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眾
摘 要:現階段,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完成基礎數學知識的學習,同時也要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具備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小學生知識和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本文從小學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上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路徑
引 言
立足核心素養培育,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與實踐,是小學數學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本要求,也是小學數學進行深化改革的重要手段。對此,任課教師有必要加強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及其培育基本路徑的研究,通過研究,加深對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及其培育的理解,從而更好指導實踐,改建教學策略。
1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意義
在如今這個網絡信息化的時代,教學內容在不斷拓展,教育體系也在向著信息化的方向轉變,小學數學教學區別其他教學,不是以單純地理解知識為目標,更多的是針對數學思維與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目標,由于學生對于數學學習興趣不濃厚,導致學生難以理解數學知識。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以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為中心進行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與數學思維創新能力,進而使數學應用能力不斷提高。教師應為學生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以多元化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課堂活躍度,深化學生學習水平,以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為重點工作,為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基礎。數學核心素養是提高數學成績的基礎,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動力,只有學生發自內心地自主學習,才會收獲良好的學習成果。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中,如果學生內心缺少自主學習認知,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將會出現“死記硬背”的現象,這樣的問題對于學生提高數學綜合能力十分不利。因此,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引導,利用數學核心素養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學生只有擁有了自主學習意識,才會積極努力地學習數學知識。
2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基本路徑
2.1明確核心素養理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明確核心素養教學理念可以幫助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他們的學習狀態。以北師大版二年級的《變化的圖形》為例,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掌握知識點。在課程開始之前就對學生進行劃分,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問題的探索與研究,讓他們自主發表觀點。這樣可以對于平常課堂上不太活躍的學生有調動積極性的作用,營造一個積極學習的友好環境。另外,同一個教室的學生,知識接受的水平是有差異的,教師們可以根據其特點開設不同的學習小組進行討論。自己對于自己的學習能力是很了解的,因此,教師可以設立不同內容的小組,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內容的選擇,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該小組可以成為全班數學在該領域的交流對象,讓學生之間進行互補,激發出學生更多的興趣點,全面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2.2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但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有限。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興趣和求知欲的引領下,學生才能積極地投入到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數學教師可以借助數學問題來為學生創設出生動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好奇心,進而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思考和探究。比如,在四年級學習“三角形的內角和”這節課時,教師結合之前學過的三角形知識為學生創設了一個生動的問題情境:三角形三兄弟在聊天,直角三角形說:我的三角形最大,所以我的內角和最大!鈍角三角形說:那可不對,我有一個大鈍角,肯定我的內角和最大!銳角三角形說:我的三角形最小,那我的內角和就最小唄!究竟誰說得對呢?學生在教師的問題情境中激發起了探究的興趣。教師再帶領學生通過畫一畫、量一量來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既完成了本節知識內容的學習,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
2.3善用多元化教學手段
在整個授課過程中,教師們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這樣可以達到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目的。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的《優化》問題為例,教師們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例進行教學,一杯茶需要泡4分鐘,那么十杯茶需要泡多久?這時候學生就會因為邏輯的感知性想要繼續探索下去。再比如,每次只需要烙兩面,每一面需要2分鐘,那么烙餅10張需要多久?就按照這種形式,逐漸的去引導學生,讓他們有欲望去探索下去,解決它們。利用生活中的實例對數學知識進行拓展,在整個過程中要與實際生活情況相符合,比如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購物》章節的教授上,教師可以模擬商場促銷的場景,讓學生直觀的體驗購物,然后反向進行思考運用哪種方式運算可以更加簡單,并且對不同折扣進行分析,找出不同,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教師有邏輯的進行教學,也可以讓學生有更加開闊的數學思維,使其學習和討論的積極性得到提高。
2.4根據實際情況挑選學習課程內容
現在大多數教師都是按部就班地學習書本,并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去挑選課程內容,這就導致學生認為知識點太難,課程枯燥等。所以說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班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情況,因人而異地制訂教學計劃和規劃教學內容。比如在學習“尺子”的時候,教師可以用來布置課后作業,讓同學們測量一本書的長寬高。這樣一來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鞏固了學生的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結 語
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要持續地進行核心素養的滲透和培養,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實現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春剛.淺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有效策略[J].中華少年,2019(36):80-80.
[2] 紀艷梅.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J].新課程(上),2020(1).
[3] 尤秀梅.強化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及教學實踐性的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