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長江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的進步。其中,新課標規定教師應當改變以前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倡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并且要經常互動,大家合作交流,一起學習。而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有更多的互動,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同學、師生之間要經常溝通交流,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是指縮短時間,減少物力、精力的投入,但要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因為教學效果提高了,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因為初中生的課程量很大,學生的負擔很大,高效的課堂教學可以減輕學生的負擔,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有效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同時,教師應當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使教學達到高質量、低消耗的目的。
一、學生在初中化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初中生在學習化學時存在很多的問題,歸納以后,可以得到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1)初中化學課本雖然內容簡單,但是習題量很大,考試中的題目比較復雜,且學生對知識的運用不是很好。(2)化學課本內容雖然簡單,但是課時量很大、教學速度太快,導致學生跟不上教師的節奏。(3)學生對問題產生質疑后或者爭議很大時,無法及時解決問題,花費的時間過多,其他課程又被耽誤了。這樣一來,出現的問題是“學生前面的知識沒學會,后面的知識又跟不上”。(4)由于實驗室是公用的,開放時間受限制,有些實驗動手能力較弱的學生沒有辦法及時得到學習,不能驗證課本中的問題,使得自己的困惑越來越多[1]。
二、學生對高效化學課堂教學提出的建議分析
(1)初中化學任課教師應當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要尊重學生本人的想法,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在教學時要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2)化學教師要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注重知識之間的聯系,使化學課堂更具有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3)教師不能只重視學生的成績,應當從各個方面評價一個學生。
三、高效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用實驗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化學實驗是教學的核心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對學生的實驗有更多的關注。在進行化學實驗教學時,教師在教學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使實驗課程得以有效地開展[2]。例如,在科粵版化學九年級下冊《金屬材料的物理特性》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給學生講解鈉的特性時,可以通過實例給學生講解,讓他們明白鈉的特性。比如:將鈉點燃,發現有黃色的火焰,這樣學生就可以驗證課本上的知識,從而加深他們的記憶。
(二)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
教學中的學習情境是指教師通過各種學習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其是一種能夠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的情境,且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的真實性。另外,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并將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且學以致用,促進學生進行深刻的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電子設備,如:多媒體技術,通過其視頻、音樂、圖片等功能為學生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使課堂內容更加生動、形象,特別是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將課本中重點、難點進行分類,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解決他們的困惑[3]。
(三)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
根據新課程的要求而言,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是提高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其中,在進行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互相討論、分析實驗、共同學習進步。學生在討論過程中,能夠充分展示自己,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能夠知道自己的不足,及時吸取別人的經驗。例如,在科粵版化學九年級上冊《制取氧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設置一些有關于實驗室制備氧氣的問題,可以是在實驗室中可能出現的實驗現象、氧氣的性質以及如何收集氧氣等。之后在上課時,讓學生互相討論,然后總結出實驗發生的反應、氧氣的性質。到了快下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他們進行總結,互相討論自己在這節課學到了什么,從而有效鍛煉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思考能力。
化學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的重點,在社會的發展中一直起著重大的作用。同時,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領域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使得與化學相關的行業越來越受到重視,而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工作者,很多教師不斷改進著自己的教學方式,希望使課堂效率達到最大化。另外,為了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教師應不斷學習。希望以上幾點教學模式可以給初中化學教師提供幫助,讓學生的化學水平不斷進步,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駱坤英.試論如何打造初中化學高效課堂[J].學周刊,2018(4):88-89.
[2]陶成曦.如何提升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J].西部素質教育,2018,4(4):244.
[3]葛鴻.構建初中化學復習課高效課堂的策略與方法[J]. 教育現代化,2017,4(51):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