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秋娥
摘要:在小學數學低年級課堂教學中,數學情境故事的應用,必須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導向,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為目的,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滲透數學情境故事,讓學生在數學情境故事中學有所得、學有所成,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情境故事;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采用數學故事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對數學課的客觀認知,同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數學故事拓展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在數學課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使學生具備數學文化素養,促進其思維發展。同時,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采用故事進行教學,有利于做好學前教育和小學數學教學的銜接工作,通過這種過渡和銜接,幫助小學生建立起對數學課程的正確認知,也能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奠定這樣的基礎才能更好地實施高質量數學教學。
一、創設趣味故事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小學低年級學生正式接觸數學的時間較短,天性活潑愛玩,難以在課堂上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聽課。教師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創設情境,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構建“樂學”課堂,幫助學生夯實知識基礎。例如,講解“6和7的加減法”時,教師用多媒體設備展示了一張圖片,并且創設了一個故事情境:“今天天氣晴朗,森林里的小動物們聚在一起曬太陽,然后大家決定一起玩捉迷藏游戲,仔細觀察圖片,你們得到了什么信息?”有的學生說一共有七只小動物,有的說出了動物的種類,問一問學生是怎么數的,加深他們對點數法的印象。教師繼續講故事:“因為大象長得高大,不容易藏起來,所以由它找其他小動物,那么一共有幾只小動物要藏起來呢?”待學生說出6個后,教師繼續引導:“鯉魚藏到了水里,那么岸上藏了幾只動物?青蛙也跳到水里后,岸上藏了幾只動物?”這樣以邊講故事邊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融入情境,自主思考問題,讓他們通過數數掌握6、7的分與合,并且能根據其組成計算6和7的加減計算方法。
二、創設故事情境,幫助學生理解
數學故事本身具有一定的情境性,教師可以利用這樣的特點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數學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以更加具體的方式理解數學中的抽象知識。以數學課程“認識圖形(一)”相關知識點舉例,教師在數學課上采用數學故事進行教學,并且利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情境:“今天是我們學習一年級數學的第4單元,兩位新朋友要和我們一起學習,大家歡迎丁丁和蓉蓉。”在學生歡迎的過程中教室里用多媒體出示兩位故事形象,接下來教師展示本節課程需要學習的各種物品,繼續營造情境:“丁丁和蓉蓉為大家帶來了好多的小玩具和生活用品,你們想看看是什么嗎?”學生對這樣的活動有著天然興趣,教師則在引導學生對出示的物品進行辨認之后,繼續引導學生思考:“丁丁和蓉蓉的這些物品太亂了,同學們,你們能幫忙把這些物品分類嗎?快和你的小伙伴想一想怎么才能把這些物品整理好呢?”在這樣的故事情境中,教師通過引導讓學生對立體圖形建立感性認知的目的。
三、借助具體的生活實例創設情境故事,使情境故事生活化
為了提升情境故事的適應性,更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水平和生活經驗,數學教師在備課階段應結合本節課的具體內容,抓住本節課的授課重點,并以此重點內容為基礎,選擇相關的生活實例。在創設具體的情境故事時,數學教師應以問題為情境創設的基礎,選擇低年級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激發低年級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例如,在講解“千克和克”時,教師可創設超市購物的情境故事。首先,為了激發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引導低年級學生描述周末與家長超市購物的具體情境。其次,教師可引導低年級學生回憶并描述超市中各類蔬菜、水果或者零食等物品的計價標準,使低年級學生從實際生活中尋找到與本節課的重點內容相關的元素。再次,數學教師可要求低年級學生扮演收銀員的角色,并為低年級學生提供各類物品,要求低年級學生將重量作為價格的基礎進行收費。在這個過程中,為了提高情境故事教學方法的有效性,教師可為低年級學生提供一些參考,如哪些物品需要用千克計量以及哪些物品需要用克計量等,從而使情境故事化,降低低年級學生問題探究的難度。
四、以故事教學法,實現化困難為簡便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故事教學法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實現困難知識的簡單化。在講故事的時候,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故事要簡明扼要。故事是服務授課的,不可喧賓奪主影響了知識的講解。第二,故事與知識之間的聯系要密切,能切實通過故事揭露知識的本質。第三,數學故事要具有趣味性和互動性,能啟發學生積極地思考和學習。比如,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在學習“借位減法”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借助故事法講解計算過程,先給出例題“42-7=?”然后為學生講解故事。個位數“2”是個小弟弟,偷偷借了別人7元,有一天別人上門要賬,弟弟只有2元,償還不起,于是弟弟只能去找自己的大哥十位數,大哥說:“沒關系,我能以一當十,我給你一個‘十’,你拿去還賬”。這時候弟弟有了12元,順利還完了7元欠款,還剩下5元;大哥被借走一個還剩下“3”,這時候兄弟倆一共還有“35”,所以這道題的答案是“35”。在講完故事后,教師要及時為學生提供練習題,幫助學生打開思路。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學情境故事在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中運用,需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和強化學生的認知,確保活動開展全程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楊文聰.簡述情境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45):90-91.
[2]欒興全.情境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辭賦,2019(10):222-223.
[3]葛睿婕.數學故事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