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
摘 要:以小學音樂教學中奧爾夫教學法的實踐為切入點展開具體分析,闡述音樂教學中奧爾夫教學法的含義,并以此為依據,提出了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實踐探究:將舞蹈與音樂相結合,增強學生的創造能力;組織校內音樂實踐活動,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極為重要,可以說,該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輔助,將多種元素結合起來,開發學生的創造能力,來提升學生自身的音樂素養。
關鍵詞:小學音樂;小學教師;奧爾夫教學法;實踐探究
針對小學教育而言,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對學生進行思想灌輸,以提升小學生素質教養為基礎目的,促使學生的心靈得以凈化。該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手段,是由教師引導學生在愉悅的世界中學習音樂。結合新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將該教學模式應用于教學之中,不斷提升學生自身的音樂素養,從而使得小學生加深對音樂的了解。那么下文針對奧爾夫教學法如何在小學音樂中發揮其重要作用,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小學音樂教學中奧爾夫教學法的含義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奧爾夫教學法是一種教學手法,它是由德國的一位音樂教育家所創立。它的充分應用能提高小學生的自學能力,并讓學生快速掌握相關音樂技巧。在教學中,該教學模式充分填補了當下音樂教學的缺陷。奧爾夫教學法的宗旨是提升學生的音樂能力,以音樂為載體,將音樂與其他相關的知識融合在一起,通過逐步探究,挖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音樂是由多個音符構成,而音樂的旋律大多較為舒緩,在音樂的世界,能夠使人減輕壓力、身心愉快,這便是國家為什么提倡要從小培養學生的音樂細胞的原因之一。小學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要充分結合小學生實際的年齡特點,對學生進行逐一分析,通過奧爾夫教學法讓學生對音樂產生一定的興趣,從而為學生日后的音樂學習鋪好路,奠定基礎。
二、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實踐探究
1.將舞蹈與音樂相結合,增強學生的創造能力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師必須在學生心中樹立美好的形象,為學生做好榜樣,起帶頭作用,積極地用奧爾夫教學法帶動學生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有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1]。在音樂教學中,節奏是教學的基礎,每一首曲子都由不同的音符組成,其都有不同的節奏,學生在學習時,教師要將每首曲子的重點節奏做標記,讓學生反復訓練,并在有限時間內對學生逐一分析,久而久之,學生在音樂方面的節奏感便會有很大的加強。提起音樂便會想到舞蹈,在音樂教學中,可以有效地將舞蹈與音樂相結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基礎訓練,以便了解每一位學生的體能。在教學《龍的傳人》這一首曲子時,教師可以提議將《龍的傳人》編排成一段舞蹈,讓學生邊唱邊跳,把《龍的傳人》這首曲子編成的舞蹈作為班級的班舞,在此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在一定的空間內進行自由活動,通過即興表演的方式,將學生內在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發掘出來。
2.組織校內音樂實踐活動,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奧爾夫教學法倡導的是使學生“動”起來,結合學生的音樂水平,讓學生通過一系列聯想來感受音樂的魅力。在小學教育中,教師的根本目的是將學生教好,從而提高升學率。針對小學音樂課程而言,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可以借助幻燈片,讓學生觀看著名音樂家演出的片段,在飯后課余時間利用校園廣播,宣講音樂對小學生成長的重要性,讓學生無時無刻都感受到音樂的存在[2]。針對小學音樂課程,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由于音樂本身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學生只有主動參與,才能感受到音樂的魅力。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教師可以在小學設置校園音樂節,組織學生多去參加實踐活動,借助此機會,讓每個班級挑出五名音樂感極強的學生參加比賽,比賽前三名在學校經濟允許的范圍內發放獎品,以此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借助學生參與音樂比賽的機會,讓學生圍觀班級內五名學生的音樂訓練,并組織學生模仿他們的唱跳,讓其他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
總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音樂發展前景,為學生制定適合的教學方案,在校內多給學生提供表演的平臺,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充分地表現自己。在音樂中,奧爾夫的教學理論注重學生的親身實踐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在尊重學生音樂水平的前提下,要積極采用奧爾夫教學法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使得小學生在日后音樂的道路上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程巖.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20(2):224.
[2]黃國華.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學周刊,2019(30):149.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