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芳
摘 要:初中體育課程教學工作開展時,為提升學生綜合體質,教師需落實核心力量訓練,激發學生體育潛能。就初中體育教學落實核心力量訓練具體教學路徑分析。
關鍵詞:初中體育;核心力量;訓練計劃
核心力量訓練可不斷增強學生綜合體質,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鑒于初中體育教學現狀,教師需對教學策略進行改革,引導學生開展核心力量訓練,不斷提高學生體育綜合素養。
一、核心力量訓練
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核心力量,是指學生的肌肉爆發力、身體協調能力、心肺綜合能力、體育項目技巧等。通過核心力量的訓練,可激發學生自身學習潛能,增強學生體育學習的熱情與興趣,為學生今后的自主鍛煉學習鋪墊良好基礎。由此可見,體育核心力量訓練對初中生成長具有深遠意義,教師應當認識到體育核心力量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合理優化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體育核心力量。
二、初中體育教學困境
目前初中體育教學陷入改革困境當中,體育教師對體育改革目標不明確,無法完全摒棄以往體育教學模式中錯誤的策略,將傳統體育教學模式與改革創新教學方案進行混合,不僅導致教師失去了教學重心,同時還對學生體育學習造成很大影響。因為學生既要進行傳統體育訓練,同時又需根據教師的教學改革指導,參與新體育鍛煉計劃,不僅極大地損耗了學生體育學習精力,同時還導致部分學生體育學習興趣與熱情下降,直接影響到后續體育課程教學工作開展。為此,體育教師必須深化教學改革理念,明確體育改革教學目標,圍繞教學最終目標,對體育教學方案與模式進行優化調整。基于新課標體育教學改革要求,教師可針對核心力量訓練設計體育教學方案,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初中體育課程教學水平的提高[1]。
三、核心力量訓練教學路徑
(一)日常核心力量訓練
核心力量訓練教學并不能一蹴而就,必須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訓練,以培養學生核心力量訓練習慣與意識。為此,初中體育日常課程教學時,教師應合理滲透核心力量訓練內容,以強化學生體育基礎項目的訓練效果。如體育項目中的立定跳遠,需要學生具備足夠的肌肉爆發力與身體協調能力,而學生的心肺綜合能力,也將影響學生的跳遠成績。為此,教師可圍繞立定跳遠基礎項目開展核心力量訓練,逐漸培養學生的核心力量,樹立學生體育核心力量訓練意識,為后續的體育核心力量教學工作奠定基礎。
為實現核心力量教學既定目標,教師要依據學生實際體育學習能力與自身實力開展差異化核心力量教學,即分析研究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開展對應核心力量教學計劃。若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很強,在立定跳遠項目的核心力量教學時,教師便可對核心力量訓練要點進行講解,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空間,讓學生自主開展立定跳遠核心力量訓練;若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足,就無法高效完成體育核心力量訓練,為保障學生訓練學習效果與質量。教師便需親身示范立定跳遠核心力量技術動作,并指導學生由易到難進行訓練,逐漸提升學生立定跳遠成績,強化學生的核心力量。
通過對學生的立定跳遠能力進行測試,發現部分學生在核心力量某些區域存在短板。因此,教師可依據學生的實際測試成績,開展針對性核心力量訓練。如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深蹲訓練、跳躍訓練、高抬腿訓練、原地勾腿跳訓練、腿臂交叉訓練等,通過具體核心力量的訓練,激活學生的深層體育運動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訓練參與積極性。通過對學生開展針對性核心力量訓練,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體育認知,同時還可增強學生綜合體質,為后續各項體育項目訓練奠定堅實基礎[2]。
(二)體育項目技巧教學
核心力量訓練教學是體育課程的基礎,通過在日常訓練中進行強化,配合多種基礎教學課程,以改善學生綜合體質,不斷提高學生體育綜合學習能力,激發出學生體育學習潛能。
初中體育核心力量教學工作開展時,并不能完全依賴器械進行訓練教學,由于初中體育教學器材有限,但體育教學課程豐富,教師應當充分利用體育教學課程,開展體育核心力量訓練。如在體育課程項目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項目技巧的練習,以實現核心力量訓練目標。
教師在提高學生手臂核心力量時,若沒有足夠器械開展核心力量教學,教師則可以指導學生進行標準俯臥撐的訓練,通過循序漸進地增加難度與數量,逐漸提高學生手臂核心力量。在對學生心肺綜合能力進行核心力量訓練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交替折返跑、仰臥起坐、引體向上等項目,讓學生通過基礎體育項目,逐漸提高自己的心肺綜合能力,確保高效學習,完成體育項目的鍛煉要求。
四、結束語
為有效提高初中學生體育核心力量,教師基于體育核心素養,為學生設計核心力量教學方案,如文中提出立定跳遠項目核心力量訓練,開展差異化教學,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核心力量教學活動中,提高整體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屈子杰.探討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性[J].運動精品,2019,38(5):22-23.
[2]李先東.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的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7(1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