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美珍

摘 要:在小學數學高年級的教學過程中,解題教學作為教學內容的主干,具有重要的教學意義。教師在學生解題的過程中,與學生開展有效對話與互動,能夠促使學生對解題過程更加明確,促進學生更好地通過解答問題的過程,發展數學能力。基于小學數學高年級中的解題教學對話研究,希望能夠揭示出一條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路徑,并希望籍以此,進一步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研究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對話;小學數學;解題教學
合理有效的對話,在小學數學高年級解題教學過程中能夠促使學生獲得更為顯著的學習收益。我們在小學數學高年級解題教學的對話過程中,通過詢問學生的解題步驟及思路,幫助學生有效拓展了數學思維,引導學生對小學高年級數學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從而促使學生更為扎實地掌握這些相關知識。以下結合具體教學情況,分別進行介紹。
一、問題解決中的師生對話開展
在小學數學解題教學中,問題解決占有重要的比重。學生通過對于問題的解答,能夠有效地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來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學生學以致用。在小學數學高年級的問題解答過程中,我們開展了有效的師生對話,促使學生對解題思路更加明確,從而對問題做出良好的解答。
如百分數問題解決,例1:“某商場以80元的價格購入20盒月餅,在中秋節前加價20%出售,在中秋節后在原有售價的基礎上減價50%出售,已知該商場在中秋節前出售了16盒月餅,在中秋節后減價出售了剩余月餅,求該商場獲得的利潤。”
在引導學生進行解答的過程中,我首先提問學生如何計算利潤,學生回答將總銷售額減去成本即為利潤;我根據學生的回答,要求學生劉某寫出該商場在月餅銷售過程中的總銷售額,劉某列出:“80×120%×16+80×120%×50%×4”,我追問劉某算式中的“80×120%×16”與“80×120%×50%×4”分別代表什么,劉某回答“80×120%×16”是中秋節前的銷售額,“80×120%×50%×4”是中秋節后的處理銷售額。我對劉某的回答表示認同,并要求其根據此基礎完成對這道問題的解答。劉某列出算式:“80×120%×16+80×120%×50%×4-80×20=1536+192-1600=128(元)”,從而正確地解答了這道問題。
二、幾何題中的師生對話開展
在小學數學結合題的解答過程中,有效的師生對話能夠啟發學生的空間思維,促使學生在解答幾何題目的過程中獲得更好的學習收益,通過對學生進行幾何題解答過程的對話指導,有效地幫助學生獲得了更加出色的幾何解題能力。
如例2:“正方形A的面積為4,求其內接圓O的面積。”
在引導學生解答這道問題的過程中,我首先向學生提問解題思路,學生王某表示,利用正方形面積計算出正方形的邊長,即是內接圓O的直徑,接下來利用圓面積公式即可計算圓O的面積。我要求王某進行解答,王某表示正方形的面積為4,邊長為2,也就是圓O的直徑,圓O的半徑則為1,根據SO=πr2的公式,內接圓O的面積為π,我對其解答過程表示了肯定。
三、運算題中的師生對話開展
在小學數學高年級的運算題解答過程中,包含著分數、小數四則運算的復雜問題,通過教師與學生間的真誠對話,能夠促使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簡化運算,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總而言之,在小學高年級的解題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有效利用對話手段,幫助學生厘清數學知識的脈絡。通過合理有效的數學對話過程,能夠使學生對于知識的要點更加明確,有效提升學生的解題質量,促使學生獲得更為充實的數學學習收益。此外,我們利用小學數學高年級的師生解題對話,構建了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信賴,從而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過程中。
參考文獻:
[1]龍麗琴.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互動教學的構建研究[J].教育界(綜合教育),2019(10):104-105.
[2]方耀雨.互動教學在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當代家庭教育,2019(19):115-11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