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贇
【摘要】所謂小組合作學習,其實際上指的是學生為了能在小組中將共同的學習任務完成而進行的動手實踐與合作交流的過程,通過對小組成員的責任進行明確,以此實現他們之間的互助式學習。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將班級中原本存在的個體以合作交流的方式聚集在一起,同時也可以使他們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進行團結互助和取長補短。基于此,本文圍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開展
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想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提高,就必須對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方法進行合理應用。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團隊意識進行提高,同時通過讓學生進行不斷的交流和合作,也可將教學任務進行有效完成。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對合作學習機制進行合理建立,除了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之外,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而他們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也會得到最大限度的體現。
一、合理分組,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如學習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等,從而對他們進行合理分組。對于一個小組而言,4到6人為最佳,同時在每個小組中也要有優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也可進行取長補短、互利互助,而每個小組之間也可進行公平競爭。
二、合理選擇內容,對學生進行科學指導
在教學期間,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還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所以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必須要對其內容進行合理選擇。教師只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活動中,他們的學習興趣才會得到激發,而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期間,教師才能為他們營造良好、民主的學習氛圍。首先,隨著數學教學的不斷發展,數學教材也出現了很多實踐活動知識,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期間可選擇這部分內容進行。其次,在班級中難免會有一些層次較低的學生,教師可針對這部分學生選擇學習內容,只有這樣,這些學生才能進行不斷的探索,而通過動手和實踐,他們也可對新的知識進行了解和掌握。
三、培養學生技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對于學生而言,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對他們的合作技能進行培養,那么他們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期間很難將學習的有效性進行提高。所以教師要想對合作學習教學效率進行保證,就必須將相關的合作技能傳授給學生。
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小組討論期間,必須要對每一個學生都給予足夠的尊重,對于學生存在的不同觀點及想法也要進行重視,在面臨相關問題時,教師要心平氣和地對問題進行解決。然而,針對合作技能及素質而言,它并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讓學生進行掌握的,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對合作技能進行不斷滲透和培養,只有這樣,教師開展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才會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張玉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