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江萍
摘 要: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追求課堂的高效。結合這一特點,老師的教學活動不再是一味地填鴨式、一言堂,學生的學習活動也不再是課上機械式被動接受,課后死記硬背,題海戰術。而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情感體驗,結合師生的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突出課堂的實效、高效和有效。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教學課堂;高效策略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結合高效教學課堂的構建,各個科目的課堂教學模式越來越靈活,老師的發揮空間也越來越大,所以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只有在深入了解學生學情的基礎上,緊扣學生的實際情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更加到位,重、難點的解讀更加準確,學習的思路更加清晰,學習的方向更加明確。真正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綜合素養全面提升,為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下面,筆者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打造小學語文教學高效課堂的策略,在此談幾點自己的淺識,與大家分享。
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注重教學,忽視學習習慣培養
大家知道小學生天性活潑,可塑性強。他們的潛能、思想、創造性等,都需要老師在教學中去挖掘、培養。尤其是要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也是切實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可是我們不難發現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老師大多讓學生跟著自己的思路,按照自己的習慣來學習,甚至是掌握學習的節奏。這非但沒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還磨滅了他們的天性,使學生像個學習的機器,缺乏思想,缺少創造。違背了素質教育發揮學生主動性、主體性的要求,也背離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和要求,不利于小學語文教學和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2.面面俱到,不分重難點
在教學中,好多語文老師可謂用心良苦,什么都想傳授給學生,這就會導致重點不分,難點不清,教學效果難以高效。比如,《珍珠鳥》是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這個學段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誦讀和感知能力,教師應放手讓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清珍珠鳥在“我”的照料和呵護下發生了哪些變化,進而思考珍珠鳥發生這些變化的原因,最后聯系生活實際,體會“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義。而不是讓學生熟記生字以后,把文章割裂開來再分析段落大意,理清思想感情,體會寫作手法,甚至看它的細節描寫等,看似老師教學設計非常全面、完美,有理有據,事實都是占用課時太多不說,也剝奪了學生自學發展權利,個性化閱讀的體驗,使教學反而沒有多大的意義,效率也不高,也無法在規定的課時內完成任務。
3.枯燥單一,興趣不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從來都不說謊。小學語文教師就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愛上語文,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語文是一個很寬泛的知識范疇,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很重要。但是如果讓學生只是在語文課本上學習語文知識,時間一久學生難免會覺得枯燥、單一。學生剛拿上課本時,還會對課本內容有點興趣,等他們翻遍了整個課本,他們就會把語文只當作學習資料,喪失對語文課本的興趣。
4.注重教書,忽略育人
不得不承認,好多小學語文老師在如何傳授知識方面想方設法,勤勤懇懇,但是如何健全孩子的人格,提升他們的德育素養,往往重視不夠,沒有把教書育人很好地結合起來。比如,《落花生》所呈現的品質美;《“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所呈現的教育美;《冀中的地道戰》所表達的愛國美等,這些課文背后的故事與內容,深意與情懷,老師在教學中由于偏重點不同都沒有把它們挖掘出來,這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是一種缺憾,對小學生的成長和學習來說是一個遺憾。同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和價值,使語文教學不夠全面完美,影響了語文教學的整體性、人文性。
二、打造小學語文教學高效課堂的策略
1.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語文老師要想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要從以下幾點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首先,讓學生學會記筆記。記得我有一個學生趙××,他剛到我們班時學習普通,成績中等,但是一學期下來,他的成績排在了全班前4名,后來研究他進步的原因時,我發現這個學生的課堂筆記很值得傳閱,每頁書上空白處都密密麻麻記著一些關鍵的內容,所有的重點、難點都在他的筆記中。由此可見,要想提高學習成績,讓學生學會記課堂筆記是重要的途徑。其次,讓學生學會聽講。不要看有些學生整天在座位上,貌似聽講、學習,實則頭腦里不知在想什么。好多學生不會聽講,導致學習效率不高。還是拿上面這個學生為例,他不但會記筆記,而且在課堂上除了記筆記,目光幾乎不離開老師的嘴,老師走到哪里他的目光就跟在哪里,老師講過的所有重點、難點、疑點,他都巧妙地抓住了,甚至還捕捉到了老師的言外之意,他的課堂40分鐘間時相當充實,所以課下他雖然和別的同學一樣玩、一樣鬧,可是學習成績直線上升。最后,讓學生學會提問。大多數學生也不知道是因為膽子小還是根本沒學懂,很少在課堂上主動提問。這不但影響課堂教學氣氛,而且還影響學生原有的學習質量。故而,作為小學代課老師,我們要在語文教學中教會學生提問,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帶著問題學習,這些對他們的學習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所以,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有意無意地去引導,去教會學生學習、聽講,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力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
