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碧燕
【摘要】美術教育不是單純的傳授美術理論知識和技能,更是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營造自由活躍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的思維處于一種開放性的狀態,尊重每位學生對事物的獨特感受和想法,讓學生獨特的感受和想法轉化為獨特的美術作品,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本文探討如何以“游戲化”教學的方式開展小學美術課程,營造自由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每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想法,從而有效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培養他們的人文精神,幫助他們獲得有益于終生發展的美術能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游戲化教學;課堂氛圍
“游戲化”教學就是采用游戲活動的形式開展教學工作的一種教學方式。美術教育是一門比較特殊的學科,相對于理論知識和技能學習,它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想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在自由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引導學生自己去感受和理解事物,以作品的形式表達自己獨特的的感受和想法。
一、“游戲化”教學的優點
“游戲化”教學是對話學習的延伸,不單強調師生的互動,更體現了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教學形式的創新。“游戲化”教學作為一種創新教學方式具有以下幾個優點:
(一)游戲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小學美術課堂上,教師往往喜歡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使課堂變得沉悶,而美術學習的重點在于學生的感受和想法。游戲的形式較為新穎,適合活潑好動的小學生,通過游戲活動,教師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去感受和理解事物。
(二)游戲能讓學生擺脫思維的束縛
“游戲化”教學,能讓學生的思維處于一種更開放性的狀態,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事物,更大膽和真實地表達自己。游戲活動中的交流互動,更能激發學生相互之間感受的共鳴和思維的碰撞。
二、常見的“游戲化”教學
(一)角色扮演游戲
角色扮演游戲是在學習某個美術課內容時,教師組織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角色扮演,創設一種讓學生親身參與教學的課堂情景,使學生在角色扮演中獲得寶貴的經歷,輕松掌握復雜的知識,并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學習二年級上冊《現代玩具欣賞》時,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游戲來認識多種多樣的現代玩具,先讓小組成員分析每種玩具的特點,各組再派一個代表選擇某一玩具進行角色扮演,并說出自己所起的作用。
[教學片段]
生:大家好,我是機器貓,是一只裝了電腦,能接受指令的新型現代玩具,一身的銀灰色襯托著的大眼睛,讓人愛不釋手!
生:我是小火車,色彩鮮艷明快,采用圓形與方形組合的豐富多樣的圖形。看,小火車開動啦!小汽笛響徹云霄,火車滿載著旅客開始愉快的旅途……
小組代表依次介紹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所起的作用,其他學生對其進行評價總結。通過扮演各個現代新型玩具的游戲方式,學生輕松地掌握了各個現代新型玩具的特點和作用。
(二)造型游戲
造型游戲是在緊密結合課堂教學的基礎上,以游戲的方式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以此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游戲方式。造型游戲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斗志,燃起全班學生的競爭意識,也能促進學生團結合作,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三年級上冊《有趣的水墨畫游戲》這一課時,針對初步接觸水墨畫的三年級學生,筆者在課堂上采用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有趣的游戲和繪畫故事變得有意義的美術學習。
[教學片段]
師:“同學們,大家注意看,老師拿著毛筆給大家做個示范,當毛筆蘸滿了水和墨,在宣紙上重重地點畫一筆,同學們,快看,出現了什么?”
生:“墨汁迅速在宣紙上散開,好像花朵一樣。”
師:“然后,第二筆、第三筆,又出現了怎樣的神奇?”
生:又開了好幾朵花……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你們真是太棒了!”
因此,本課的定位在于造型游戲活動,區別于傳統的中國畫教學模式,重在游戲、趣味、體驗、探究、創新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游戲中自由體驗筆墨的特殊效果,愉快地感受水墨畫教學中,把象形文字組編一個故事,趣味十足,讓學生大膽探究與創新運用水墨畫意境來表達自己的感想,更充分理解和感悟水墨畫的傳統文化氣息,在不自覺中掌握基本的筆墨技巧,激發學生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
三、結語
“游戲化”教學不但能有效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完成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更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感受和理解事物,在游戲互動和作品中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養他們的人文精神。“游戲化”教學,并非一成不變,教師需要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意義和問題進行記錄和分析,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改進和完善,以助力小學美術教育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高翔.美術教育與人文精神發展[M].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17.
[2]陳衛和.青少年美術教育研究[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