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美術興趣,保證美術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學方式的轉變同樣離不開美術教師的主導作用。隨著核心素養下對初中課程教學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美術教學采用創新的教學方式也成了必然趨勢。情景教學法借助創設適宜美術教學的環境,得到教師和學生的信賴。然而,在情景教學法實施過程中,受到美術教師理論知識匱乏,對情景教學法運用不恰當等一些客觀問題,探究情景教學法有效運用到初中美術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初中美術;運用;策略
隨著社會化發展的需要,培養綜合素養和應用型人才成了學校教育的最終定位。而初中美術教學肩負著對學生審美能力、人文素養提升的主要學科,借助美育熏陶,使受教育者在審美觀念上得到提升,提高他們的美學感受和欣賞能力。同時初中美術教學還可以增進學生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領悟,成了初中教學中推進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 情景教學法運用到初中美術教學中的作用
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情景教學法可以理解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繪畫內容,以學生為主體,營造生動有趣的情景環境,充盈教學活動,促進課堂教學朝著教師與學生情感互動交流的方向發展,在活動過程中有目的地引入符合初中生認知發展的生動情景,激發學生對初中美術的學習興趣。初中美術教學中開展情景教學法,有助于深入挖掘本土美學資源,實現美術教學活動的開放式教學。其次,可以增添美術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感受美術教學的真切感,促進學生的真實感受得以流露,啟迪和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同時通過在美術教學中運用情景教學,進一步改善課堂教學的效果,提升美術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實現師生平等對話,建立起更為融洽的學習氛圍。
二、 情景教學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初中美術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效運用情景教學法,就需要掌握情景教學法的教學方法,從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景教學法的現狀來看,不同的教師在教學中的創設情景的方式不同,對于同一堂美術課,不同的教師對美術課堂的教學效果不同,主要跟教師的情景教學法的理解和運用不一樣。有的美術老師采用了幽默風趣的語言,借助了動聽的旋律,以及大自然的巧奪天工,這樣的美術課堂教學效果會更容易讓學生理解美術教學,體會美術教學的內涵所在,增強學生的美術欣賞力。但是部分美術教師對情景教學法運用不得當,課堂教學過于目的性,導致情景教學法沒有落到實處。
在課程教學逐步由傳統的教學轉變為核心素養下的新課堂模式,初中美術教學也深受影響,美術、音樂、體育學科的教學地位也得到極大的提升。學校和家長更加重視學生的美術教育,以提高學生的繪畫技巧、美術鑒賞力,教會學生如何去欣賞生活中的美術,從而激發學生更多的美術創作潛能成了當下初中美術教學的關鍵。但是,對于美術教學的方式,僅僅停留在口號上,仍然沒有和其他被定義為主課的科目同時得到重視。而學生喜歡富有情景的美術課堂,在情景教學模式下,初中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激發,他們也能夠享受到美術課堂教學帶給他們的快樂。所以初中生很期待美術課堂中生趣盎然的情景教學。
從初中美術教師的教育教學層面來看,年輕教師對情景教學法運用廣泛,教學方式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極容易創新,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各種情景教學法,充實自己的課堂教學。而老教師雖然有豐富的從教經驗,但是教學方式偏于單一化,教學思維缺乏應有的創新,不容易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對情景教學法的理解膚淺,美術教學方式也比較籠統,初中生在課堂中也不容易理解。
三、 初中美術情景式教學應該遵從的原則
(一)輕松愉悅的體驗式學習原則
初中美術教學要充滿趣味性,離不開教師的有效引導。在情景教學中,通過美術教師生動有趣的故事引導,激發學生有效的學習,讓初中生在情景的創設中學會啟發思想,引導他們進行合理的想象,從而主動地展開美術學習。在情景教學法中,枯燥單一的教學方式被情景化、趣味化、生活化,有利于學生理解美術教學的真正目的,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有趣味,更加容易引起學生的喜愛,幫助他們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
(二)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獨立自主性原則
情景教學法需要美術教師能夠借助已有的知識和學生的認知程度,運用切合學生發展的情景創設氛圍,達到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和學生之間的互相幫助。這也就需要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出發,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促進師生的共同進步。美術教師在情景創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情景滲透中促進相互交流、相互信任和共同進步。通過情景教學,能夠極大地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可以保證每一個學生自主獨立意識的發展,從而培養個性化的獨立個體。借助情景教學的創新性,在有目的的引導下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從而促成他們更加積極樂觀的學習態度。
(三)學生意識需要與課堂教學相適性原則
