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實施和推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豐富教學內容,使得教學更加生動、具體,教師常常會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以此來迎合學生的學習需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是在實踐教學中,有些教師對生活化教學理念認識不夠透徹,不能合理的融合生活和數學之間的關系,使生活化教學出現一系列問題和偏差、誤區。針對此種現象,文章主要探究了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及對策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教學誤區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充分理解知識內容,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產生興趣和積極性。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但是根據相關的調查顯示,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還存在著一定的誤區,造成了教學資源浪費和流失,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也不理想。因此,教師就要積極地尋找教學中的一系列問題,科學合理的運用生活化教學理念。
一、 數學教學生活化誤區之一——主次不分,喧賓奪主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一些教師為了向學生營造一種生活化氛圍和生活情境,造成了教學生活化中的主次不分、喧賓奪主的現象。教師往往將生活場景運用大量的篇幅進行描寫和渲染,將數學知識和數學學習放置于一個從屬地位,在數學學習中充斥著濃郁的生活氣息。
例如,在進行“距離應用題”的教學時,為學生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目:新年的第一天,天氣格外晴朗,萬里無云、碧空如洗。今天是元旦假期的第一天,小張開心地給小力打電話,想讓小力與自己一起去游樂場玩。經過兩人的商量探討,小張和小力約定好兩人下午一點一起從家里出發,小張家住在市中心百貨商場的西邊幸福苑小區,小力家住在城東迎賓公園南邊的陽光公寓小區。小張每分鐘步行大概走75米,小力每分鐘步行大概能走85米。經過30分鐘后,小張和小力剛好在游樂場碰面了。請問小張和小力兩家相距有多遠?
這本來是一道簡單的行程距離應用題,但是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將它變成了一個時間、地點、人物、情節完備的故事場景,給本來簡單、輕松的數學題套上了一個厚重的鎧甲。由于冗長的陳述和描寫,學生在尋找題目中有效的數學信息時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造成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時的吃力和不理想。
教學反思和教學對策: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不僅僅要把學生帶進一個熟悉的場景中,更重要的教學目的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讓數學學習變得更加豐富、生動、有趣。上述教學現象在教學中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因為需要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和尋找題目中的有效的數學信息,學生常常會迷失在這樣的題目練習中,造成學生的學習信心受到打擊,從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明確的了解數學生活化教學中“數學”的主體地位,把數學知識合理的、恰當的融入進生活情境當中去,讓學生在生活問題的解決過程中體會到數學學習和生活之間的相互聯系作用和數學的實用性。在上述的“距離應用題”中,可以做出以下的變動:小張和小力分別住在兩個方向,兩人相約下午一點從家中出發去游樂場,小張每分鐘走75米,小力每分鐘走85米,30分鐘后兩人相遇,請問小張和小力家相隔多遠?
將應用題中的重要信息簡明扼要的陳述,讓學生能夠清晰、明確地得到有價值的數學信息,才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 數學教學生活化誤區之二——隨意想象,憑空虛擬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一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認為,數學學習與教學必須要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甚至有的教師為認為,沒有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是不完整、不成功的。為了將生活與數學教學相聯系,就會牽強附會的憑空想象出許多的“生活化”場景,以此來表明生活化教學的踐行力和生活化數學教學理念的積極執行力。
例如,在進行“線段、直線”等的教學時,教師為了強行的加上數學生活化的帽子,將“直線、線段”等數學名詞稱作為“線寶寶、爸爸線、媽媽線”等;又例如,在向學生講解“鈍角、直角、銳角”等角的認識時,將角向學生比喻成為“鈍角爸爸、直角媽媽、銳角孩子”等;在向學生講解“分數、分子、分母”的數學知識時,將分數比喻成為“一個孩子站在了媽媽的頭上”等這種憑空想象、毫無關聯的“生活化”名稱上……
教學反思和教學對策:
我們單單從表面上觀察,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入手來學習數學知識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如果深入思考就會發現:如果將數學學習離開了現實生活,那么學生還會學習數學知識嗎?強行的將“生活概念”附加于數學知識概念之上,能夠培養學生嚴謹、科學、合理的數學學習態度嗎?從數學學習內容上來分析,數學不僅僅包括應用數學,還包括純數學知識、數學概念,從教學的目標來分析,數學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到數學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更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嚴謹、科學的學習態度和探索精神。
在數學教學中,并不是所有的數學知識、數學概念、數學理論、數學符號、數學文化都適合“生活化”教學,生活化教學并不是數學教學的試金石和金鑰匙。作為小學數學教育實踐工作者,在實踐教學活動中,不僅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有科學、有根據的滲透進生活教育理念,還要充分地利用好那些隨意想象、憑空虛擬的生活化教學內容來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引導學生能夠對不合理的數學學習拒絕,樹立正確的學科素養和嚴謹的治學態度。
三、 數學教學生活化誤區之三——偷梁換柱,不符需求
在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生活現實出發。但是就目前來看,雖然很多的教學內容、教學情境、數學應用題、練習題等都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是很多題目的設計都是從成人、教師的角度去出發設計的,例如現在比較流行的“手機話費”“租車、買車”“彩票中獎”“商場促銷”等內容都屬于這種情況。
例如:甲乙兩人計劃合伙買彩票,甲出資400元,乙出資550元。結果中了二等獎,獎金總額為5000元。獎金的1/5要作個人所得稅,那么甲乙兩人各能拿到多少元?
