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實行,教育行業對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只有有效地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夠讓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不斷提高學習質量。而老師作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其閱讀指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所以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閱讀指導能力,以此來幫助小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指導力;提升策略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教學模塊,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閱讀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語文教學質量的高低[1]。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充分契合學生的學習、成長特點,采用新型的、高效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來指導小學生進行閱讀學習,從而有效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這樣一個過程中,老師需要不斷地對自己的閱讀指導能力進行反思和提高,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和取得更好的發展。
一、小學語文老師在閱讀指導中存在的問題
1.閱讀指導功利化
有部分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常常將考試成績作為閱讀指導的基本出發點,從而依據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出閱讀重點和設置相關的問題,進而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帶著預先設置的問題進行思考和重點規劃。在這樣一種過于功利化的閱讀指導中,學生與文本之間的交流時間較少,同時學生的自我閱讀方式不被凸顯,從而也就導致了學生的閱讀收獲不多,質量不高。
2.閱讀側重點發生轉移
閱讀教學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通過對文本語言的思考和想象來讓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從而洗滌心靈[2]。但是很多老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時,僅僅只是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字閱讀能力而忽略了學生人文主義精神的培養,這就導致閱讀的側重點發生了轉移。如此在脫離閱讀教學初衷的閱讀指導中,學生無法良好地對文本進行思考和感悟,從而也就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無法提高。
3.學生閱讀的主體性不突出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常常采用老師為教學主體的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灌輸式的閱讀教學指導。在這樣一種教學理念的閱讀指導下,學生的閱讀主體性不被突出,從而就導致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大幅度降低。與此同時,很多老師通常以自己的經驗來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導致學生失去了對文本的自我感知和體驗,完全是盲目地跟著老師的閱讀體會來體會和感知。表面上來看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增加了,但是學生的自主性和思考性卻丟失了,如此也就直接導致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下降。
二、小學語文老師閱讀指導力的提升策略
1.突出學生教學主體位置,構建新型課堂
在新教學改革理念中,學生處于教學的主體位置,而老師只不過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只有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充分突出學生的教學主體位置,才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之中去,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3]。所以小學語文老師想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指導能力,就必須將傳統的老師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摒棄,在充分突出學生教學主體位置的基礎上為學生構建新型的課堂模式,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習質量。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一課《秋天的圖畫》一文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就可以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來為學生構建課堂,如問題情境教學法。首先在課堂的開始階段老師需要向學生提出一些導入問題,如同學們印象中的秋天的花草樹木是怎樣的?秋天常見的動物有哪些?等等。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老師讓學生進入回憶和想象,讓學生處于秋天的情境中。然后在這樣一個情境中老師再帶領學生進入課文的閱讀學習中去。最后在完成課文的學習之后老師讓學生進行闡述,課文中所描寫的秋天和自己認知中的秋天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在這一整個問題情境教學法中,老師充分地突出了學生的教學主體位置,并良好地指導了學生進行思考和閱讀,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有了切身的感受和體會,從而大幅度地提升了閱讀能力和學習質量。與此同時,在這樣一種教學方式的探索之下,老師的閱讀指導能力也更上一層樓了。
2.掌握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方式,提升閱讀指導能力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教學環節,良好的教學評價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而不科學的教學評價則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探索教學評價方式和提高教學評價能力能夠良好地提高自身的閱讀指導能力。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過于單一,只是采用考試的形式或者是以教師的主觀感受來對學生進行評價。其評價方式的單一性和評價內容的不科學性,嚴重制約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施行,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評價時需要完全摒棄傳統的不良的教學評價方式,采用新型的如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的評價方式來對學生進行評價。同時基于小學生的學習、成長特點,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需要以鼓勵為主,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如此,通過掌握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方式,教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己的閱讀教學指導能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習質量。
總而言之,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關系到其一生的發展。小學語文老師作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其需要通過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的轉變來有效提升自己的閱讀教學指導能力,從而良好地指導小學生進行閱讀學習。
參考文獻:
[1]毛愛華,張興文.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探究[J].教育探索,2019,15(9):20.
[2]趙培香.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及啟示[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34(1):22.
[3]嚴琳.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8,15(20):23.
作者簡介:唐玉華(1973—),男,民族:漢,籍貫:江蘇射陽,學歷:大學本科學歷,職稱: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