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剛
摘 ?要:科技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現代社會的發展能夠看出,科技已逐漸滲透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論是社會、經濟還是企業的發展等等,都被科技所普及。在教育方面,最顯著的特點則是引入了多媒體技術,這一設備的融入使得教學質量大為提高。但在大部分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這一設備的應用并未得以有效的利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拓展多媒體的應用,優化其作用效果。
關鍵詞:高中教學;高中生物;生物教學;多媒體技術
引言:
對于高中學生而言,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對于學生的課堂效果具有極大的作用力。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生需要掌握的科目種類較多且內容豐富繁雜,因而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并不能有效地將其教授于學生的課堂之上。而多媒體設備的發展則有效地幫助教師以及學生解決了這一問題。不論是在教學內容上還是在教學效果上都得以有效的提升。本文就以高中生物學科為例,具體闡述其優化運用策略。
一、創建情境,促進興趣的形成
在學習階段歷練已久的高中生,其對于學習的動力不足,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更像是在完成一種任務;而另一方面,高中生的學業壓力對于任何一個階段的學習過程而言都是非常大的,期間不僅需要掌握豐富的學科性知識,還要深化對知識的掌握與應用,并以此為基礎應對高考。因此,基于種種因素,使得高中生的學習興趣逐漸降低,僅僅只有部分學生對于個別喜歡的科目具有僅存的學習熱情。多媒體設備的有效利用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生物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情境,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高一生物必修2中第六章《生物的進化》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播放一段生物進化的相關視頻,比如網絡上較多的動物進化過程抑或是人類的演變過程等等,通過對視頻的觀看,從而加深學生的情景感悟,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生物理解與學習。
二、充分發揮功能效果進行授課
(一)拓展教學素材
眾所周知,教材課本的內容是具有一定限度的,而在現代教學的理念以及改革發展的情況下,需要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而教材內容僅僅是將其中的主要部分進行內容設置。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教師基于教材內容進行學科知識的延伸與拓展。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豐富科學知識時常常會因占用大量的教學時間而忽略這一部分的內容擴充。而現代社會中,多媒體已被廣泛應用于教育之中,并且其展示效果不僅能夠豐富課堂內容,還能夠有效地節省教學時間,使得課堂內容得以大量擴充[1]。例如,在高一生物必修1中第一章第二節《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這部分內容中,講述到“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則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普及這些細胞源于哪些動植物等等。如此一來,不僅使得學生豐富了學科知識,還能夠促進對于這一概念的有效掌握。
(二)提高實驗教學效果
另一方面,生物的學習避免不了一定的實驗性。而在具體實驗的過程中,有些實驗仍具有一定的難度。此外,由于部分學校在學生實驗教學過程中實驗設備并不完善,因而由教師進行實驗演示抑或是口述實驗,從而導致學生并不能有效地了解實驗過程,對于實驗操作亦是一知半解。在此過程中,教師則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實驗操作的播放,使得學生能夠清晰地觀看實驗步驟,對于實驗過程中疑難的部分,教師也能夠有效加以講述指導,從而提高實驗學習的效果,促進學生的生物學習[2]。例如,在高二生物選擇性必修1中學習《神經調節》中的第三節《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這部分內容時,對于具體的實驗不能夠通過有效的實踐進行,因此,教師則可以利用多媒體將這一實驗效果展示給學生等等。
(三)將抽象知識具體形象化
生物的教學實際上具有一部分抽象性概念,很多概念在教材中都主要是以文字進行表述講解,而這樣的方式并不能完全讓學生了解其具體所代表的涵義。因此,在此過程中則需要以更加直觀形象的形式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學習。通常情況下,教師都是基于生活本質幫助學生進行理解,但對于生物學科而言,這一理解的幫助僅僅只能應用于一部分內容,而多媒體具有圖像影音的強大功效,因此,教師則可以將與之相關的內容通過多媒體這一功能為學生進行播放展示,從而讓學生清晰直觀地了解到生物學概念內容。比如,在學習高一生物必修2中第二章《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則可以通過收集相關的圖片資料將其播放在多媒體上,亦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手段建立3D動畫效果,讓學生全方面地了解這部分內容等等。
三、結束語
除上述內容之外,實際上多媒體還具有更多的作用效果,其都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不僅如此,對于學生的學習狀態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因此,當代教師在多媒體的有效利用上應當進行優化,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各項功能,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科學習。
參考文獻:
[1]盧富民. 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6,000(012):15.
[2]國鈺婕,張靜靜. 高中生物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優化運用[J]. 數字通信世界,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