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永磊
摘 要:在素質教育提出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手段逐漸多樣化,從而更好地滿足了學生對于教學課堂的新要求。其中,分層教學法作為一種依照學生學習水平對教學進度以及教學內容進行不同劃分的教學手段,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被教師廣泛應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實施策略
對于學生成長發育來說,初中是非常重要的階段,處于這個階段的學生不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會發生很大的改變,同時學生的很多學習習慣都是在這個階段養成的。而在初中教育中,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花費了學生較多的時間,在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的時候,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邏輯思維都會有較大程度的提高。雖然學生都在同一個教室以及聽同一個教師講課,但是由于自身理解能力存在差別,所以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不同,如果數學教師還是采取過去的教學方式來完成數學知識的教學顯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在本文中對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實踐進行深入研究。
一、分層教學及其應用價值
隨著我國新課程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很多初中數學教師都開始采取分層教學方法來完成對數學知識的教學工作。其實所謂分層教學就是根據不同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具體掌握情況采取合理的教學策略來培養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將班級的學生劃分多個層次,依據不同的層次制定對應層次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的基礎上對新的知識學習和練習,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與過去的數學教學方法有較大區別,分層教學方法對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都給予考慮,讓學生發揮自身的學習潛力來進行數學知識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過去那種教師只關心優等生的現狀,有效促進初中數學教育向前發展。因此,如果初中數學教師在知識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合理運用分層教學方式,可以促進不同學習情況的學生都能夠通過學習獲得收獲,為他們進入高中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奠定基礎,這也有助于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分層教學的有效策略
1.合理分層,制訂差異化的教學目標
在過去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是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在分層教學中,因為處于一個班級的學生由于學習能力等因素會在數學知識掌握程度上出現差別,數學教師需要了解所有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完成層次劃分。一共可以將學生劃分成三個層次,分別是A、B、C。A層次的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具備足夠的興趣,而且通過之前的數學知識學習具備良好的數學基礎。B層次的學生對于已經學習的數學知識掌握情況一般,對數學這門課程有一定的學習興趣。C層次的學生不愿意學習數學知識,對于這門課程的興趣不高。在完成學生的層次劃分之后,數學教師還要根據不同層次的數學知識學習情況來制訂對應的教學目標。對于那些數學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可以在教學中發散他們的數學思維,并為他們布置一些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夠解答出來的練習作業。而對于數學基礎一般的學生,數學教師在課程教學中需要將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鞏固上,只需要他們能夠解決一些一般難度的數學問題就可以。而對于數學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在理論知識理解上,所布置的練習作業也不應該太過復雜。通過合理分層以及制訂差異化的教學目標就可以促進學習情況不同的學生的數學水平都能夠得到提升。
2.靈活教學,創新教學手段以完成教學目標
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的時候,數學教師要靈活教學,將課程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緊密結合,對于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應該采取對應的策略。對于數學知識掌握情況良好的學生,要引導他們開展自主學習;對于數學學習情況普通的學生,在對他們進行數學知識教學的時候,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來完成教學;對于數學基礎比較差的學生,要注重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指導,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3.分層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提升
在采取分層教學方式來進行數學知識教學的時候,要針對不同學習情況的學生進行分層評價。對于學習情況不太理想的學生,在評價的時候要注重自信心的保護,多使用一些肯定和鼓勵的詞匯。對于A層次的學生,教師也要合理評價,幫助他們意識到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升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通過分層評價充分發揮出分層教學的促進作用,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得到提升。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與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相比,分層教學方法是面向班級內所有學生的,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得到進步和提升,同時,還有助于培養初中生對于數學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有效保障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賴海燕.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中的合理運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4).
[2]劉年輝.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的實施[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10).
[3]席凌.關于初中數學實施分層教學有效策略的反思[J].學周刊,2016(33).
編輯 李 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