又例如:某校學生舉行春游,若租用45座客車,則有15人沒有座位,若租用同樣數目的60座客車,則一輛客車空車。已知45座客車租金220元,60座客車租金300元。問:(1)這個學校一共有學生多少人?(2)怎樣租車,最經濟合算?
類似這種習題還有很多,問題的設置是從生活角度出發,但是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差較遠,并沒有真正地從學生的角度來設計數學知識。
教學反思和教學對策:
筆者認為,上述題目當中所提到的這些時尚的教學內容、教學情境、數學習題在小學教材中出現的是否合理、妥當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這些生活化的問題距離學生的現實生活具有一定的差距,尤其在使用新課程數學實驗教材的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有同感:教材當中很多的數學知識和教學內容相比之前的教學內容要難教,相對于學生而言,學生學習和解決此類問題的過程也是比較吃力的事情。從教學者和成年人的經驗來看,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以及知識的不斷儲備,學生是可以完全解決此類問題的。
四、 數學教學生活化誤區之四——矯枉過正,過猶不及
在小學數學數學教學中,有部分教師對生活化教學的理解片面。教師為了追求生活化教學而不惜花費巨大的人力、財力、物理、把數學教學課堂營造布置的和現實生活十分接近。筆者曾經在一個教學示范視頻中觀看到一節低年級教授“認識人民幣”的教學實錄。為了達到逼真的教學效果,教師和學校在教室當中擺放了七八個高大的貨物架,每個貨物架上面又分成了幾層,每一層上面放滿了各種物品,如零食、生活用品、飲料、玩具、學習用品等,教室幾乎變成了一個小型超市。在教學課程中,學生的參與熱情不可謂不高,跑來跑去很是熱鬧,教師在課堂中更是忙得不可開交。
教學反思和教學對策:
在數學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是否一定讓學生置身于生活場景當中呢?筆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數學教學生活化并不等于要把生活搬進數學課堂當中,生活化教學應該是教學過程中的一種有效的輔助手段和教學方式,應該幫助教師和學生,使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變得簡單、明了、清晰、高效,而不是讓其成為教學和學習的負擔。如果每一節數學課程的開展都將課堂變成真實的生活場景,那么一定就會是家長、學校、教師乃至家長的負擔。
這種“作秀”形式的示范課、公開課并不少見,筆者認為,在教學中運用一個故事、對話演練、一段影像資料、多媒體輔助設備、教學工具或者圖片、道具等都可以成為教師教學生活化的情境資源。
例如在進行《認識人民幣》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教學中的仿幣開展對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投入到生活場景當中去。
學生A:請問這個文具盒多少錢?
學生B:文具盒15元。
這時學生A可以使用道具人民幣,進行場景對話。
學生A:好的,這是20元。
學生B:找你5元!
又如,學生A:請問,這個水杯多少錢?
學生B:水杯38元!
學生A:毛巾多少錢?
學生B:毛巾16元!
學生A:請給我一個水杯,一條毛巾!
學生B:一個水杯,一條毛巾,一共38加16,54元!
學生A:……
利用這種簡單的對話模式創建一個生活化場景,就能節省更多的人力、物力的耗費。如果條件允許,操作比較簡單,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在現實生活當中去認識數學、學習數學知識、應用數學理論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困難,讓學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無論是在過去的教學中,還是現在、未來,開展生活化教學都是數學實踐研究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如何處理好生活和數學之間的關系,科學、合理地將生活化教學運用在數學實踐教學中,是教學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在生活化數學教學中,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需要汲取更多的教學經驗,為保證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雪梅.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20(17):59-60.
[2]張永鵬,蔡雪麗.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20(16):19-20.
[3]成沖.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及對策分析[J].教育革新,2020(5):44.
作者簡介:
查福琴,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江寧區陸郎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