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秀麗
【摘 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更具有良好的競爭優勢。因此教育工作者應當注重從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讓學生能夠創造性的思考學習內容。本文將從創設民主的教學環境、聯系生活實際創新教學內容、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三點闡述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策略,希冀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 小學數學? 獨立思考? 策略研究
從小學數學內容來看,其培養的是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包括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能力,再加上小學階段是打基礎的關鍵時期,在此基礎之上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將是至關重要的。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很難集中注意力,教師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同時應當注重加入趣味的元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創設民主的教學環境,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傳統的教學方式導致課堂氛圍固化僵硬,在這種高壓之下很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師要學會創設民主的教學環境,在日常教學中注重提升課堂的趣味性,或者學會用和藹幽默的語言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樣會讓學生適當放松下來,進而展開思考。這時候教師要耐心等待,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例如,在教學“乘法”時,如果干巴巴教學乘法:2×2=4,2×1=2……學生學習的方法就只能是死記硬背,根本不需要思考。這時,教師引入小游戲,先在黑板上畫一只小鴨子,然后說一只鴨子兩只腿、一張嘴巴、兩只眼睛和一個尾巴,撲通一聲跳下水。緊接著讓第一排第一個學生接著說如果是兩只鴨子呢?這位學生說是兩只鴨子四只腿,兩張嘴巴、四只眼睛和二個尾巴,撲通兩聲跳下水,下一個學生說三只鴨子的時候很明顯沒有反應過來。教師暫停游戲,指名學生在黑板畫出三只鴨子,學生在教師之前一只鴨子的基礎上畫出兩只鴨子,一共三只鴨子,學生立刻說出三只鴨子六條腿、三張嘴巴、六只眼睛和三個尾巴,撲通三聲跳下水。教師及將學生說的話對應寫在黑板上,然后讓一名學生將這幾句話寫出對應的乘法,讓學生獨立思考幾分鐘之后上臺。一位學生正確寫出了對應的乘法,學生說因為隨著鴨子數量一只一只的增加,直接用乘法就可以得到結果。
二、聯系生活實際激活思維,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學做合一的思想。要想學生能夠將知識能夠運用到生活中去,首先教師要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相聯系,然后用一些問題引發學生的獨立思考,這樣還能夠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可謂達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我們在教學“倍數”的時候就可以采用按照這個交出措施開展。教師可以讓學生猜測自己的年齡,學生猜測的答案有35、38、40……等等數字,教師問學生猜測的依據是什么?學生說是根據外貌、穿著打扮等。教師之后給學生第一條“提示”,自己的年齡是6的倍數,讓學生繼續猜。學生有的說30、36、42等數字,這樣一來范圍就縮小了,教師提問學生為什么是這些數字呢?學生思考了一會兒說5乘以6是30,6乘以6是36……教師給出第二條提示,自己的年齡是6和8的共同的倍數。學生思考了一會兒后說是48,因為6乘以8是48,這樣就滿足6和8的倍數了,其他數字都不滿足。教師要給與學生非常大的肯定。在整個過程中思考是完全由學生自己完成的,教師只起到了提出問題的作用,但是在一步步提問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有一定的啟發性,并且要生動有趣。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感到課堂的有趣。
三、創設主動探究的情境,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想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就要讓學生有主動探究的機會。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巧妙創設主動探究情境,使學生能夠在情境中更好地進行數學思考。教師要認真對待教學工作,注重每一個教學環節,將課堂的每一環都用生動的方式一氣呵成。這就需要借助教學情境了。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適當的情境,引導學生在這種情境下主動完成課堂任務,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我們在教學“統計圖”相關知識的時候就可以按照這樣的措施開展。教師先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大大的圓,然后稍微加一點修飾畫成一個“蛋糕”,創設一個人過生日的晚宴,將蛋糕平均分成二十份之后讓學生隨意拿取,數量不限。想要拿取蛋糕的學生在某一塊或者幾塊蛋糕上面標注自己的名字或者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以證明自己想要吃這幾個蛋糕。當學生獲取蛋糕之后,主持人(教師)說必須說出自己所拿取蛋糕的比例就可以吃到屬于自己的蛋糕了,如果說不出來的情況下,其他學生可以搶答,答對的學生就可以分得蛋糕。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這個“晚宴”中來,并且每一個想要得到蛋糕的學生都需要獨立思考,如果想要從其他人那里獲取答案,就可能面對吃不到蛋糕的風險。整個課堂氛圍非常好,教師可以提問學生,一位學生拿到了四分之一的蛋糕,教師說為什么是四分之一?學生說因為一共是20塊蛋糕,我一共拿了五塊蛋糕,5除以20就是四分之一。然后教師看到學生將這幾塊蛋糕分給我其他的人,教師趁機提問學生要說出比例,否則這位學生想要分發給其他學生的蛋糕將被收回。
總之,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創造這種各樣的機會讓學生主動思考,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習慣于自己獨立思考。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緊密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興趣所在,不斷調整教學方法,探索適合自己班級學生的方法,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陳光蘭.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的養成方法研究[J].中外交流,2016,000(016):242-243.
[2] 何慶林.試析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J].教育,2016,000(0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