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亮
摘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深入發(fā)展,我國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素質教育也成為了社會關注的重點。而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教師也要加緊素質教育的有效滲透,在教學實踐中做好其他方面的資源整合,也實現(xiàn)教學知識的有效溶解,才能夠真正地落實素質教育和促進學生的多元成長。而以民族團結意識為基礎的小學數學教學,能夠為數學教學增添一抹風土人情,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了解到不同的民族文化知識,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教師們面臨的嶄新課題,教師需要不斷地挖掘教學資源和做好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在民族團結意識的滲透中促進學生的多元成長,也能夠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關鍵詞:小學數學;民族團結;教育資源;團結教育;意識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小學數學不僅僅是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和提高其數學水平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夠通過數學資源的不斷挖掘促進社會文明的精神建設,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由此可見,小學數學教學也有很強的人文性。在教學實踐當中,要想真正的落實民族團結教育這一核心觀點,教師就必須做好教育資源的挖掘,讓民族文化貫穿于整個小學課堂教學,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充分的意識到數學在維系民族團結當中的重要作用,既有助于加強學生對民族的認識,也有助于民族的團結進步更好地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一、從動手實踐出發(fā)做好民族資源挖掘
小學生對文字性的知識理解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弱的,再加上數學教育具有很強的抽象性,所以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并不能夠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也就難以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而要想落實民族團結教育這一核心,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內驅力是極為重要的,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抽象內容的動態(tài)輸出,讓學生能夠從動手實踐當中來認識數學知識和民族資源。這樣一來,不僅僅是能夠通過動手實踐來加深其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同時也能夠使其在動手實踐的資源挖掘中加強對民族文化的認知,更好地實現(xiàn)民族團結的核心教育與滲透。
以《長方形和正方形》為例,在教育實踐中,教師可以結合我國少數民族或者是一些具有其他特色的民族圖騰來進行資源的整合與實踐教育,讓學生自主地探究有哪些有特色的民族圖騰與正方形和長方形相關,以此來做好民族團結教育的初步滲透。在此之后,教師要讓學生動手實踐,對圖騰進行重新設計,加強自身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理解。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自主地了解少數民族圖騰的深刻含義,并且能夠在圖騰的設計當中更好的突出這一元素,既能夠加深其對少數民族的認知,也能夠加深自身對數學所學內容的印象。這樣一來不僅僅是能夠將抽象的教學內容動態(tài)化,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也能夠尊重學生的主體,使其在不斷的自主探究中做到民族文化的了解,體現(xiàn)民族資源的有效滲透。
二、從教學引導出發(fā)做好民族團結教育
民族團結教育離不開教師的有效引導,因為教師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導師,通過正確的教育引導不僅僅是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更重要的是能夠為學生之后的人生成長引領好方向。因此教師也要立足于教學,引導來實現(xiàn)民族的團結,教育,讓學生能夠在不斷的學習當中更好的了解民族團結。
以《位置與方向》為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我國的地圖,讓學生了解我國幅員遼闊,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此之后,教師要做好教育引導,以民族為基礎點引導學生。例如讓學生思考,我國人口最多的5個少數民族分別是哪些?學生通過查詢紛紛回答道是壯族、回族、滿族、維吾爾族和苗族。然后教師要根據這些少數民族的所在省份進行引導,例如讓學生根據中國地圖來指出壯族主要分布的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在我國首都北京的哪個位置。或者是回族所分布的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在我國首都北京的哪個位置。通過一系列的教育引導,讓學生了解我國幅員遼闊,自治區(qū)維護了少數民族的繁榮發(fā)展,也促進了民族之間的團結融合,以此來增強學生的民族團結意識。
三、從資源拓展出發(fā)做好民族意識培養(yǎng)
教學的有效引導就不能夠僅僅局限在教材之上,而是需要做好資源的拓展與整合,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地拓展學生思維,同時也開闊學生的視野。在實現(xiàn)民族團結教育滲透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做好資源的拓展,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意識,以此來實現(xiàn)教育的全面化和現(xiàn)代化。
以《面積》為例,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進行資源的收集,例如讓學生了解我國的領土面積是多少,我國的領海面積是多少,我國最多的少數民族所在省份的面積是多少等,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來了解少數民族知識和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除此之外也可以讓學生拓展資源,分別收集國外的領土面積,并與之做對比,通過這樣的方式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在此之后,教師還要引導分析我國領土面積是由多個民族融合而統(tǒng)一的是需要少數民族人民的不斷團結。這樣一來,不僅僅是實現(xiàn)了資源的拓展,也實現(xiàn)了民族團結教育的有效滲透,讓學生充分的了解到了民族團結的重要性,也促進了學生民族意識的提高。
數學也可以作為學生人生成長的精神支柱,在這其中教師要充分的挖掘數學當中的德育內容,同時也要加強民族團結意識的資源整合,讓學生在了解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時也能夠意識到民族團結對實現(xiàn)我國偉大復興的重要意義。與此同時,加強數學與民族意識的資源整合,還能夠有效的保障我國各個民族之間的團結與繁榮復興,從而不斷的推動我國的偉大復興進程。
參考文獻
[1]謝天奕. 基礎數學和民族文化的教育整合分析[J]. 知音勵志, 2017(8).
[2]黃小武. 民族地區(qū)中小學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工作思考[J]. 辦公室業(yè)務, 2017(4):1.