學生的學習意識的培養需要借助外界環境的引導,促進知識的呈現效果,將每一個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一起。成功的美術課應該是在情景的滲透下達成學生意識與課堂教學方式的融合。在每一次教學中,需要發揮美術教學的潛力,讓每一個學生能夠在課堂中達到精神集中,在培養學生對美術知識的動手實踐能力的同時,達到自主意識的激發,讓情景教學成為學生美術素養提升的關鍵,從而更好地適應美術課。
四、 初中美術教學中有效運用情景教學法的策略
(一)采用問題式情境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問題教學在初中教學中應用廣泛,在美術教學中通過滲透問題教學,幫助學生明確其學習意義,讓學生有目的地展開美術學習。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正確理解美術知識,強化學生的知識運用。通過問題的引導,激發初中生積極思考的意識,從而讓學生更加自主地思考,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例如:在講解色彩的相關內容時,為了讓學生了解一種顏色的調配,可以提問顏色中的三原色,各種顏色都是通過哪幾種顏色調配而成的,一邊設置問題,一邊引導學生進行調色,在問題的引導下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實踐,調配出自己需要的色彩。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可以鍛煉他們的思維。問題教學有助于聚焦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可以在問題中展開討論,積極思考,從而更好地掌握美術知識。教師可以通過分小組的形式,讓美術問題在小組間展開,通過學生的互動交流,分享彼此的答案。
(二)以生活化的素材為情境,讓美術教學貼近生活
美術教學是抽象的學科,也具有形象的一面。初中美術教師要讓學生能準確地理解美術知識,就需要以生活場景為出發點,用真切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這就要求美術教師對生活素材保持一定的敏銳力,發現生活中與美術教學相聯系的因素,把生活中的點滴感受和美術教學融合起來。用賦予生活化的場景來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從而使得初中生的學習環境變得更加熟悉。隨著信息化教學的運用,生活中處處有美術元素,例如生動有趣的圖片,電視上播放的廣告,以及一些耐人尋味的漫畫,這些都可以作為美術教學的資源。美術教學也體現了一種藝術視覺,從該學科的特點出發,引導學生多留心觀察身邊的美術元素,做生活的有心人,美術學科的生活化教學才得以體現出來。這種以生活化的情境教學為主的美術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在美術欣賞中獲得情感體驗,從而激發學生的美術潛能,引導學生從課本教學中延伸到生活中,在生活中獲得原汁原味的美學感受。
(三)開展跨學科情景教學,提升初中生的審美情趣
在初中美術的“綜合、探索”學習領域中要體現與其他學科的結合,學校課程中圍繞語、數、英課程教學的時間較長,在美術學科中融入其他學科的知識,使美術教學的呈現形式更加多元化。可以在美術課程教學中開展與人文學科相關聯的情景式教學,這樣可以提升初中學生的人文素養,增強自身的文化內涵,這就要求美術教師在教學中創設符合學生認知的文化情景,使美術教學滲透文化積淀,激發學生的美術情感,提升他們的審美情操。例如,在美術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用美術繪圖的方式去解決一些初中數學中的問題。美術其豐富的人文價值,可以將歷史學科的經典事跡引入到美術教學中,從宋朝張擇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圖》出發,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觀察當時街頭的熱鬧場面,進而去感受當時朝代的繁榮程度。在感知中去解讀作品中作者細膩的筆法以及獨特的角度,理解這幅作品的美術情感。通過生動有趣的描述,激活了學生對知識和美術技能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從而內化為更加主動的美術探索,提升了初中生的學習興趣。
(四)以情景教學為切入點,升華學生的美術感悟
在情景教學中,為了拓展學生的意境,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發揮,需要美術教師豐富教學內容。而課堂結構的延展離不開有趣的情景鋪設,這樣學生的情感理念得到進一步升華與感悟,讓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深厚底蘊的理解,實現理性的審美觀,從而增強初中生的認知情感。通過文學內的情景創設可以進一步轉變初中生的感情得到釋放和升華,從而真正去包容身邊的人。例如:讓大家齊聲朗讀《背影》中描寫父親的片段,在語言感知中自己畫出心中對于父親的畫像,通過每個人的畫像,可以發現每個人心中都有著對父親獨一無二的解讀和認知,那種特有的特征,刻在腦子里的獨有感知,通過學生自己的表達與呈現,從而體會到自己父親的偉大,這種滲透情感升華的情景教學,不僅可以發現每一個初中生的獨特之處,還可以幫助他們建立更為完整的人格魅力,在情景引導中學會珍愛身邊的人。
總之,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離不開情景導入,借助情境教學的方法可以豐富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更加主動地投入到美術學習中,提高他們在美術學習中的主動性。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嘗試情景滲透,是教學活動不斷創新發展與完善的過程使然,這也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性和調控作用,真正把課堂歸還給學生,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初中階段的學生自我意識表現強烈,結合生活化的情景,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切實開展好初中美術情境教學法,能夠提高初中生的審美情趣,同時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性人才。
作者簡介:
張維軍,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