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習貞
【摘要】語文是小學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重要基礎。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運用符合新課標要求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讓學生的學習情感和興趣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加強。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課堂教學
新課標背景下,許多教師都在積極創建溫馨和諧的高效課堂,因為高效課堂的創建,既能全面實踐新課標的要求,又能促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較大的發展。而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的生命線,是將教師、學生和知識點有效連接起來的紐帶,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得課堂收獲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優化語文教學過程,創建以生為本的高效課堂。
一、導學案教學,創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預習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習慣,學生會在課前預習過程中理解將要學習的重難點,總結出自己無法解決的疑難點,進而就會有所側重地展開課堂學習活動。語文科目中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既有漢字,又有詞語,還有文本理解,學生在預習時有可能會顧此失彼。而導學案中會呈現清晰的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并會引導學生展開具體的學習活動。因此,教師要在課前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出實效性強的導學案,進而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展開學習活動。
二、小組合作,創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小組合作是一種非常適合小學語文科目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按照組間同質和組內異質的原則分成若干小組,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學習內容,在自主思考的基礎上展開合作探討,進而使得語文能力強的學生帶動語文能力欠缺的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展和提升。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生字開花”的小組游戲。即,學生在學習新的漢字時,要回想起自己學習過的關于該生字的所有形近字和詞語,進而使之形成一個系統。如學生在學習“跤”字時,這個生字可以組成的詞語有“跌跤、摔跤、滑跤、栽跤”,與“跤”字相近的漢字有“校,狡、咬、餃、絞”等,各個形近字又可以組出不同的詞語。小組合作模式下,每一個學生都會展開相應的回想與書寫,小組學生會互相影響、互相啟發、共同進步。
三、讀寫結合,創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語文科目中,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閱讀是語言的輸入,寫作是語言的輸出,學生會在輸入與輸出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語言運用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文本中的讀寫結合點,從而在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隨文微寫作。即,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和體會,學生都可以將其運用一定的語言寫作出來。如學生學習過《掌聲》,學生是否給過別人掌聲,學生是否得到過別人的掌聲,學生對掌聲的理解如何,學生都可以將其寫作出來。
總而言之,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運用導學案教學,小組合作以及讀寫結合等不同的教學策略,創建以生為本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殷立丹.淺析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