2.圍繞重難點,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創設有效的情景
在日常小學語文施教時,老師要教學思路清晰,要緊緊圍繞重難點內容,有的放矢,合理利用信息技術等,創設有效的情景,切切實實打造高效課堂。比如在上《大雁歸來》這一課時,重難點是如何讓學生全面深入地理解鳥遷徙的相關知識,作為老師,就可以借用紀錄片《遷徙的鳥》的部分視頻作為課前影子。這樣不用過多語言講解和引導,當大雁劃過湛藍的天空時,回蕩在教室里的那種自然的、真切的鳴聲,就會把學生的注意力和情感牽引過來。
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可以大大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思維,提高教學效率,有效促進學生理解,增強學生的學習質量,實現有效教學。如學習《秦兵馬俑》一文時,難點是如何讓沒有親臨過西安的小學生想象兵馬俑神態和氣勢,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給學展現秦兵馬俑的圖片或者視頻,讓學生比較真實地了解兵馬俑的樣子、規模,從視覺上激活學生的求知欲,增長學生的見識,激發學興趣,促進課堂教學;其次,老師還可以借助網上其他老師對這一節內容的教學視頻,讓學生從另一種教學方法中感知知識,學習知識,開拓學生思路,豐富教學內容。
3.培養趣味,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語文老師要在教學中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小學語文的每篇課文學習后都有積累知識,拓展范圍的內容,教師一定要對這些延伸的學習內容引起重視,讓學生根據這些延伸、引導的內容擴大自己知識面,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如在學習完《桂花雨》后,老師就可以給學生留下一些課外延伸的問題,比如讓學生搜集描寫桂花雨的詩句、了解有關作者琦君的生平和桂花的有關知識等。這些都能拓寬學生的視野范圍,開闊學生的眼界,同時也能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閱讀能力,當然也相應地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4.教書與育人緊密結合,提高教學效率
在教學過程中,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應結合課文內容,做好教書,更要重視育人。不管傳統的教學,還是新時代、新課標下的素質教育教學,語文一直是備受關注的科目,因為它不但影響學生的理解能力、閱讀能力,還影響學生整體的學習成績,更左右學生的綜合素養的培養。尤其是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語文教學,如何在教學中挖掘語文更深的內涵和底蘊,把它從德到志,從義到仁,從美到善的教育意義發揮到極致,通過它包含的人文性、情感性以及家國情懷的一些故事,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更是每個小學語文老師追求的重點。
小學生語文的每一篇課文的選擇,都結合了小學生的年齡、接受程度、學習興趣、成長軌跡等方面,所以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思想內涵等方面,學生都易記易學,也就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深化學習效果,也都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拿《草原》為例,我們發現這篇課文通過精美圖片和優美文字的呈現,能讓讀者感受到它獨具一格的美。這種美不僅是草原本身的美,還有作家描寫的美,它不但語言優美,還景象交融,情深意切。比如,用“豐美”描寫草原,其中還描寫了草原顏色美、天空美、感覺美、遼闊美等,以上內容老師要積極引導,讓學生仔細欣賞圖片,認真朗讀,然后對學生進行細致的講解和分析,加深他們對草原美及草原上人們熱情的感悟,學生也會情不自禁地產生出對民族大團結的珍惜和對偉大祖國母親的熱愛。在這種教學氛圍下成長出來的學生,才會真正成為祖國建設和發展的棟梁。
總之,打造小學語文教學高效課堂的策略是一個老而常新的課題,也是一場持久的馬拉松長跑,其方法也不僅局限于注重教學,重視學習習慣培養;圍繞重難點,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創設有效的情景;培養趣味,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教書與育人緊密結合,提高教學效率等方面,小學語文老師應想方設法,積極探索,善于總結,切切實實打造出一節節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郁珍珍.淺探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J].吉林教育,2011(12):119.
[2]王靜波,劉貞印.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7(24):84-85.
[3]劉廣富.基于新課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學策略[J].天津教育,2007(4).
[4]王倩.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J].中華少年,2017(29):72-73.
[5]王青青.探析提升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5(13):140.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