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德寶
摘 要:在高中的政治教學設計中,如果可以設計和融入其他一些活動型的教學設計,同時在授課過程中讓高中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這些教學設計中來,這樣的過程,不但可以使得原來的教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躍,也可以讓高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和學習能力得到更好的鍛煉和提升。新課程改革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核心背景下活動型教學的設計,這需要老師從現實生活實際和高中學生學習情況出發來進行設計,把教學理論用活動展現出來,高中學生通過活動體驗來參與對教學內容的探究,在這個過程當中學會新的知識的同時達到實現核心素養的目的。使用活動型教學設計,對老師而言,就需要老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有一個合理的出發點,不但要讓設計的內容和所要學習的內容息息相關,在活動課的實施過程中,更要把鍛煉和提升高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和學習能力放在首位。只有這樣,才可以讓活動型教學的過程得以完整的實施,高中學生不但可以在活動中感受到具體問題在解決過程中的樂趣,最重要的是,在開展活動型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潛移默化的學到新知識,吸收新的知識點。課堂上的綜合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高中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收獲了更多的學習興趣。所以,高中政治活動型教學設計是新課程改革對高中政治老師提出的新要求。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政治;教學設計
一、讓活動走進高中政治課堂
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只是單純的傳授教學內容,往往忽略了高中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最終的結果就是,老師說的口干舌燥,學生聽的神情恍惚,尤其是高中政治這門及其枯燥乏味的課程,從而導致無論是教學效率還是學生的學習效率都極低。但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新課程內容要求老師將活動帶入到課堂中,讓所有的知識通過一系列的相關活動設計得以呈現,也就是把課堂活動化。通過對活動的設計和實施,高中學生才會對所學內容感興趣,這樣才可以更加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高中學生在上政治課時,通過情境模擬、問題探究過程,運用相關的知識和相關的方法,研究和解決問題,從而得到相關問題的答案,并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這個嶄新的過程,需要老師認真研究新課程改革的內容和教材內容,從而確定相關重點和難點,再根據高中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特點,緊密聯系生活實際,選擇能夠激發高中學生學習政治課程興趣的生活情境形成相關的探究活動,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把教材內容巧妙的融入到活動中,這樣既可以讓高中學生對高中政治課程產生興趣,也可以讓學生學到教材內容,從而實現讓活動走進高中政治課堂的新的教學理念。這個過程需要高中政治老師把握好“度”,如果在活動型政治課堂設計的過程當中更加重視了學生的學習的內容,而忽略了活動,那就又回到了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讓活動走進高中政治課堂就失去了意義。
二、讓活動設計承載教學知識內容
新課程改革要求讓活動型教學走進課堂,但是我們也不能只重視活動,忽略教學內容,或者讓活動和教學內容互不相干,如果是這樣,就會導致,一節政治課結束,課堂氛圍很好,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度都很高,可是課堂上的學生只記得哪位學生發言的比較積極、哪段視頻特別有意思、哪個學習小組得到了高分,而教學內容是什么、應該達到什么樣的效果、活動中體現了教材里的哪些內容等等,學生卻全部都忽略了。這樣的教學模式更多是只重視了教學模式,忽略了教學意義和教學內容,是不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的,也是失敗的。所以,老師在做政治活動型教學設計時,一定要讓活動設計緊緊依靠教學內容,讓活動的設計承載著教材知識內容。這就更加考驗老師的設計能力了,一是老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設計者,要緊緊圍繞學習目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效果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二是老師是整個活動最重要的引導者,在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的過程中要做好引導、指點和解釋工作。
三、核心素養下高中政治活動型教學設計
第一,高中政治的活動型教學設計是新課程改革下培養核心素養的重要任務。所以,高中政治老師在設計活動時必須緊緊圍繞核心素養來完成,讓高中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綜合素養。
第二,核心素養下高中政治教學活動化需要老師改變教學模式、高中學生改變學習方法,重點考慮高中學生學習政治的學習興趣和內在需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做到把課堂歸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所以老師在活動設計時,一是要和高中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二是充分發揮以學生為中心,讓活動為主線的教學理念;三是在開展活動的過程當中,讓學生學習到終身受益的良好品質。
第三,教學活動的設計應該是多姿多彩的。一是可以做課題探究。高中學生在正式上課之前可以對相關議題展開討論。老師在上課之前要結合教材內容、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及學生本身去確定一系列相關的議題,從而讓學生在上課之前一起探究。這些議題大多數是沒有固定的答案的,它不但可以突破傳統式問題的單一性,更加具有綜合性,最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的構建。二是利用生活情境的方式進行教學。老師要特意去創建一種能引起學生共鳴,讓學生產生興趣的生活情境,從而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獲得新的知識。但是生活情境的設計也不要剝離教材獨自完成,比如教材中的圖片、視頻資料、生活例子甚至是角色扮演等,都可以是生活情境建設的素材,老師要根據教材內容進行生活情境建設,把教材內容在形象的生活情境中展現出來,學生不但對此產生極大的興趣,最重要的是可以在實現活動中可以獲得新知。
四、總結
高中政治活動型教學設計不是教學目的,而是一種教學手段。活動型教學不能只是因為活動而活動,而是要通過活動教學來促進教學課堂,從而實現教學目的。所以,在活動教學過程中,要讓教學內容和活動相輔相成、緊緊相依。就像文章開始時說到的“讓活動走進高中政治課堂”“讓活動設計承載教學知識內容”。這樣才可以讓一節枯燥乏味的高中政治課,生成一節生動、有趣、活躍的政治課,同時可以讓學生從此對高中政治課程產生興趣,老師也可以出色的完成教學目的,實現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