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貫徹落實,對教育工作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應具有多元施教能力。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需重視對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運用,降低知識理解難度,避免學生進行單純地記憶性學習,使他們具有地理思維。在此,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展開對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探思。
關鍵詞: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模式
引言:新課標提出“應使學生掌握地球與地圖的基本知識,讓他們具備有效學習方法”。為了使學生具有地理思維,能夠用客觀、理性的視野分析問題,應增強他們的識圖能力。故此,教師需加強對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運用,讓學生既具有地理學習興趣,能夠展開探究性學習;又能在地圖教學中,識別我國及世界地理概貌、河流水系分布、氣候特征及其要素等,使初中地理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形象。
1、關于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內涵
新課改強調“學生才是學習與發展的中心[1]”。為構建高效課堂,有效降低地理知識的學習難度,教師應重視對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應用。要知道,地圖作為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學科,地圖既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也是地理知識的“骨架”,更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以圖導學模式便是借助各類圖片使地理信息變得更加生動化、直觀化、形象化,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增強學生的地理空間感,進而促進他們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故此,教師應避免單一的向學生進行知識灌輸,需加強對地圖的運用,促進學生展開立體化學習,培育他們的地理學習興趣,使其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讓學生真正地學會學習,助力他們邏輯思維、學習能力、地理素養等全面、協調發展。
2、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
2.1以圖導學,激發學習興趣
新課標指出“應使學生能夠正確的運用地圖資料,具備良好的識圖能力[2]”。中學生正處于較為特殊的身心發育階段,他們對枯燥、乏味的定式講授教學不感興趣,甚至會產生厭惡、抵觸情緒。為此,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地理學習興趣的激發——首先,教師需要主動去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其次,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明確教學目標,找到教學重點和難點;最后,引入學生更易理解、便于接受的授課方式,使課堂教學內容更豐富,為學生營造有活力、更直觀、較生動的教學氛圍。從而,引入以圖導學模式,使學生對課堂授課內容產生探究熱情,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課堂。
例如:在《海陸的變遷》教學中,這部分內容包含很多抽象性和概念性知識,如果采取傳統平鋪直述的授課方式,學生學習積極性會受到較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將海陸變遷的過程以圖像形式展示出來。讓學生通過觀察動態視頻或者圖片,搜集大陸分離的證據,使學生具有分析、觀察、解答問題的能力,讓他們認識大陸漂移假說。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圖片或視頻導學的方式,讓學生探析“荷蘭的國土面積為什么呈現逐漸擴大?”、“請認真觀察世界地圖,說說大西洋是如何形成的?太平洋又有著怎樣的變化?”等等。
2.2以圖探究,培養自學能力
在傳統教學中,很多教師認為灌輸式教學效率更高。而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沒有課堂主動權,自主學習能力普遍較差[3]。所以教師在運用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時候,還需要充分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著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參與和學習。在以圖導學教學模式中,首先需讓學生觀察地圖、區域圖形,引出相應的問題、創設一定的情境;然后,使學生具有探究方向,展開解析。問題提出后,再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主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最后,進行歸納總結,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指出學生對地圖觀察不夠細致的地方,分析問題原因、師生一同總結。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掌握地理知識與學習技能。
例如:在《日本》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展示一張亞洲地圖和一張日本政區圖;然后設計相應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類似“大家請觀察一下這兩張圖,你的第一印象中日本是一個怎樣的國家?其包含了哪些部分?與日本相鄰的海洋、國家有哪些?”在問題引導中,學生能夠更有目的性的去觀察地圖,最后在地圖中找到答案。在以圖導學中,能不斷能鍛煉和提升學生實踐探究能力。讓他們更好地掌握日本的地形特點,也能進一步培養學生讀圖識圖能力,提高其地理核心素養。
2.3填圖游戲,加深學習印象
受傳統理念影響,有的教師更側重提升學生的顯性學力,在開展地理教學活動時,較為缺乏趣味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引入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時候,還可以將填圖游戲引入到課堂之中。進而,有效加強學生的地理學習印象。教師在設計填圖游戲的時候,需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具體的教學內容。保證設計出來的填圖游戲更加符合中學生認知規律,使其進行地圖觀察,讓教學互動具有可行性、合理性,使學生在游戲中思考、在填圖中記憶知識。
例如:在《歐洲西部》授課中,教師可以先將歐洲西部的地圖大概形狀畫出來;然后,根據每一個國家地圖形狀,制作小貼片,要求學生將這些小貼片貼在歐洲西部地圖中的相應位置。再如:還可以以某一個國家為例,要求學生在這個國家的地圖當中,填寫出所有的省份、城市,并且對應位置。通過填圖游戲能夠有效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學生參與積極性更高。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也能促進生生、師生互動,讓教師了解學情,使學生分享識圖經驗,以便促進地理課堂教學的提質增效。
3、結語
總之,構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的識圖水平,促進他們自主獲取知識,需要教師具有創新教學意識,重視對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運用。從而,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主動權,讓他們在圖形中進行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地理素養,能夠依據圖形內容展開深入分析與知識歸納。
參考文獻
[1]陸雁.“以圖導學”教學模式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D].云南師范大學,2019(6):23.
[2]楊曉麗.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方法探究[C].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研討會,2019(11):1.
[3]程英.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方法探究[C].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研討會,201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