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海燕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詞作為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的載體,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有著重要的推進作用,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等核心素養,而古詩詞作為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內容,它所涉及的內容方方面面,表現在風景、人物、思想、感情等多維度的學習內容,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文;核心素養;教學
古詩文大都是文質兼美、思想豐富,既具有工具價值,又具有人文價值,通過對古詩文的學習,讓學生認識到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體會到我們民族文化的智慧,在小學階段,掌握的古詩文中,教師要學會整合這些詩詞作品,幫助學生拓寬思維,讓學生更好地感受不同語言風格的魅力,加深學生對詩文內容的理解,通過古詩文的學習,進而培養學生的文化思想和道德價值,讓學生感受古詩詞的韻律節奏之美,發掘學生的思想道德之美。
一、從詞意入手,培養學生的古詩文美感
古詩詞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華,也是我們民族語言文字運用的典范,其間蘊含的思想、胸襟、情致、風骨永遠魅力四射。它傳承著祖國文化的命脈,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古詩文卻也存在著一定的難度,畢竟古詩文本身它的語言便是學生學習的一大障礙,因此,教師可以從詞意入手進行教學設計,培養學生感受古詩文的美感,通過對個別詞意的理解,進而激發學生了解古詩文的興趣。
二、劃分詩歌節奏,培養學生語言節奏感
學習古詩的第一點就是學生要會讀古詩,古詩有著強烈的節奏感,學生通過有節奏的朗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構建與運用,也可以培養學生關于古詩文的語言美感,使得學生體會到古詩中的節奏感,領略到古詩的韻律,接受古詩文的熏陶,感受古詩文的語言之美,進而簡易小學語文古詩文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三、從作家背景入手,為領悟文章主旨奠定基礎
對于古詩詞的學習,其古詩的主旨思想,是學生最難以理解的一個學習過程,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由簡入深,逐個層次對學生進行古詩文的輔導,進而使得學生可以體會到文章的主旨內容。教師可以從古詩詞的作家背景入手,進行詩詞的了解,體會古詩中的意境。
四、深入了解古詩題材,檢驗學生學習古詩的內容
在語文教學的學習中,學生要明白一個道理,無論學習什么樣的內容,它所涉及的題材和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都有著莫大的關聯,因此,教師要合理利用語文學習的這一特點,檢驗學生對古詩文的學習。教師通過讓學生了解古詩題材,進而檢驗學生的學習內容,使得學生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分析文中的思想內涵,加深學生的理解。
總而言之,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古詩文教學時,要從簡入深,使得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古詩文的學習習慣,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繼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苗青.腹有詩書氣自華———語文核心素養下的古詩文教學[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7(2).
[2]佟圣利.語文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古詩文教學[J].課外語文,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