,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和安排,讓學生自身也能夠重視起來。體育教師在上體育課之前也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要有責任感,不能夠為了省事而讓學生自由活動,這樣沒有任何效果,反而會打消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教師在上課之前要告訴學生本節體育課需要完成的目標,督促學生完成,還可以定期地對學生進行體能測試,尋找與他人的不足,鍛煉學生的意志。
(二)根據學生的個人興趣,合理安排體育鍛煉項目
體育教學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將健康放在第一位,合理安排學生的鍛煉項目,根據學生的身體標準來合理規劃學生鍛煉的時間以及鍛煉的強度,不要超過學生的身體負擔。體育課程項目有很多,可以根據學生的個人興趣來安排學生的體育鍛煉。教師在講授完上課的注意事項之后,根據實際情況還要考慮男女生的鍛煉難度問題,針對一些高難度的動作,如果女生感覺到害怕并且覺得這些東西完成難度較高,就可以合理地降低難度,達到學生的普遍認同,不可以強迫每一位女學生完成高難度的鍛煉。
(三)完善體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每一位體育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的時候,不僅僅要從教師的角度的思考問題,還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合理設計,考慮學生的需要,最后進行規劃和安排。對于體育課程的設計,教師要有自己的風格,以此來吸引學生。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的時候要注重創新,可以針對不同教學方式的實施效果,最后總結出一套符合實際情況的教學方式。
(四)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
學生的成績與否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教師,無論是體育課程還是其他教學課程,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具有很大的影響,經驗豐富、體育素養較高的教師對于學生體質的提高具有促進作用,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課程安排,幫助學生提高體質。因此,教師在課余時間也要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為同學做模范,發揮榜樣的力量。
比如在上課時講到專業的鍛煉動作時,教師一定要為學生做正確的示范,只有理論講解是完全不夠的,只有學生親眼看到正確的動作,才會反觀自己的鍛煉動作,才能有所進步和提高。另外教師還要鉆研教材,根據教材當中的課程安排來安排學生的鍛煉,分清楚教學當中的重難點,參照教材的側重點,在上課的時候要為學生特別解釋,告訴學生一定要注意。在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既要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安排,也要順利完成教材當中的教學目標。
小學生體育教學并不僅僅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還為了貫徹“德育”的教學思想,鍛煉學生的意志力,提高學生的人格涵養。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可以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讓學生知道什么是自律,什么是體育精神,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玉嫻.略論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策略[J].中國教師,2013(18).
作者簡介:趙宏玉(1966.1-),男,漢族,江蘇高郵市人,大學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學。
(責編 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