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平
【摘 要】 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過長期積累和沉淀逐漸形成的。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是教學中較為基本和關鍵的素養,并對數學學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那么,如何強化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及教學實踐性的策略呢?本文從營造自由課堂氛圍、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和結合生活實踐教學三方面入手,探討了強化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及教學實踐性的策略。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核心素養? 教學實踐性? 強化策略
一、營造自由課堂氛圍
隨著素質教育為中心的教學改革的逐步推進,學科核心素養也逐漸被教師認可,并與教學實踐相結合,著力于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在數學教學中,學科核心素養與科目教學內容相結合,對學生的數學思維,理解能力,學習能力,創新意識等等方面都做出了要求。因此,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通過為學生營造和諧自由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從具體的教學方式上來說,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采取小組討論、師生互動問答等方式來逐步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以“時間的計算”這一章節的內容為例,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首先利用好課前導入的環節,給學生講述《一分鐘》這一關于時間的小故事或者為學生播放這一故事的相關音頻視頻。在學生欣賞完故事之后,讓學生計算故事中的主人公一共拖延了幾分鐘的時間,并且讓學生觀察拖延的時間分別都是發生在什么時候,相比于平時他的活動時間都發生了什么變化。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小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同時也能夠讓學生迅速建立起時間的相關概念,做到新知識點的入門。這樣結合故事與游戲的課堂導入還能夠活躍課堂的氣氛,使當前的數學課堂與嚴肅古板的傳統課堂相區別,減少小學生心理上的緊張感與排斥感,習慣于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基于同樣的目的,教師在講解時間的相關概念以及運算的時候,也可以結合四則運算的例子作對比,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探究計算時間的方法和規律。在完成知識點的總體學習之后,教師還可以通過知識接龍的方式帶領全班的學生進行知識框架的構建以及知識點的串聯。在這樣的課堂模式下,課堂氛圍能夠進一步活躍,小學生對于教師的畏懼感也能夠大幅度地減弱。只有在這種平等自由的課堂氛圍下,才能夠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真正實現學生數學思維和能力的增強。
二、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培養小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還需要對教學的方式進行創新和研究。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在社會中的普及給人們帶來了方方面面的便利。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要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也有利于小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例如,在學習統計圖這一單元的知識點時,傳統的數學課堂中往往需要教師在黑板上手畫各種統計圖并結合教材上的統計圖進行講解。這樣不僅讓教師費時費力,同時也使得教學過程中能夠適用的統計圖案例過于單一,影響教學的效果。為了克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在備課的過程中設計PPT形式的教學案,通過圖片以及表格的動態變化來直觀地講解各種統計圖的變化,并且對比不同統計圖之間的區別。除此之外,利用幾何畫板畫統計圖進行講解的方式也可以實現解放勞動力,加強學生對統計圖的直觀理解的目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適當地結合微課,為學生播放其他優秀教師關于統計這一章節的授課視頻也能夠起到豐富課堂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結合信息技術對教學的方式加以創新,一方面能夠節省教師的不必要勞動以及課堂上的時間,用以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另一方面也能夠使數學課堂更加生動有趣,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更能夠通過這種直觀的空間圖形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以及利用圖形描述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結合生活實踐教學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當前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理論知識的講解,還要加強教學的實踐性,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思維和能力,在實踐中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因此,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在講解相關的知識點時,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作為例子來分析問題,讓小學生產生代入感的同時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這一數學問題,也能夠更快地掌握相關的知識點。例如,在學習四則運算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把學生在超市或者商場買東西的情境作為案例來導入和分析。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在商場中買的東西的總量,讓學生來計算需要花費多少錢。還可以設定學生只帶著一定量的錢,讓學生探究帶著的錢是否足夠,如果不夠的話需要對哪些東西進行取舍等問題。通過這樣的討論過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研究100以內數字的加減乘除運用。小學生在這樣貼近自身生活的場景實例中,更容易產生學習的興趣,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四則運算的方法和規律。同時,這種結合實際的教學方式也可以讓小學生養成習慣,讓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相同的場景時下意識運用數學思維進行思考,鞏固掌握的數學知識。
總之,為了提高數學課堂的質量和效率,小學教師開始深入研究教學策略,采用新式創新教學法,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結合現代科技和生活實踐開展教學,加強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也使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更加生動有趣,營造出了高質量的教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