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海燕
【摘要】老師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引導者,老師自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是否靈活與多元,直接影響最終的課堂教學效果。傳統教學方法具有單一性的特點,無法滿足小學生的好奇、探究學習心理。為此,老師需要根據所教學科的實際特點,將多元化教學理念及方法運用到教學之中,全面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元化教學方法;運用
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越來越注重創新元素的融入,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激發與培養學生的創新潛能,才能夠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更好地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因此,多元化教學理念及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拓展學習及深層次學習的機會,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保障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第一,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既符合當前社會所需人才的培養方向,又符合當前的教學規律。老師要對多元化教學理念及方法進行深入研究,針對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靈活多變的教學設計,這樣才能夠兼顧到每位學生的學習及能力培養,促使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第二,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及發展需求。在運用多元化教學理念及方法之時,老師可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采取契合實際教學內容及學生實際學習需求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感知到樂趣,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及素養。第三,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益。將多元化教學理念及方法運用到教學中,能增強小學數學教學的靈活性與多變性,能從多角度來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創新性,從而顯著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策略
1.設計多元化的提問。例如在學習“射線和直線”知識點之時,老師可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直觀的夜景圖,而在夜景圖之中,學生會發現燈光,并對燈光的由來產生興趣,向老師進行提問。此時老師可趁機向學生反提問,燈光所折射出來的線呈現什么形狀?具有什么特點?引發學生的聯想與思維。在此種師生互動中,學生思維得到靈活與創新。
2.設計多元化的實踐活動。數學本就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所以針對此門學科的教學,老師需要注重對多元化實踐活動的設計,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實踐學習及體驗學習的機會,相信這樣的教學活動能更好的保障實際教學效果。
3.設計多元化的作業。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在完成教學任務之后,需要為學生設計合理的作業,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所學。但想要實現此理想的教學目標,就需要老師為學生設計多元化的作業,保持其做作業的熱情,并在做作業中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
4.設計多元化的評價。評價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針對此環節而言,必須徹底從以往老師單一成績評價中走出來。要注重師生間互評的結合,如鼓勵學生自評、互評,最后老師進行總結性點評,更好地優化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王芳.多元化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27).
[2]陳保平.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