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艷梅
摘 要:在素質教育階段,無論是語文的廣泛閱讀,英語的熟練運用,還是數學的靈活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主性都是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是指讓學生能夠在主動且積極的狀態下去接受知識,而不是被動地選擇學習。數學學科是一個不斷積累、從簡單到復雜、從基礎到深層次的學科,因此需要培養學生的主動性,提升思維創造力。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努力研究適用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高段;數學教學;主動性;學習興趣
小學一、二年級開始,數學是相對容易理解掌握的,主要是帶領學生進入數學學習的大門,會數、會算簡單的數字,進行生動形象的教學,激發學生熱愛數學的興趣。從三年級以后,數學學習難度就開始加大,教材內容也會逐漸出現一些公式、定理、圖形等復雜的運算。在這個學習的轉變和提升階段,會讓部分學生學習吃力,因此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和老師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以后的學習打下穩固的基礎。
一、培養學生主動學習
在終身學習的時代,人才成為主要需求。要順應時代發展,更新學習觀念,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實現人生價值,要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并養成良好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在學習生活中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新領悟,然后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實現人生目標。
在素質教育下老師越來越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激發,加強了學生的知識吸收效率,豐富了學習價值和課堂體驗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數學學習中,只要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學習主動性和興趣性,學生就能更加容易地理解一些知識,進而提升自我學習能力。
二、小學高段數學學習中的問題分析
小學數學從低年級到高年級,教材內容逐漸增多,強度也在不斷加大,不像一二年級的簡單數字的理解和記憶。小學高段數學,主要以三年級為一個分水嶺,五六年級的難度會加大。舉例說明,在高段數學中,簡單的加減乘除已經不是重點,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公式和運算法則,并通過生活中的應用題和花樣多變的計算題來檢驗。圖形這一板塊,更是一個大難點,單純地了解圖形形狀不能滿足需要,要進行分析運算才能得到問題的結果。因此,轉變學習的思維模式,從被動學習到主動歸納總結,這對于剛剛步入高階段的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學生的學習壓力大,競爭性加強。課上課下任務繁重,心理負擔增加,會不自覺地產生對學習的緊張和厭煩情緒,這種情緒很難使學生聚精會神地專注學習,完成任務,從而導致數學成績不盡如人意。所以,在數學學習中,學習自主性的培養非常關鍵。
三、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興趣
提升學習能力的方法和途徑多種多樣,但要注意有效性,做到有章可依、有計可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因此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依據,根據學生的掌握程度、課上課后的表現以及對知識的記憶情況和效率等方面分析。
1.導學案合作教學
在學習中,我們通常使用的方法就是課前的預習,找出新知識點和難點,做出標注。這個階段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也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點。那么,學生在面對一個完全沒有接觸的新知識點時,怎樣才能通過自主學習取得效率呢?
舉例說明,在《圖案美——對稱、平移與旋轉》一課中,首先老師通過導學案的方式,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并且將學生課前應該從哪些方面預習,如對圖形的認識,平移是怎樣運動的?應該注意哪些細節等問題,留給學生,讓他們在自主學習時也不盲目。接下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帶領他們一起融入課堂,廣泛參與課堂,讓課堂是大家的,而不是老師一個人的。所以,小組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合理分配各同學,讓不同能力的學生能夠取長補短,提高大家的積極性。在圖形這一章,小組分工合作,完成不同的任務,如對平移的認識,旋轉又是如何展示的?讓大家在分工明確的前提下,掌握知識,提高學習興趣。
2.聯系生活實際,促進學生發展
知識來源于生活,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教學注重與現實生活問題的聯系,加強學生在學習知識過程中聯系生活,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舉例說明,我們學習人民幣兌換,掌握五角、一元、十元到一百元,并且以元為換算單位,一元可以換兩個五角,一百是用十個十元組成的等。通過這些生活實例,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學習知識。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只是簡單地對老師所講進行了解,要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建立自己的學習框架,提升對問題的思考和解決能力。
小學高階段數學學習會遇到很多問題,需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來開展教學,教師要努力引導學生克服困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總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小學教師在小學教學階段不可推卸的責任,小學教師需要慎重對待,并且認真開展工作。
參考文獻:
李樺.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J].教育教學論壇,2015(31).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