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珍桂
摘 要:隨著教學的不斷改革發展,目前德育已經成為教學的重要目標。農村初中數學課堂也不僅僅是對學生知識的傳授,同時還需要能夠實現育人的目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將數學學科知識和德育相關的思想進行融合,從學生的特點出發進行針對性教學,更好地在數學課堂中滲透德育,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
關鍵詞:立德樹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目前新的課程改革得到了全面的實施和落實,新課改下更加提倡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核心素養中強調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要能夠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其實在數學學科中有很多內容和德育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教師要能夠挖掘數學教材中可以進行德育的元素,全面貫徹落實德育,能夠通過數學課堂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思想。本文針對農村初中數學課堂德育滲透進行探究。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德育特點分析
(一)數學教材制約德育滲透
因為受到了教學過程的限制,有的時候教師并不能夠很好地利用教材在課堂中進行德育滲透。為此教師需要從教材出發結合學生現有的認知能力和水平,從數學學科的特點入手,挖掘出可以進行德育滲透的數學要素,有效地進行循序漸進的滲透,從而實現智育也能夠達到德育的效果。
(二)數學中德育滲透具有綜合性
數學課堂中進行育人教育并不能夠單純地依靠一個例子就能夠獲得效果,要借助數學的思維方式或者是推理數學原理的過程進行滲透,讓學生學會理智地思考問題,學會科學嚴謹的態度,在數學解題和思考的過程中其實時時刻刻都蘊含著堅持真理和尊重科學的一些態度,所以數學德育滲透具有綜合性和整體性的特點。
(三)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相對比較隱蔽
數學教學中德育的滲透并不能夠直接讓學生感悟或者是理解。例如,在學習平移的內容時,本節課希望學生能夠掌握平移的相關規律。但是這一節課的內容也蘊含了和生活相關聯的數學四項,那么教師需要進一步挖掘,讓學生能夠真正地感受到,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基于立德樹人下農村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一)借助數學教材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在德育中愛國主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教師在講解數學知識的時候可以在其中穿插一些關于古代數學家和我國數學成就的介紹,從而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思想。同時通過這樣的方式還能夠有效增添課堂趣味性,更加吸引學生走進課堂,提高課堂效率。比如,我國古代的《九章算術》這一本科學著作,在隋唐時候就傳到了世界上的很多國家。通過這些內容折射出我國在數學發展中做出的一些貢獻,從而培養學生對于祖國的一種自豪感和榮譽感。又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數學關于概率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講一講當前國家失學率的情況,然后通過希望工程失學率不斷降低的事實,從而建立一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感,從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些都是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很好的元素,教師也要學會積極地應用。
(二)把握數學中的美陶冶學生情操
陶冶學生情操,讓學生能夠認識美、感知美并且體驗美是德育重要的內容。其實在數學的世界中就蘊含了很多美的元素,如果教師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去體驗這些美的元素,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則能夠更好地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具備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懷有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促進學生健康發展。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軸對稱”的內容時,其中就蘊含了很多美學的內容。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從生活中去發現美的這些元素,比如人的臉、書本、電腦、建筑物等。同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讓學生獲得一種視覺上的體驗,通過這樣的一種講解達到陶冶學生情操的效果,從而鼓舞學生擁有為了美好的明天奮斗的信心。
(三)利用教學內容進行環保教育
隨著社會的發展,當前環境問題成為國際上重點關注的內容。而德育中環保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師要能夠從數學教學中入手有效地進行環保教育的滲透。比如,在開展人教版初中數學八年級“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教學時,教師可以在應用題的練習中為學生選擇一個關于近幾年來內蒙古草原地區植被覆蓋量逐年遞減的數據圖,讓學生觀察,從中滲透環保污染造成的惡果,然后滲透如何能夠更好地保護環境,從而有效地完成了環保教育內容。課堂中還可以嘗試讓學生獻計獻策,比如有的學生提出了節假日可以去幫助社區種植花草樹木,還有就是要節約用水等等,能夠很好地活躍課堂氣氛,達到育人的效果。
三、結束語
德育和數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挖掘德育元素,本文從初中數學教學實踐的角度出發,對怎樣有效進行德育滲透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淺顯分析,希望能夠給農村初中數學教師一定的借鑒。
參考文獻:
[1]許小徐,黃影平,胡興.智能汽車激光雷達和相機數據融合系統標定[J].光學儀器,2019,41(6):79-86.
[2]黃華國.林業定量遙感研究進展和展望[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9,41(12):1-14.
[3]李宣儒.現代教育技術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化[J].文淵(中學版),2019(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