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偉
摘要:伴隨新課程改革的推行,要求各個學科的教師以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為主要目標,特別是小學數學這樣一門與平時生活有著緊密關聯的學科,更加需要授課教師在核心素養的視域下,開展生活化教學,以此匯集小學生的關注力,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鑒于此,本文主要以小學數學教育為研究對象,從小學生應具備的數學素養出發,對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如何將數學融入學生生活展開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融入生活
引言
從目前情況來看,如若想要將一門學科與學生的平時生活相融合,具有了一定的挑戰性,同時對于授課教師而言也有著極大地難度,如果教師可以挑戰成功,將會得到更多的有益效果使其能夠在教學崗位上得到很大的成就。因此,現階段小學數學授課教師就應該在以培育學生數學素養為目標,將授課內容與學生生活相關聯,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生活中感知數學知識、體會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從而心生對數學學習的喜愛之情,增強學生的綜合實力,如此才可以保障小學數學課堂授課質量和授課效率得到顯著的提升。
一、小學生應具備的數學核心素養
(一)培育學生數學學習意識,提起學習興致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數學學習意識的培育對于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有著十分關鍵的意義,其不但有益于擴展學生的思考范圍,同時還能夠將此作為基礎,幫助學生形成數感。與此同時,基于每一名學生的數學學習意識存有很大的差別,因而每一名學生的數學學習意識和數感,都可以將學生個人所儲備的數學知識量以及素養水平體現出來。另外,在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之中,這也是最基本的一個素養,可見唯有學生建立了數學學習意識、數感,才可以掌握數學學習技巧、數學估算計算能力、數學實際運用能力以及數學思考探究能力。小學生數學意識和數感的形成,從某個角度來看,需要學生具備觀察和分析以及表述客觀事物在數量關系、數字特點和空間形式等方面的技能,從上述內容中能夠得出,數學知識的學習與學生平時生活有著緊密的關聯,用以提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致,進而培育學生的數學學習意識和數感。
(二)強化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形成數學思考能力
數學思考探究能力是數學素養中最為主要的構成內容,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占據了不能取代的重要地位,所以需要小學數學授課教師予以重點關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通過強化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方法來實現這個目標。譬如,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向學生教授某個知識點內容時,便可指導學生擴展個人的思考范圍,隨意展開想象,引導學生敢于將個人的想法表述出來,在此期間不論學生表述的內容對于錯,都要予以學生說出一些肯定的話語,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致,從而培育學生的數學思考探究能力,學懂更多的數學知識內容。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
(一)在培育學生數學學習意識中融入生活化教學
以青島版小學數學課本“誰的手兒巧——認識圖形”這一單元為例,為了讓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和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教師可以進行情境的創設。如教師提前準備好六種各種形狀的實物和圖形卡片,然后展開以下情境對話:師:同學們,機器人小叮鐺今天要和我們一起學習,他還給每一組小朋友帶來了禮物,想知道有些什么禮物嗎?生:想!師:快打開盒子看看吧(六種各種形狀的實物)但是小叮鐺要考考我們,他說:“你能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嗎?”生:可以。然后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對各個形狀開始有一個新的認識。
(二)在強化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中融入生活化教學
以青島版小學數學課本“快樂的校園——10以內數的認識”為例,為了讓學生會認、會讀、會寫1-5這些數字,從而培育學生初步地思維能力、培育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師便可向學生提問“同學們,數學上了這么久了,老師想讓大家早點學習數字,那么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學習1-5這5個數字”然后教師便可借助班級中的電教設施,將預先準備好的動畫卡片,以跳動的形式展示出來。然后教會讓學生觀察圖片,“觀察圖中有什么?小朋友在干什么?天上有幾架飛機?……”讓學生自行做出思考。在學生觀察和分析思考以后,教師便可讓學生找出圖片中,圖片中分別表示的是這些數字,在學生找出以后,再讓學生將平時生活中例子表述出來。再如,小學數學教師向學生教授“走進花果山——10以內的加減法”這一單元時,考慮到學生在學習這一知識點的時候,之前就已經對數學的加法和減法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先讓他們自主探究連加、連減的運算規律和方法。教師展示一幅表示“7-2-3”的連減圖片讓學生觀察,然后提問學生:從這幅圖中,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問題,怎樣解答呢?生說圖意后列式:7-2-3。師:那你能嘗試著進行計算嗎?生說計算過程:從左往右,并得出答案是2。同時教師進行板書記錄。最后教師補充課題:像這樣有兩個減號或兩個以上的減號的數叫做連減(板書)。這種讓學生觀察圖片進行情節的聯系,進而列出相關問題的式子,然后初步建立連加連減的運算規律的教學方法,會使學生深刻的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樂趣。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我們共同的認知中,小學數學自身的知識結構單一,呈現方式靈活的特點就在說明著培養濃厚的核心素養的可能性。因此,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也變得靈活有趣,不再是依附在比較抽象化的教材上,而是可以將教學目光轉到學生的生活中,以匯集小學生的關注力,提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致,最終培育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胡愛苓. 基于生活化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探究[J]. 教育天地,2019,1(3).
[2]秦淑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生活化實施策略探討[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0):167.
[3]唐建峰. 核心素養視角下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思考[C]. .教師教育論壇(第六輯).: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389-391.
[4]劉建順. 淺談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落實核心素養的教學策略[C]. .教師教育論壇(第四輯).: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404-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